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论语别裁》之感悟

古道微茫致曲全,

由来学术诬先贤。

陈言岂尽真如理,

开卷倘留一笑缘。

先孔子而生,非孔子无以圣。

后孔子而生,非孔子无以明。

《论语别裁》是关于《论语》的讲演录,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成的。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义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阐发。尤为新颖的是,作者将对原文的串讲撮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

 

《论语别裁》这本书,对樊登的人生影响很大。他是学生时代偶遇了这本书,他说:“我在大学学习的时候,内心每天都充满了焦躁和烦恼。后来有一天,在图书馆里边瞎翻书,翻着翻着,突然翻到了一本南怀瑾先生写的《论语别裁》,然后就拿回家去看。翻开一读,发现它几乎能够解决我生活中所有的烦恼!”

读《论语别裁》第一周感悟

《论语》还是许久之前看过的,而南老的别裁是给思维一个突破,从原本的遥远的文字到生活,由浅入深,慢慢的一步一步指引我们去思考。于是,看得慢,也想看,也能继续坚持看,从心里默默感激这样一次读书会。

开篇给予的震撼是古文的现状,很写实。看不懂,所以不看,理解不了,所以放弃。舍弃掉的不仅是一本书,一段文,而是一种思想,而后世理解的思想就是古人的思想吗,也不全是。

语言和文字原本就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演变的,同样的字、词语,其含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不尽相同。这也再一次让我认识到重读经典的重要性。

若在数年前,读、背《论语》是为了考试,那么现在的重读则单一是为了自己那日渐空白的脑子。这也是书上讲的学问的目的,不是文学,也不是知识,而是做人做事。

现在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多时候脑子接收的信息很多,直接导致思考的时间很少,而经典早早就告诉我们“学而时习之”,除了当下的“学”,重要的还有“时”与“习”。这无疑是一记警钟。

另外,这一周阅读最深刻的句子是:“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今天恰逢妈妈过来,讨论了一下最近看的书籍,讲到了过去的“师道”,深有感触。

像妈妈那一辈,对自己的老师、学生,以及好友之间的情谊,是现在无法比拟的。种种的不同,让人不由得想到那句: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其实觉得这句话不仅是对于表面上写的爱人,而是所有的关系。如果时间再往前,那么就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这样的说法。而现在,时间还是时间,而人行色匆匆。错过的不仅仅是路边的风景,还有开始的初心。

文 / 黄如花

言忠信,行笃敬

——读《论语别裁》有感

长大后,看周润发主演的电影《孔子》,五十多岁了还要离开自己的国家去周游列国。所到之处并不是所有人对他都很尊敬,也遭遇驱逐。可他始终坚持推行大道,梦想天下大同。也曾困于陈蔡之间,路尽粮绝。当成儿子一般的颜回先他而去,后又失子路,白发苍苍历经磨难才回到自己的国土。

有人说:脚步到不了的地方,书籍可以带你抵达。第一次那么真切的感受到这句话的意义,2000多年前孔夫子与弟子们生活的细节,仿佛是一盘盘电影录像带,就这样逐节在眼前播放。

《论语》的思想早已流淌在我们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朋友相见,自然就会脱口而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些事情知道,有些不知道,即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南师说学问是能够随时随地的有思想、要见习、有体验、能反省。学问即是道德修养,是“自诚其意,自正其心”,也是曾子传承孔门思想所说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2000多年前这位推行大道挥动翅膀的人,不仅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巨大,更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他的思想源远流长,我们捧着他的书籍,听着他的谆谆教诲,过着他所倡导的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尊敬崇拜的“偶像”,而我们或许也被一些人尊重。言行举止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身边的人。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文 / Ruyi

《论语别裁》第一周读书总结

1.关于革命

古文、四六体、作诗、填词,都能露一手,然后发现这种文学有毛病才有资格谈革命。连命都没有,“革”个什么?

