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呼吸》读书笔记「一」

以正念观察持续不断的呼吸,你终将看到一个无尽的身体感受与运动之流,并感觉到时间稳定前进的节奏。在这不停歇的运动中,没有观看的人,只有观看本身存在。

——德宝法师

为什么要禅修 · Why?

因为生命中潜藏的“苦”。有人说,我生活得很快乐。这里的苦,更多是指心理层面上,那种深沉且细微的不圆满的感觉。愉悦底下,往往潜伏着微细的紧张。

禅修给予我们另一种视角,让我们身心得以真正地放松,跳出贪爱与憎恶的无尽循环。

很多人都相信知识让人更文明,但是知识并不能等同于身心宁静。丢一块石头到河里,流水会把石头的表面磨平,但是它的内在却不会改变。

禅修,可以从内在彻底转化一个人。

禅修不是什么 · What?

在这里,作者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问一个东西是什么之前,不妨先问问它不是什么。就像热门的聚会游戏——谁是卧底,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答案,会将我们导入歧途。比如以下几条:

  1. 禅修只是一种放松技巧
  2. 禅修是进入出神状态
  3. 禅修属于无法被理解的神秘修行
  4. 禅修的目的是神通
  5. 禅修很危险,谨慎的人应该避开
  6. 禅修是圣贤所为,一般人不适合
  7. 禅修是逃避现实
  8. 禅修是狂喜的好方法
  9. 禅修是自私的
  10. 禅修是坐下来思考高深的思想
  11. 禅修几周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

禅修不只是放松技巧,它的目标是觉知,目的在于转化并净化你的生活。

在催眠的出神状态下,人很容易受到外界控制。然而,在深沉的禅定中,禅修者大多处在自己意识的控制下。相似之处,仅在表象。

禅修是可以被理解的。我们都知道,有比语言更深刻的方式可以理解事物,比如说走路。我们了解走路,虽然无法描述神经纤维与肌肉的运作,但是我们知道怎么去做。

神通是禅修的副产品。

增长觉知是对抗危险的保障,而这正是禅修所追求的。我们要确保的是方法正确,放慢脚步并保持轻松,不要太勉强自己。

禅修不是离尘绝俗的,是可以应用到每个人生活中的实用技巧。

有些人混淆了放下与放弃。放下是为了更好地背负起本应承担的责任。在我们想要休息的时候,可以立刻放下,休息好了,我们可以更有效率地重新上路。放下,并不是放弃

禅修确实会带来喜悦,但这愉悦也只是副产品,真正的禅修,是开发觉知的修行。

禅修是自私的?你要知道,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自我”会欺骗我们,有的是办法将最崇高的行为变质变味。透过禅修,我们可以真实地觉知自己,察觉到自私行为的微细表现,以达到真正的无私。去除自身的自私,绝不是自私行为。

高深的思想,也不过是禅修过程中的副产品。内观禅,是随时保持无私的观察,出现什么,就是什么,非常单纯。

禅修几周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的想法,大约跟跑了两天步,就幻想自己可以进奥运会参加比赛差不多。

排除了歧路,我们成功的概率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