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啼歸
重建纪实
申請共住
交通攻略
南師與洞山
洞下之風
曹洞宗门
寺院歷史
洞山理念
洞山佛像
建築規劃
洞山景點
睹影悟道
新闻汇总
成果展示
多元文化
佛法珠璣
山裡人家
生活剪影
四季風光
學習心得
文件下載
普利行願
義工招募
洞山普利禅寺-曹洞宗祖庭 › 论坛 ›
标签: 周报
今日阅读第十九讲、第二十讲,两讲内容非常及时! 要想以心地法门修证,进而求得菩提正觉的话,最大的障碍是身见。我们整个的色身四大,是由一念的业力所构成。修证之所以达不到功效,是因为转不了业力所构成的色身,因此做不到无妄念。纵然有一点点清净,不过是第六意识偶然的、暂时的一种固执所造成的现象,不是究竟。 做功夫修持不能得定,第一障碍就是身见,第二障碍就是见地不清楚,四大色身也就是一念,色身不能转化,自然不能成就。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风大,我们能否得定,第一要件是先得轻安。真正气脉通了,就达到全体轻安,也就是忘身。 火大,火灾来时,从无间地狱起,一直烧到二禅天的边缘,所以,佛要我们断欲念去淫心,就是因为火大没有转化,火劫一来,就都毁了。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虚空是我们的土,头部是我们的根。 学佛修持,要修就要修成三身圆满,学佛修道要讲实证、证据,理论讲得好没有用。 真修行人是把修行当成生活的全部,所有平常生活,不过是修行的一点点调剂。 什么是修行人?就是一辈子在找自己;管理自己,检查自己的人。 什么叫“作意”?普通的“作意”,那是“五遍行”之一,它普遍存在于八个识里,除非阿赖耶识转成清净光明大圆镜智,否则总是存在着作意,前面七个识就是第八识的作意,也就是八个识都是心在作意;第二个作意,就是悟道后的“意生身”作意。真悟道了以后,必得意生身作意方能证果。 何为“意生身”?《瑜伽师地论》里头都讲过。首先,凡夫的这个身体也是意生身,我们心里一灰心,易崩溃,这条命就自然干瘪,现在活着的一个因素是有精神生命在支持,这个精神生命就是意生身,是凡夫身的意生身;懂了这个道理后,再进而言之悟了道的人,可以造成圣人的意生身,身外有身,甚至于成就了百千万亿的化身,这些都是意的作用。 修定的人一定要作意。 究竟定相是自己完全能够做主,操纵自如,要入定就入定,要出定就出定。如果未得自在,不能随心所欲,有时候功夫对了,有时候又不对了,更涩艰难,也就不算数咯!如果定境不清净,也不叫定。 身识! 有心! 无心! 宗喀巴大师:头顶上发清凉是轻安的前奏,自头顶一直灌下来,到全身,都属于轻安的前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