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文化定位與文化擔當

道教素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一支。在古代社會裏,它與儒、釋合稱三教,是中國文化的支柱之一。近代以來,中國文化格局大變。及於現代,中國確立了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文化格局,原來所謂三教的地位也隨之大變。那麽在現代化建設的時代,道教的文化地位應當如何看待,道教本身又應當承擔起什麽樣的文化責任,可以有什麽樣的作為呢?當今,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巨大意義。對於道教來說,這是一個認識自己的文化地位,發揮應有的文化功能的極佳契機。無論是道教界還是學術界,都應抓住這一契機,有所思考,有所作為。

必須從道教與中國文化的歷史演變中理解道教的文化定位。必須從當今社會的實際和道教本身的優勢相結合的視角,同時從世界文化的大格局,去看待其可能發揮的作用。僅從書本出發,或只是從良好的願望出發,是不夠的。

道教是中國文化基因的主要承載者

凡是討論中國文化的,無不提到道教,而凡是研究道教的,也必然會討論它與中國文化的關系。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道教研究取得長足的進步,世界對道教的關註超越以往。然而,人們所著眼的,主要是道教文化在歷史上的地位,道教中蘊藏著的文化資源,很少討論到現代實際生活。作為中國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道教在歷史上曾經無比輝煌。盡管物換星移,今天的情形已非昔比,但是站在今天的視野看,道教與中國文化的關系,仍然十分緊密。道教盡管已不再是當代文化的主導部分,但它是中國傳統的承載者,而且是有組織、有經典、有眾多信仰者的活的承載者。

近代以後,原來的所謂三教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首當其沖的,是儒家失去了原有的科舉制度和相應的教育制度的保障,很快退居社會邊緣,盡管它仍有相當廣泛的群眾基礎,典籍還在。本土文化中,只有道教仍有宮觀、道士和各級協會等組織為依托,加上早已本土化的外來宗教佛教,也承載著一部分文化基因,遂成為傳統文化的兩大有形載體。

李澤厚先生倡儒道互補說。他說的「道」,主要是道家。而道教是道家的繼承者,同時又吸收了其他文化因素,再加上自己的創造,形成的龐大的文化體系。在道教中,明顯地呈現出尊道貴德、貴柔不爭、清靜無為等道家的特征。在強調順應自然的同時,道教主張「我命在我不在天」,「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奪造化之秘」等在運用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人的能動作用的思想。道教也是和諧思想的提倡者和實踐者。《道德經》從萬物本源的角度,闡述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根本思想。道教也是平等、寬容等優秀傳統思想的提倡者。《莊子•天下》介紹老子思想時,將其提綱挈領地歸納為「寬容於物,不削於人」。中國人的思維方式,深受《周易》的影響。在易的思想中,既有大量理性的、辯證的思維,也包含大量以「象」為基本工具的唯象思維(也有人稱形象思維、象思維)。道教除在對神仙世界的描述中運用了形象思維,也在科學探索(主要是丹法研究)中,運用並發展《周易》的唯象思維。與儒家強調個人在社會、家族整體中的位置不同,道教要求高揚個性,強調生命的價值、個體的自由。這樣,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基因,儒道兩家正好形成互補。

除本身的傳承外,道教也還承載著部分儒家文化資源。在道教勸善書中有大量古代的治世為人的格言,其中大量來自於儒家,諸如忠孝誠敬、禮義廉恥等等,都為道、儒共尊。由於儒家在今天已經失去了制度的支撐,道教對此類文化基因的保存,就顯得特別有價值。

道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象征

在當代,道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征。無論其建築、服飾、崇拜對象、典籍內容、藝術活動、行為規範,都呈現出特有的中國色彩。無論是在兩岸四地,還是在海外華人中,道教都是其文化認同的重要標桿。在多元宗教、多元文化並存的地區,道教更是中華文化與其他文化相區別的標誌之一。中華文明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的特殊性,往往在道教中可以得到極佳的表現。

中國正在匯入全球化、現代化的潮流之中,道教呈現於世界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中華文明的形象。其去戰、好生、主張民族平等的思想,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顯得分外引人註目。所以,以道教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在世界和平、環境與生態保護等領域都獲得了高度評價。