感悟:“我”仅仅是一种“存在”或“体现形式”。如果“我”看到一个理论、一个现象,在“我”生起批判心之前,先去彻底学习一下这个理论这个现象,哪怕大概了解一下,或许会有另一番认知。

2.如何读四书五经

将唐宋以后的注解推开,“以经解经”,仅读原文,原文读熟了,它本身的语句思想,在后面的语句中就有清晰的解释。

3.关于儒释道

研究中国固有文化不是开倒车,而是以最新观念去解读它。中国历史上,每逢变乱的时候拨乱反正的是道家,天下太平了则用孔孟儒家思想。道家是药店,不生病可不去,生病了非去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吃的。佛学像百货店,可以逛一逛,但社会需要它。

4.关于学问

何为学问: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对,绝对的好。

学问从哪里来:学问不是文字,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要“观过而知仁”。

做学问的态度:真正为学问而做学问,为“仁之所至,义所当然”的事牺牲,孔子一生宁可穷苦,从事教育,做学问要不怕寂寞,不怕凄凉,才可以谈做学问。

学问的目的与宗旨:

  1. 学而时习之。随时注重“时”和“习”。随时随地地学习,随时随地有思想,随时随地要见习,随时随地要体验,随时随地能反省,这就是学问。

  2.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重点。不怕人家不了解你,最重要的是你是否了解别人。

学问的根本:“君子务本”。文学好,知识渊博,那是枝节的,学问之道在自己做人的根本上,人生的建立,内心的修养。所以“本立而道生”,学问的根本,在培养孝悌。

怎么做学问: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5.关于孝悌

孝悌不是教条,要仁孝。

仁孝,是孔子学问的基本。仁,孔子做学问的最高目标。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孔子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看这个人能否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姊妹、朋友等是否友爱。

何为仁孝:“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相对的,父亲对儿子付出了慈爱,儿子回过头来爱父亲就是孝,哥哥对弟弟好,弟弟自然爱哥哥。天下的确有“不是的父母”,而愚孝不是孔孟的思想,是别人借用孔孟的帽子。

孔子关于仁孝的其他相关教导(《大学原本微言》中引用了此处历史):

孔子对于如何对待这些“不是的父母”及“不是的兄弟”的教导,参考了“郑伯克段于鄢”这段历史。

孔子认为郑公做哥哥的明明知道弟弟他被妈妈娇惯宠坏了,应当在事先设法教导预先防范处置,而不应用政治手段赶跑弟弟,甚至在征战中杀了他,还自充好人,是为国家安全,不得已才大义灭亲,是阴险奸诈的用心。

不但没有兄弟友爱的亲情,对母亲更没有真正的尽孝,大大不合于“治国”、“从政”的道德,是为后来春秋时期各国的诸侯开启了坏风气的“始作俑者”。

6.五经的修养

五经的修养,要做到温柔敦厚而不愚。这样的人,才能爱任何一个人,爱任何一个朋友。所谓敦厚,对别人的缺点,容易包涵,容易原谅,对别人的过错,能慢慢地感化他,可是他并不是一个迂夫子,那么才是“深于诗者也”,这样才算是诗的教育,《书》、《易》、《礼》、《乐》、《春秋》,都是如此。

7.“不失其亲”

中国文化中两个观念是由道家出来的,一个是大公无私,一个是绝对自私,两种极端思想,对我们而言都做不到的。而儒家则主张有限的自私。举个例子,如果大家没有衣服穿,我弄到了一件,先给我的父亲穿,父亲穿了给我穿,等自己多一件时,再给别人穿。助人的心行,由近而远,渐渐扩及他人。

8.平凡的涵养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孔子告诉子贡,要安贫乐道,要平实,他说仅是做到不骄傲,不算好,还要进一步做到好礼,尊重别人和爱人。

你觉得某人好,自己差了,这样还是有一种与人比较的心理,敌视心理,所以修养还是不够的。同样的道理,你到了富而不骄,待人以礼,因为你觉得自己有钱有地位,非得以这种态度待人不可,这也不对,仍旧有优越感。(此处时刻需警惕)

文 / Mr.H

◎感谢以上作者分享,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