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ged: 

  • This topic is empty.
Viewing 1 post (of 1 total)
  • Author
    Posts
  • #6456
    微信用户
    Participant

    十一年前,開讀道德經,有一種回家的感覺。只是經文的閱讀淺識,就已經很溫暖,很開心。有種,哦,我就係從這條村出來的,對事物的想法都一樣,在道德經中,找到自己的老家,不再覺得孤單。之後遇見或者叫重遇南師的教化,現在我會用重遇,就更多地心領神會,充滿感激。這麼好的東西,怎麼能糟蹋,怎麼能不珍惜,怎麼能不讓更多的人知道她的好。從那時起,可能也是那刻,那個埋在心底深處的,傳承的種子開始萌動了。我與內人想生一個娃,來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但那時這個願望在我倆身上,有點像笑話,因為我倆那時之前,都沒有接觸過儒道之學,釋家就更有遙不可及之感。只係南師的話語直中心底的種子,令傳承的心萌發力量。之後的日子,不斷收集南師的書籍,也慢慢閱讀。不緊不慢地閱讀,成了我倆日常生活節奏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份。

    十年後的今日,偶遇老子的再讀機緣。文字的印象已經淡化了,但道理仍然溫暖,心內仍然會不時說「道理就是這樣啊」。可能也係一個安排好的機會及提醒,係時候要向實證實修中去體悟道理。在文字事理中的思辨,本不是我在行的活法,實修入門係止靜,我學試著打坐,也沒有急於求成,也沒有到處求師問道的心聲,自得其樂,自處自在,好像深信自有安排的樣子。慢一點就慢一點,第一步都沒有入門,就不用太去想成果。我是這樣而來,可能也是這樣而去。安分守命,順時聽天,為人若此,庶乎近焉。

Viewing 1 post (of 1 total)
  • You must be logged in to reply to this topic.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