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啼歸
重建纪实
申請共住
交通攻略
南師與洞山
洞下之風
曹洞宗门
寺院歷史
洞山理念
洞山佛像
建築規劃
洞山景點
睹影悟道
新闻汇总
成果展示
多元文化
佛法珠璣
山裡人家
生活剪影
四季風光
學習心得
文件下載
普利行願
義工招募
洞山普利禅寺-曹洞宗祖庭 › 论坛 ›
今日阅读至P253——“才德学兼备”之前 摘录重点内容: 1、由博而约的教育——“深造之以道”,才能达到“道”的境界。什么是道的境界?就是恢复到“赤子之心”的境界,就是后天修养回复到先天的境界。要怎么样才能得到呢?要他“自得”,也就是自悟。假使不是“自得”而是被教的,就不能活用。“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绝后方苏欺君不得”——意思是学问修养要自得,自己启发自己的灵智,就是道的境界,而不是从老师那里填塞进来的,也不是接受的。自悟、自肯、自得,才是真正得了道。 2、根本智与差别智——得了道,就名为“根本智”,明心见性所获得的赤子之心就是根本智。世间的各门各类知识就是“差别智” 3、水的哲学——人之求学,慢慢地学,在学的时候不要出风头,等到力量充实了,一冲就过去了,这就是水的哲学。冲出去了,放之于四海,成为浩瀚的局面,源远而流长,所以人要效法水的源远流长,有所本,有根源,永远用不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老子叫我们学下流,不要学上流,上流源头最高处只有一滴水,学下流即是谦虚,人一谦虚,就越来越伟大。 4、谁是万物之灵 5、师道是什么——“师道”,即以传承文化的精神为任务。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