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话题内容不能为空。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1543
    何小青
    参与者

    2024/3/5  读完孟子与万章

    今天阅读的是孟子与万章的下半部分。看了一下《孟子七讲》实在是长篇巨著,目前只阅读完毕其中二篇,所以要想月底收工,就需要努力了吖。

    本篇上半部分先讲尧舜,讨论君道;接着是谈伊尹几个人,讨论臣道。下半部分则是友道,也涉及到读书人的志气和节操。相比上半部分,下半部分因为更贴近日常,所以阅读起来要愉快的多。

    在万章提出友道之前,孟子列出四个典型人物,谈他们的立身出处,你希望自己成为哪个类型?
    伯夷型: 圣之清者,清高。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型: 圣之任者,责任心。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柳下惠型: 圣之和者,超然、和而不同、同流而不合污。不羞污君,不辞小官。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故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
    孔子型: 圣之时者,集大成。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

    那么孟子说谈的朋友之道是什么?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后文又说到了知识分子的情操:
    古代的中国文化,在士的行为上,首先应该建立自己的人格,也就是说,一个读书人,要有良好的人品。生活固然重要,但丧失人品、气节的生活,是不能接受的。
    何为事业?何为职业? 要区分好。
    所谓“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作为一个中国文化中的忠臣义士,是要准备随时牺牲生命的。

    因为我同时期还在阅读《苏东坡新传》,书中有诸多东坡先生交友的点点滴滴,也有东坡先生抱着万死不辞之心直言进谏的种种言行,对比阅读,更能体会到东坡先生是孔孟之道的坚定践行者。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