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话题内容不能为空。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0297
    何小青
    参与者

    眼瞅着时间不够了,今天读了第11、12一共二讲。

    ◆ 第十一讲总结

    第十一讲开始了禅宗的部分,从达摩祖师、二祖到六祖。讲了为什么唐宋以后,禅宗迎合了时代的需求,能得以兴盛发展,但同时也有了“心即是佛”的流弊,以及大家对“参话头”的误解。说到了仰山禅师的公案,以及讲解了临济的四料简。

    1、先重复重点:
    佛说的念安般是大原则,若能修好,绝对能做到健康长寿。有了初步的修持,再进一步得定,发智慧、得神通,也都绝对能做到。
    若做不到,则是因为不得法,或者没有恒心。
    细则很多,非依明师不可,没有过来人指导,会走很多冤枉路,如由有经验的人点一句,则事半功倍。

    2、中国学佛的修持路子
    隋唐以前: 走的是小乘的修持法门,修行有成就的人很多
    唐宋以后: 禅宗兴盛,说理越来越多,但证果的人越来越少。一般人所说的禅,都是在颠倒因果。

    禅宗的鼎盛时期是中唐以后,晚唐到五代之间, 当时佛学的理论,发展到最高峰,但依照教理来讲,一个凡夫想要成佛,须经三大阿僧祇劫,遥遥无期,怎么修证呢?
    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更迎合了时代的需求,到了六祖时代达到了巅峰。

    3、达摩祖师

    把有为变成无为形而上道的转节,成为禅宗的开始——达摩祖师
    佛语心为宗。达摩祖师当时指出了两个方向,一个是“理入”,一个是“行入”。

    理入:是从止观、观心的理论方面修持,进而悟道。
    行入:包括十戒,以及菩萨的行愿,也就是在做人处事中,注意自己起心动念的一点一滴,以此证道、悟道。
    禅宗的宗旨,特别注重行入。
    禅宗的那些教育法只是一种偶然机用,不是禅的真正中心。真正的中心,是达摩所提出来的行入。

    参公案是把古人悟道的经过,仔细研究一番,然后回转来于自己心地上体会。
    “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走修证的路子,不管大乘、小乘,不管哪一宗,在家、出家,凡是修持的人,非照这几句话走不可。

    4、从二祖到六祖

    从前的大祖师们,是在三藏十二部都通彻了以后,再抛弃教理,走简捷的法门,一门深入。
    仔细研究《坛经》,六祖还是很注重“行”,仍是从“行”门而入。

    达摩祖师初传的修持方法,理论上教大家注重《楞伽经》。
    到五祖时改变了,因为《楞伽经》的学理太高深了,为了容易证入这个法门,改用《金刚经》.但《金刚经》讲性空,容易导致狂禅,理解上虽很容易通,但对求证则没有帮助。
    产生了“心即是佛”的流弊。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理,越说得明,佛学则越加暗淡,修证工夫越发没有着落。
    其实,大而无当,还不如修止观,做观心法门,还可能拿到半个果位。

    5、仰山禅师

    后世一提禅宗,就是参话头。其实,禅宗真正注重的是见地。
    见地对了,修证一定会上路的。就怕我们见地错了,工夫再做得好,行履也是错。

    6、临济四料简

    四料简: “夺人不夺境”,“夺境不夺人”,“人境两俱夺”,“人境俱不夺”。
    做气功、修定,就是让宾做主。四大不调,身体不好,气脉是宾,让身体摇摇。如果强作克制,对健康并不好;等身体调好了,宾就可以不用了,由主来做主。
    念头也是如此,有时降伏不了,就念念佛,再没有办法,就唱歌吧!有时工夫刚刚好一点,接下来情绪便坏得很,这时只有让宾做主了,主人家暂时搬位。
    气脉来,干脆搞你的气脉,宾做主,没有错。气脉来时,每个部位都是痛苦的。这时我不做主,让宾做主。你越看它,它越痛得厉害。你不管它,它就乖了,真做得到,一下就成了。可是人就是不行,气脉一来,总爱去引导它,都在色阴区宇里头转,道理都讲得很好,事情一来就统统迷糊了。

    参话头是没办法中想出来的办法,那不是禅。
    还有“默照”,闭起眼睛,看着念头,心里很清净地坐一下,也不是。
    因为没有明理,以菩提大道来讲,当然是邪禅;明了理、悟了道的人,默照也是禅。

    ◆ 第十二讲总结

    本讲继续说禅宗。什么是参话头?为什么这个时代不适合参话头?如何三际托空?三际托空就是禅吗?加法好还是减法好?本讲继续讲解了临济的四料简、了生死,但是这个部分太难了,我没能看懂….

    1、参话头是拿你平生最怀疑的问题来参究,不要管佛学字面上的解释。这也就是止观法门,但比普通的止观好,因为所有的怀疑集中到一点。什么妄想都起不来,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其他都解决不了。
    这个时代,参话头实在不合适,还是走观心法门,比较平实、容易。要用参话头的方法,不如修止观、修定。
    参话头能到达这样是初步,但仍属于意识状态。为什么?因为还有一个“你”,你晓得身体坐在这里,身体就是一念 ,你的感受状态还在,解脱不了。

    2、三际托空

    真正的禅宗很简单,五代以前的祖师,就是用“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作为观心的方法,人人做得到。
    当前面一个念头跑掉,而后面一个念头还没来时,中间有段空空洞洞的,保持中间这个空,就叫观心法门,这样就先做到了第一步。
    念头是生灭法,佛经上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中间这一段空,天台宗及禅宗,称其为三际托空。
    三际托空就是禅吗?不是的。什么道理?因为这时只是意识状态把它空掉。凡夫只是几秒钟没有念头,过后念头又来了。
    上面这个道理,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因这句话而悟道。
    三际托空虽然还没到家,但将三际截断,一直保持下去,也几乎没有人能做到。

    4、是加? 还是减?

