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话题内容不能为空。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0209
    何小青
    参与者

    ◆ 第九讲总结
    这一讲依旧是前面《增一阿含经》“十念”的继续说明。
    读到这一讲的时候,就想起前几天刚和师父请教过:
    ——师父啊,我的脖子,它最近就像陀螺一样急速转动。
    ——你脖子之前受过伤。
    ——没有吧?! 怎么可能,我练瑜伽的人,我好好的呀……等等,好像是的哦,七八年前坐过山车脖子错位,右侧脖子无法支撑我的头,后来正骨才好,三年前滑雪又复发过,因为当时在国外,只好每天吃大量止疼片,那些我早已遗忘的痛苦回忆它回来了!…..啊,所以我脖子就还没好?
    ——是的。

    1、小乘和大乘
    大乘与小乘是分不开的。
    小乘是基础,才能学大乘菩萨道。
    修行是以见地、修证、行愿三方面并进,以求自己证果;
    大乘与小乘的差别,就在见地、修证、行愿的不同。
    现代人的学佛有个大毛病,动辄谈大乘,其实连基本——人乘都没做好。
    五乘道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2、念安般
    要以南传小乘经典,《增一阿含经》“十念”,作为修行基础。
    十念的方法是一个大原则,由这里再发展成八万四千种修持的方法。
    在这其中炼气法门,像罗睺罗一样,较易得成效。
    孟子炼气的道理“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但十念,只是修炼的方法,至于如何修证到罗汉果,不是光凭炼气就可以的
    人死后不堕落,再得一个人身都不容易。佛经上形容,要得人身,如“盲龟遇浮孔”。
    天人是由四禅八定修来的,四禅八定修成了,往生天道,但还未跳出三界,还是在三界中转。我们动辄谈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谈何容易!

    3、见思惑与三界九地、断惑证真之关联
    见惑:见地上的烦恼。八十八结使。
    身见:对身体的执着,包括身体上的各种痛苦。
    边见:一切哲学思想都属于边见。
    邪见:就是偏见。
    戒禁取见:因戒而生取舍上的偏差。
    见取见:各人所执着的主观成见不同。
    疑:不信任他人。
    慢与疑两者联在一起,总以为自己对、别人不对的心理,就是慢疑,每个人都有。
    其他的贪、瞋、痴、慢从略,大家自己研究。

    上面所说的,就是属于佛法的心理学。
    佛教的心理学,如八十八结使,唯识宗的《百法明门论》等,是道德的心理学。它有一个前提摆在那里:就是说只有证道者的心理才对,其余的都不对。
    不要关起门来称皇帝,以为只有佛家的东西才了不起,普通的心理学也有它的道理。
    我们修行,就是要检查自己的心理,这就是见地。
    心行做不好,乃至对人处事的行为改变不了,就算是工夫做好了,也没有用,充其量也不过是大海里头的一个盲龟而已。
    这个见地也涉及了行愿,修小乘的行愿,要证得罗汉果位,不但工夫要做好,心理上必须要去掉这些见思惑。

    九地:欲界五地+色界与无色界各四地
    思惑:指思想方面的发展。

    未证得菩提以前,都在三界中转。
    这一章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的思想、见地一有偏差,就已经落在凡夫境界中了,自己还不知道。

    4、修道和通理
    我们想修道证果,见地不能不弄清楚。光修道不通理是没有用的,工夫做得再好,不通理还是没有用。
    反之,光通理,不做工夫的人,则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尽管此身之可恶、虚幻,但是为了这几十斤肉,却很难安排。
    所以光做工夫,见地不到不行,行愿不到不行;光有见地,修证不到也不行。
    禅定工夫做得好,才能升天,但一般人升天的第一步都做不到,为什么?因为男女关系断不了。所以小乘第一条戒律是戒淫。其次是饮食。
    如何断欲?佛只先教我们过午不食。

    5、三界天人

    6、炼气

    四大中最重要的是风大,就是呼吸往来的气。一口气接不上来就会死亡,所以气最重要。
    念头与呼吸有很大的关系;思想越散乱,呼吸就越乱;思想细了,呼吸也跟着细了。
    到鼻子不呼不吸时,才叫作“息”。
    所以打坐做工夫,调不好息,谈不到得定;也谈不到止观的止;充其量,只不过有一点影子而已。打坐后身体变好,并不是你方法修得好,是静坐中,无形中在调息,气息变细了,身体便转好一点,如果我们把意志专一起来修持,那效果就更大了.
    身体四大不调,想打坐得定绝无可能。气息调整不好,身体也不会健康。同时还要懂得营养,懂得医学。

    有些人打坐时,身子会自然地摇动起来,那是因为身体里头有问题,气在动,走到有毛病的地方,自然就摇动起来,趁现在还健康的时候开始炼,不要等到病入膏肓再开始,就来不及了。——( 这不就是我 )

    炼息可断去欲念,做到不漏丹。老年人炼息可使阳气重来;有病的人可借此去病,健康长寿。成道不成道暂时不谈,活着能少病少恼,走时干脆利落,不麻烦自己,也不拖累别人,已是第一等人了。借着炼气修气,最容易达到这个目标。

    7、方法

    六字诀
    洗胃法
    洗脑法
    断食一天
    密宗的宝瓶气、九节佛风

    呼吸的往来是生灭法,是现象,而能使它往、使它来、又能使它生灭的那个,并不在生灭中。那个是本体,明心见性就是见这个心的体。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