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啼歸
重建纪实
申請共住
交通攻略
南師與洞山
洞下之風
曹洞宗门
寺院歷史
洞山理念
洞山佛像
建築規劃
洞山景點
睹影悟道
新闻汇总
成果展示
多元文化
佛法珠璣
山裡人家
生活剪影
四季風光
學習心得
文件下載
普利行願
義工招募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
修行方便道安那般那念退分第一
前礼牟尼尊,炽然烦恼灭。 流转退住者,度以升进道。 修行微妙法,能离退住过, 亦灭一切恶,成就诸功德。
佛世尊善识法相,得如实智慧。灭烦恼盛火出炽然之宅。乘诸波罗蜜船度无量苦海。以本愿大悲力故,不舍众生,为诸修行说未曾有法。度诸未度令得安稳,谓二甘露门。各有二道,一方便道,二曰胜道。清净具足,甚深微妙,能令一切修行者出三退法,远离住缚,增益升进,成就决定尽生死苦,究竟解脱,兼除众生久远痴冥。
佛灭度后,尊者大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末田地,尊者舍那婆斯,尊者优波崛,尊者婆须密,尊者僧伽罗叉,尊者达摩多罗乃至尊者不若蜜多罗。诸持法者以此慧灯,次第传授。我今如其所闻而说是义。
我今如所闻,演说修行地, 方便胜究竟,如其修所生。 修行于善法,先当知四种, 退灭住升进,决定诸功德。 修行退灭时,令住法不生, 亦不能升进,是今当略说。 先当起等意,习行慈心观, 须更止瞋恚,令暂息不行。 烦恼暂止息,次当净尸罗, 尸罗既清净,三昧于中起。 三昧已修起,观察应不应, 善知应不应,修向所应作。 既向所应作,专念系心处, 已能乐彼处,正观依风相。 正观依风时,其心犹驰乱, 止心在入息,如系调御马。
南传大藏经·长部二十二
诸比丘,于此,比丘前往阿兰若,或赴树下,或赴空所,结跏趺而坐,保持其身正直,使正念现起于面前。
如是趺坐,彼正念入息,正念出息。或入息长知我入息长。又出息长,知我出息长。或入息短,知我入息短。又出息短,知我出息短。修我当知全身入息,修我当知全身出息,修我当镇摄身行入息,修我当镇摄身行出息。
诸比丘,犹如熟巧辘轳工匠,或其弟子转辘轳长,知我转之长,转辘轳短知我转之短。
诸比丘,比丘如是其入息长知我入息长,又出息长知我出息长,或入息短知我入息短,又出息短知我出息短。修我当知全身入息,修我当知全身出息。修我当镇摄身行入息,修我当镇摄身行出息。如是就观身而住,于外就身观身而住,于内外就身观身而住。或就身观生法而住,就身观灭法而住,就身观生灭法而住。又复与智识所成,忆念所成者,同其等量,有身念现前。彼无所依而住,且于世间物皆不执著。诸比丘,比丘如是就身观身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