    学佛走的路子有两个:一是加,一是减。
    使你空掉就是减,其他宗的修法,如密宗修法都是加。
    现代人心太复杂,空不掉,只好用加法,加到你挑不动了,只好放下,就成功了,就是这个道理。
    禅宗既不给你加,也不给你减。要我们看清楚这个心念,本来空的,还要找什么!何必要找个明心见性呢!我们本来很明的,因为有个佛法,反而把我们弄得不明了,不要找,放下来就是了,很简单,很自然。

    5、 继续讲临济的四料简

    ( 话说这部分太难 )

    临济禅师的四料简,是教育方法,也是我们用功和了解自己的方法,同时是告诉我们三乘——声闻、缘觉、菩萨道的修持方法。
    “夺人不夺境”——“煦日发生铺地锦,婴儿垂发白如丝。”
    “夺境不夺人”——“王令已行天下遍,将军塞外绝烟尘。”
    “人境两俱夺”——“并汾绝信,独处一方。
    “人境俱不夺”——“王登宝殿,野老讴歌。”

    6、永嘉禅师的“三身成就”
    特别要提醒大家,禅宗是有流弊的,所以大家要同时参考天台宗的修持方法,以及密宗黄教宗喀巴大师著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还有永嘉禅师的《永嘉禅宗集》。

    这位永嘉禅师,把天台宗与禅宗的精华加以综合,明白地指出,由凡夫到成佛,一定要修到“三身成就”——法身、报身、化身圆满。
    证得法身,有断德,能断除一切烦恼、一切习气。
    报身也叫自受用身,自己受用。自己具有五种神通,智慧圆满,有五种妙用。有智德,有大智慧福报。
    化身是他化二身,为一切众生化身千百亿,教化度人。他化二身有大恩德,大慈大悲。

    “法身不痴即般若,般若无着即解脱,解脱寂灭即法身。”

    永嘉禅师在《永嘉禅宗集》中,分十章来叙述见地、工夫与行愿,其中第八的《简示偏圆》,及第九的《正修止观》两篇,尤其须仔细研究。

    7、《指月录》

    有些人只晓得明心见性的道理,却根本不懂这个道理是要实证的。
    在《指月录》这本书中,记载古代禅德,如何见道,如何修持做工夫,如何行愿,统统讲了。

    古人观心的路线,所谓三际托空,是很简单的。打坐时,什么工夫都不要用,只要能够在前念过去,后念未起时,保持中间这一段空,就行了。
    由这个起修,自然会了解释迦拈花、迦叶微笑的公案。
    若做不到,就假装中间这一念空了也可以。
    这一点假装就是种子,由这个种子自然会开花,会结果。

    “正法眼藏”—— “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

    8、生死要如何了?

    心境如果能做到三际托空,永远保持如此,夺人不夺境——人空境不空,就可以证果,也可以发神通,还可以了分段生死。小乘可了分段生死,不能了变易生死。
    再进一步的人,可以了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而大生死——根本无明,并没有破。

    我们的生命是怎么来的?第一个生命怎么来的?由无始而来。
    无始以前,为什么要来?——不生而生,生而不生,是生的道理。

    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合拢来,搭成了一个房子,虽然这四样东西和合,变成一个身体,我们看它是结合的,事实上并没有和合,地还是地,水还是水,火、风还是火、风,各不相涉,各安本位。
    说无所合,还是相互配和,随其所宜,合拢来,构成了这个生命现象。

    不要只研究佛学,要把这个理拿到自己身上来用功,来求证。若平时只晓得打坐,守着一个境界,瞎猫守到死老鼠,永远是只瞎猫。要参:“未尝自得有所和合,而能随其所宜。”也就是生从哪里来的道理。

    若能把身体解脱,要走便走,理论上可以做到,可是我们做不到,因为其力未充。这个“力”,包括见地、智慧之力,以及修定工夫之力,这点很重要。

    讲到“行”门,学佛的行最重要。包括外在的行为及心理的思想、观念种种。
    沩山禅师有两句名言:“实际理地不着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我们一念放下,无所谓善、恶,无所谓是、非。善法不是,佛法也不是
    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是菩萨戒,菩萨起心动念之万行,心念一动,说善的就向善的做,不舍一法。

    禅宗里头的行愿、见地、修证工夫,三者不可缺一。拿教理来讲:行愿是功德,功德不圆满,智慧不会成就。换句话说:智慧不成功,就是功德不圆满。

    9、沩山与仰山

    你纵然达到了此心空空洞洞,不在身内,也不在身外,无所住,也仍未离开心境。

    10、夹山悟道

    我们打坐、做工夫,炼气功也好,念佛也好,空也好,你怕什么妄念,妄念来不相干啊!不去理它,不是很好吗?
    我在念佛,也晓得妄念的存在,那个妄念碰不掉这个佛,不用怕。如果怕的话,那是所谓的颠倒嘛!
    既然是凡夫,当然有妄念,但何必怕它、理它呢!妄念会慢慢下去的,习气会慢慢没有的。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