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的當代意義

王陽明的心學,在過去的哲學教科書中,通常是作為「主觀唯心主義」哲學而受到批評的,其實,作為一種思想體系或哲學,王陽明的心學是明代中葉之後中國思想界的主流思潮,其影響之廣大,遠極於日本等國,從而使王陽明成為一位具有世界性影響的思想家與哲學家。

王陽明的學說,大致由三個方面的理論所構成:(1)心即理;(2)良知與致良知;(3)知行合一。這三個方面理論的相互聯系,構成了王陽明思想的有機整體。

「心即理」的觀點,是王陽明學說的基礎性理論,也是他全部思想所建立的基點。

它大致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具有「本心」,這一本心實際上也就是我們生命的本原或本質。我們之所以具有各種各樣的生命活動,不僅能夠視聽言動,而且能夠分辨善惡、能夠感知外物,能夠就事物之間的關系進行判斷、推理,根本原因即在於我們具有這樣一個「本心」,如果沒有這一「本心」,那麽我們的全部生命活動就都是不可能的了。

他要強調的是,這一「本心」原來是包含著最高的「天理」或者天道的,「天理」不外乎人心,天道即是人道,所以「天理」就存在於人心,天道即是我們的「本心」。他說「心即理」,就是要我們都要明白這樣一點:我們的「本心」或者本質原本就是與天道相一致的。人之所以可能是高尚的,根本原因正在於此。「心即理」的觀點,其實就是要我們能夠自覺地意識到自己的本質原本與天一般高明,與地一般博厚,這樣我們才能夠光明正大,在天地間堂堂正正地做個人。「心即理」就是我們生活當中立足的基點,有了這個基點,我們的生活才不至於會迷失方向;有了這個基點,我們才能夠真實地把我們自己的本質表現在生活實踐的各個領域。

「心即理」的「心」,王陽明後來又將它稱為「良知」。「良知」既然是「良」的,當然就是「好的」,因為它實在就是我們從天道那裏所獲得的「德性」。這個「良知」是每一個人都具有的,並且它永遠都在,不會消失的。

生活當中之所以不是每一個人都是「好人」,之所以還有各種各樣的惡言惡行惡人惡事,不是因為那些人沒有「良知」,而是因為那些人不能「致良知」。

所以,王陽明強調,「良知」就是我們的「本心」,就是我們的「本性」,就是我們本來圓滿成就的「德性」,只有「良知」的表現與實現才是我們生命所應有的本來面貌。

所謂「致良知」,也就是要在充分意識到自己本有「良知」的前提之下,把「良知」充分地實現出來,通過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意識活動、語言表達、行為實踐,把「良知」貫徹到我們生活領域的各個方面。

按著王陽明的觀點,我們之所以不一定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完善,不是因為事物本身有什麽毛病,而是我們自己的心靈狀態有不端正。事物本身總是無所謂端正不端正的,如果我們以端正的心態去做事,那麽事情就能夠做端正、做完善。心態端正的標準,就是符合我們自己本有的「良知」,「良知」就是我們自己的「定盤針」,是我們「自家的準則」。依著這個「自家的準則」去做事,就是「致良知」。

這樣我們也就可以知道,「致良知」實在不只是一種理論,而更是一種實踐,是與我們日常的生活實踐息息相關的。這種「致良知」的實踐活動,是把我們自己與外界的事物、人物、世界本身聯系在一起的根本環節與途徑。

「致良知」的實踐活動,要真正做到我們的意識活動、語言表達、行為實踐都是合乎「良知」本來面貌的,就必須要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王陽明最早建立的觀點,也是他最後堅持的觀點,可以說是貫穿於他一生的根本思想之一。「知」的意思,既指「知識」,也指「良知」。在「知識」的意義上,他強調任何知識的獲得,作為一個過程,必然同時是一個「行」也即是實踐的過程,「知識」與「實踐」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分離的。在「良知」的意義上,他更強調「良知」必須由人的實踐活動來表達與體現,所以「致良知」的展開形式,就是「知行合一」。

大致了解了陽明心學的最基本觀念之後,我們才可以來談論他的思想的當代意義。

首先,「心即理」的實際意義,是要為我們的心靈確立一個可靠的依止之境,也即是《大學》所說的「止於至善」,天道、天理即是「至善」,即是我們生活意義的根本座標與價值的原點。

我們今日的社會,物質資料可謂已經是極大地豐富,但物質的追求是不是就是我們人生的全部意義?物質欲望的滿足是不是就是我們人生的全部價值?如果不是,那麽我們是不是還需要關照一下自己的心靈狀態?

如果這一點是需要的,那麽毫無疑問,王陽明的觀點,包括他關於「良知」的學說,就會顯示出它獨特的價值。「心即理」既是一種理論預設,更是一種精神境界,我們全部的生活實踐,實際上都是出於我們自己關於生活意義的預設的。如果我們沒有一種精神境界的建立,那麽我們的生活完全有可能是漂浮的,是隨著不斷變化的物質生活面貌而遷移流轉,沒有根基的。而追求精神境界的提升,當然也並不是要反對物質資料的富裕,而是要為富裕的物質生活建立起「主宰」,建立起「脊梁骨」。要把豐富的物質世界與物質的生活納入到崇高精神的「主宰」之下,而不至於使真實的自我喪失在物質資料的豐富之中。

「知行合一」,不論在何種意義上,它都強調了人的精神世界與行為活動的一致性,這叫做「人格完善」。我們自己的生活世界,是「人格完善」意義上的人自己所開辟與創造出來的。「我的生活我做主」,也就是「我的世界我做主」,那麽我們需要一種怎樣的生活與世界呢?

按著王陽明的觀點,這就取決於我們自己的心靈狀態。心靈光明磊落而嚴正崇高,世界就光明磊落而嚴正崇高;心靈若陰幽黑暗,生活就陰幽黑暗。我們的生活行為是在我們的心靈狀態主導之下的行為,而我們所享有的世界,就是我們行為的直接結果。在這一意義上,至少我個人以為,王陽明的觀點,仍然有指導我們今日之生活的實際意義與價值。

——董平(浙江大學教授、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