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啼歸
重建纪实
申請共住
交通攻略
南師與洞山
洞下之風
曹洞宗门
寺院歷史
洞山理念
洞山佛像
建築規劃
洞山景點
睹影悟道
新闻汇总
成果展示
多元文化
佛法珠璣
山裡人家
生活剪影
四季風光
學習心得
文件下載
普利行願
義工招募
洞山普利禅寺-曹洞宗祖庭 › 论坛 ›
标签: 周报
2023.10.26 閱《金剛經說什麼》61/342 一.其實。所謂進一步的道理就是。這個境界就是有願力。一個大乘菩薩發願及菩薩行。應該是救盡天下蒼生。而自覺沒有做什麼救蒼生的事情。 一個人救人。利人是應該的。假使心中還有利人。救世。度人之念。已經不是菩薩道了。這是指外面行願方面。 內心修持更須這樣。我們自己學佛是求戒定慧的究竟。可是大家在修持方面。或者在靜坐方面。都是在著相(十人九錯路。惜哉。惜哉)。 三.譬如許多人為了身體的健康。學各種的方法。打坐。守竅。修氣脈轉動。實際上。已經都落入壽者相了。接著我相。人相。眾生相也都跟著而來。學佛的成就當然不會大了。 又如修淨土念佛的哦鞥有們。假使念一句佛號。觀念裡頭或下意識中。附帶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情況。那也不能得到究竟的成就。舉凡這些。都是要修行人自己細心檢查心念纔會發現(八萬細行。孰肯留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