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啼歸
重建纪实
申請共住
交通攻略
南師與洞山
洞下之風
曹洞宗门
寺院歷史
洞山理念
洞山佛像
建築規劃
洞山景點
睹影悟道
新闻汇总
成果展示
多元文化
佛法珠璣
山裡人家
生活剪影
四季風光
學習心得
文件下載
普利行願
義工招募
洞山普利禅寺-曹洞宗祖庭 › 论坛 ›
今日品7读完。 我读《金刚经说什么》品三至七摘录
真的挺难懂的,已经读蒙圈了。也已经升起了想要放弃的念头了,又劝自己硬着头皮读,先把自己读的时候有感触的摘抄下来。与此同时为了能读懂,也在看暨南大学费勇教授讲《金刚经》了。
1、佛告诉须菩提,当你问怎么样安心时,就安心了。
2、第一等和次等。
须菩提问如何住?如何降伏其心?佛就告诉他,就是这样住,就是这样降伏其心。等于没说,这是第一要义。
第一要义很难懂,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唐僧取经,唐僧到了西天,看见了佛,佛就把大徒弟迦叶尊者找来,说他们从东方震旦中国来的,很辛苦啦,功德圆满,你把书库打开,把最上等的佛经给他们带回去。当唐僧带领三个徒弟到图书馆门口取经的时候,守门的说:拿红包来。孙悟空气得拿起棍子就想打。唐僧说:你不要动粗了,这是最后一步,不然我们那么辛苦不是白费了吗?我们没有钱,却有一件袈裟,拿到当铺里当了,给他红包。孙悟空又气又骂的,迦叶尊者很难为情,所以庙里塑的迦叶尊者都是歪着脖子,缩着头。其实《西游记》只是小说,最后拿到了经典到了山门口,孙悟空跟师父吵,说那个老和尚靠不住,还要我们红包,要把经打开看看,结果发现佛经上一个字都没有,只是白纸。孙悟空立刻大吵大闹,被佛听见了,就叫迦叶尊者来问,迦叶尊者说:您老人家吩咐给他们最上品的经嘛!我就拿最上等的给他们。佛说:哎呀!那些众生不懂啦!没有文字的经他们看不懂,你还是拿有字的给他们换一下,拿那个差一点的。所以复次是差一点的,有字的经。真正的经典啊,一个字都不需要,本来空嘛!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是第一要义,就是一张白纸。
3、无所住。
此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如果你此心,随时在空的境界上,那已经错了,因为你住在空上;如说此心住在光明上,或住在气脉上,都错了,因为那不是无所住。
4、不住声香味。
有些人打坐,在座好多同学都有经验,坐得好的时候,突然一阵檀香味来了,其实并无檀香味,可是他的确闻到了。香味哪里来的?是你内在定境到了极点,人体内部清净光明就会发出香味来。(我有过这种体验,但是不多,但是当时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看到这里感觉可能不是自己的幻觉。当时以为自己鼻子出了问题。)
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你说打起坐来有境界,不打坐就没有了;境界就是相,凡所有相都是不实在的。
根据《金刚经》的道理,你们可以想想,如果你真的看见一个佛站在前面,劝你赶快去检查眼睛,一定有毛病了。也有些人或者听到什么声音,或者心里有一个特殊的灵感。你千万注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也就是禅宗祖师后来说的“佛来斩佛,魔来斩魔”的道理。
6、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7、何处是岸。
常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岸在哪里呢?不需要回头啊!现在就是岸,一切当下放下,岸就在这里。
8、本无生死之可了,那才能够了生死。
9、无有定法名。
认为念佛才是佛法,你错了;认为参禅才是佛法,你又错了;认为念咒在才是佛法,你更错了;认为拜访才是佛法,你更加错了。
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本来无所谓出世,也无所谓入世。世界上哪有个出,哪有个入啊?不出也不入嘛!那些都是外形,都是相。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