子規啼歸
重建纪实
申請共住
交通攻略
南師與洞山
洞下之風
曹洞宗门
寺院歷史
洞山理念
洞山佛像
建築規劃
洞山景點
睹影悟道
新闻汇总
成果展示
多元文化
佛法珠璣
山裡人家
生活剪影
四季風光
學習心得
文件下載
普利行願
義工招募
2020 年 1 月 3 日,洞山基金会携手见山文化为宜丰新昌五小、同安中心小学、党田小学共计近 900 名师生捐赠《青少年国学经典导读》一书。
南师一生都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接续与发展不遗余力的奔走。从台湾到大陆到处都能够找到他耕耘过的足迹,关于儿童读诵中国文化相关经典,他曾一边极力推广,一边又在为社会上各种层出不穷的“极端复古”的做法而担忧。
南师曾说:“现在社会上大家带领儿童读经,乱读!不要把读经和学习现代知识技术对立,不要以为读经可以代替做人做事的修养,不要以为读经就可以当饭吃了,也不要每天读很久,读烦了,反感了,一二十分钟快乐地朗诵慢慢就容易背下来了,不要变成负担。”
洞山基金会《青少年经典诵读十分钟》项目,正是在南师对儿童经典诵读的理念指导下,参考社会上所能找到的各种读诵课本的版本,综合其利弊,在保证所选内容全部为南先生在世时使用过的内容及版本的前提下,洞山基金会与江西省见山文化共同出版了《青少年国学经典导读》一书,作为此项推广活动的教材。
我们的目标就像南师讲的一样,既要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又要让孩子们学得轻松,不能变成负担。既要恰到好处,又要讲究方法,去糟求精,选择性的学习,使孩子真的能够受益终身。
截至目前,已有来自包括广东、广西、云南、新疆、陕西、温州、哈尔滨、宜春市以及宜丰县在内的多所中小学,报名申请了我们的《青少年经典诵读示范基地》,我们也欢迎各界人士加入传播的队伍,为孩子们的经典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教材《青少年国学经典导读》一书我们还特别得到了刘雨虹老师的支持,为本书撰写序言。
如今已近百岁高龄的刘雨虹老师,在本书序言中说:
前言
南怀瑾先生曾经讲过:“古书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多方面‘智识’的结晶,后世称为‘经典’。”
如果不识繁体字,看不懂古书,就会失掉打开中国文化宝库的钥匙 🔑······一个孩子只要用一年的时间认识 2000 多个繁体字,则 5000 年前的书 5000 年后都可以读懂。
南师说自己当年读“四书”、“五经”,都是要背的,但不是强记死背,是像唱歌一样,不用动脑筋的。
6—13 岁,为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代,13 岁为一生记忆力的最高峰。南师自己的学识都是 13 岁以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
儿童读经,最初是由王财贵先生开始,南老师积极回应提倡的,很多人都在推广。但是,南老师发现了很多偏差,例如,背了古书就感觉骄傲,其他的中、英、算,文、武、医等很多方面的学习都没跟上;以及强迫孩子硬记,每天读的时间过长,使孩子产生厌烦的情绪,变成了学习的压力等等。所以,倡导读经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
再者,王财贵先生所选取的一些文章采用的是朱熹版本,现在本书采用的是原始版本,提供大家另一个选择。
刘雨虹记 二〇一九年三月九日
除此之外,本部选编教材还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因为南先生特别提到过繁体字的重要性,他说:“ 我们中国文化的财产太大了,古文不懂,繁体字不懂等于丢了钥匙,这个财库的门打不开了。 ”故此我们特别采用了繁简字体同时出现的排版格式,相比单纯的繁体或简体版本,这样更方便了学生直观的对照,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学习。
二、对一些不是繁简关系的特殊字也专门做了注解。
三、对不同格式,不同篇幅的选读内容进行了交替穿插布局,使学生读诵的过程可以变换节奏增加趣味。
四、我们选择有利保护眼睛的偏黄色纸张。
五、为了保证课本的出版质量, 我们有幸得到了东方出版社的支持,为我们出版教材。
六、考虑到把南先生讲的关于儿童经典诵读的方法、意义、学习顺序等提供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及家长们做为参考,我们特地节选了南先生关于讲解儿童经典诵读的相关文章作为前言。
七、整本书内容节选适中,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学生进行诵读。
最后,我们也特别向给予我们活动大力支持的刘雨虹老师,詹红生老师,东方出版社的所有朋友,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洞山基金会的所有志愿者们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