道教文化是新時代文化建設的重要資源

道教的文化資源非常豐富,在典籍、名山宮觀、藝術(特別是在造像、繪畫、音樂、仙話傳說等方面)、養生醫療等領域都有其獨特的貢獻。在長期的發展中,道教文化又深入到民間風俗之中,成為一般中國人生活方式的組成部分。談起中國傳統文化,就不能無視這些資源。事實上,其中的許多部分,已經被認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的還是世界級的。這些資源,廣泛地影響著現代的旅遊開發、藝術創作、地方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在兩岸的情感聯結和文化交流中,道教的文化資源又是重要的紐帶。

在世界宗教中,道教的教義和修行方式都是極為獨特的。它對於科學的熱情和貢獻,可以成為當代中國人振興科學的重要精神動力。

道教文化是新的中華文化的生長點

道教本身是在發展中的,道教文化也是一個不斷變動以適應時代的活生生的有機體。當年陳寅恪先生對「道教的真精神」的闡述極為中肯。道教中的某些因素,在古代社會中和之者寡,而在現代社會,則顯出了普遍的認同。在古代社會「君子何必言利」的背景下,道教卻能適應一般平民百姓的訴求,提倡對財富的創造和保護。比如,在正一盟威道的法箓中,就有一階「招財鎮寶箓」,大約出於南北朝時期。在古代社會裏,盡管發財為許多人所期待,但卻不能公開說出來。在士大夫的詩文中,不僅金錢欲會受到批評,而且金錢本身也會成為批評的對象,以此來標榜自己的清高。如《錢神論》,其旨在於諷刺金錢萬能,雖然直指某些社會不良現象,但對財富的正面評價也一直無法樹立起來。道教對求財的鼓勵,在古代顯得有些另類,而在當代卻成為人們的共識。「接財神」活動成為21世紀以來,也就是中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漸完善以後,中國民俗(也是道教活動)中,最引人註目的現象之一。同時,在財神身上,早已被道教徒賦予了公平、公正、誠信、和合等精神,而這些精神又成為當代市場倫理的重要原則。

古代道教的科學活動,即使像發明火藥這樣的重大貢獻,也已成為過去。但是,道教徒在科學活動中顯示的智慧,卻仍有其生命力。道教徒使用的人工控制物質變化的思路和辯證思維方式,仍在高端層次上受到重視;道教徒對宇宙演化做過天才的猜測,認為宇宙中存在著某種看不見卻支配著星宿運行的盲點(空常),這與現代科學發現的暗物質有著驚人的相似。

道教的養生文化,素來為人們所重視。現代化的發展,既帶來了富庶,也帶來了現代病。道教的養生理念和功法,盡管已經備受人們歡迎,但是它本身也要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而進步。

道教並不一味地否定現實生活的價值,但反對違背自然、盲目擡高自己的價值期望,反對在富貴名利前迷失自我。道教提倡「嗇」的精神,要求少私寡欲。這些對於今天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一服清熱降火的良藥。這類價值追求,在今天,無論是對民眾的一般生活,還是對世界的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都有積極的意義。

在哲學、藝術等領域中,道教也有諸多的創新可能。只是從道教自身說,顯然還沒有做好研究、開發的準備。

以上只是順手拈來的幾個例子。現在,道教在社會上的聲望不高;道士的文化素質、宗教素養,都有提高的余地。道教本身的文化自覺,盡管這幾年有所增強,但程度參差不齊。在如何發展自己,如何找準在現代社會中的位置,如何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這些問題上,道眾們並未達成共識。另外,對於教義的研究也不夠深入,迄今為止,還沒有出現像佛教界的「人間佛教」那樣有力度、有統攝力和指導性的教義思想。這就大大破壞了道教的思想統一,模糊了道眾的奮鬥方向,從而使得道教中一部分人對於自己的定位、在社會上立足的根本以及今後發展的方向這類問題,既不明白,也很少思考。現在,不僅道教思想不為人們所熟悉,而且道教教義對於當代社會和科學的解釋功能也有不足。道教教育也有待進一步提高,道教人才的缺乏是有識之士共同擔憂的問題。在道教中,既熟悉本門的教義、經典,又對於科學、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人才太少。總之,道教想自覺承擔起弘揚傳統文化的重任,尚需下大工夫。有擔當,才有存在的價值、發展的機遇。趁此大好機會,明白自己的擔當,並付之實踐,是我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