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啼歸
重建纪实
申請共住
交通攻略
南師與洞山
洞下之風
曹洞宗门
寺院歷史
洞山理念
洞山佛像
建築規劃
洞山景點
睹影悟道
新闻汇总
成果展示
多元文化
佛法珠璣
山裡人家
生活剪影
四季風光
學習心得
文件下載
普利行願
義工招募
1966 年,一个年轻人在麻省理工学院,首次接触到「法」,从那时起,就开始每天练习禅修。1968 年,在剑桥禅修中心,他跟随来自韩国曹洞宗的崇山禅师学习,那是他的第一位佛法老师。
在接下来的十年间,他跟随不同的禅师持续修习佛法,他的足迹到达缅甸、斯里兰卡、泰国等地。
1976 年,他到麻省大学医学院工作。这段期间,关于这位年轻人究竟该以什么作为正命的公案,一直都在背地里展开。
1979 年春天,在一次为期两周的内观闭关期间,在年轻人坐禅时,一个「预见」出现,持续约十秒的「心相」。透过新科学探索来阐明并深化我们对身心关联的理解。
1979 年,他在麻省大学医学院的地下室,建立了第一个正念减压门诊。作为医学、精神病学和心理学领域中的一种崭新形式,应用于临床。
自此,这个年轻人的「正命」影响了整个世界,正念越来越多的影响着各行各业和群体,以其该有的方式,疗愈这个世界。
忘了向大家介绍这个年轻人,虽然现在他并不年轻了。他就是正念减压创始人:乔·卡巴金。
他就是正念减压创始人:乔·卡巴金。
时间被拉到 2020 年,在正念于中国飞速发展的近十年后,“智慧之心”正念论坛两位创始人,童慧琦博士和王眉涵院长再度携手,在曹洞宗祖庭·洞山寺,首次创新 5+2 正念教育者密集静修营。
值得一提的是,卡巴金正念减压体系对其师资的要求,除了接受正常师资课程外,必不可少的是,要求师资人员必须每年定期参加正念密集静修营。在美国本土,这里所说的静修营泛指符合正念禅修体系的所有禅修中心的静修营。
在洞山,这次我们深入“正念之根”的学习,以无文化派别、无宗教差别、利益大众的视野,用最普世和最善巧的方式,阐述一种存在的方式,一种“见“的方式,对于了解我们身心的本质,以及认真过生活,皆有着深刻的意涵。
静修营期间,除了密集的坐禅、行禅、生活禅的部分。还首次加入王眉涵院长“正念之根”系列课程和小组静修小参。另外,在诸多善因缘的支持下,洞山寺古道法师、西园寺界文法师分别给学员开示和指导。洞山寺延融法师、延恒法师教授八段锦、瑜伽的同时,全程陪同学员,在精神上给于大家更多的安住和护佑。
“若我成功的话,它也可能成为其它因为其深度与可靠性而被吸引到这类工作的许多人们的「正命」。”
“我个人认为,定期参加相对长期(至少七至十天或有时更长)有老师带领的密集禅修,是绝对必须的事,无论是为了提升个人禅修练习、对正念的理解或身为老师的有效性。就正念训练的「课程」而言,要成为 MBSR 教师,这是一个必要的实习。虽然固定参与长期的密集禅修,对个人的成长与理解力而言,是必需且极为重要的,但是,仅是如此仍然不够。 ”
——乔.卡巴金
5+2 静修营,希望为更多正念教育者的「正命」提供温暖有力的支持。
我们下一程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