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啼歸
重建纪实
申請共住
交通攻略
南師與洞山
洞下之風
曹洞宗门
寺院歷史
洞山理念
洞山佛像
建築規劃
洞山景點
睹影悟道
新闻汇总
成果展示
多元文化
佛法珠璣
山裡人家
生活剪影
四季風光
學習心得
文件下載
普利行願
義工招募
洞山普利禅寺-曹洞宗祖庭 › 论坛 ›
今日阅览佛国品第一至P59第一段 经典语录摘录 1、什么是净土、什么是佛国,不要被文字的“土”和“国”两个字带引走到了形相的观念,那就是埋没了佛法的精神。 2、佛土、净土换一个名词来讲,就是成了佛的境界。佛说,一切众生就是菩萨的佛土。 3、众生与菩萨是相对的,众生是没有悟道,还没有找到自己生命的根源,还没有明心见性,是因地上的菩萨;菩萨是已经明心见性,正在修持而还没有完全到家的众生。 4、转众生境界就是佛菩萨境界,佛菩萨境界的根在于一切众生。 5、调伏是调教降伏,是佛法的教育手段,用到各种各样的方式,喜、笑、怒、骂等都是。 6、入佛智慧是实证工夫。《法华经》讲开示悟入四法门,是“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四个不同的修持手段。 7、教化众生是非常苦的,有些众生是显教的根器,就只限于显教,不能受密教;有的是密教的根器,跟他说显教他听都不愿听;小乘根器的,不能受大乘;外道根器的,无法信入佛法,必须用外道来诱惑。 8、佛菩萨皆为一大事因缘出世,就是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出世,示现了脱自己的生死,这是佛法的真精神。 9、我们学佛是为别人而学,不是为自己。没有这个认识,就不算佛子。标准的凡凡,标准的轮回众生,统统在为自己打算,在我自己要求,一点菩萨的气息都没有。 10、一切菩萨起心动念是直心的,什么是直心呢?是心直口快吗?不是的,直心是无谄曲之心。我们学佛要研究众生心理学,《百法名门论》非研究不可。一切众生起心动念都是谄曲心,谄是谄媚拍马屁的意思。 11、菩提心是彻悟之心,发了菩提心的人必然是慈悲的。开悟的人还是那个人,但是他的起心动念、做人做事同以前是完全不同了,平常心量狭小的变宽大了,窝囊的人变顶天立地了,习气结使全改了。 12、要学禅,先读好《维摩诘经》《般若经》《法华经》《楞伽经》《楞严经》 13、身三业:杀、盗、淫;意三业:贪、嗔、痴;口四业:妄语、两舌、恶语、绮语。这十个修行圆满了,戒行自然清净。 14、菩萨在世界上都是在修忍辱苦行。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