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如何修证佛法》感悟之二

(一)1978年的春季,本书作者南怀瑾教授,正在台北闭关,嗣因某种因缘,抽暇做系列讲座,共二十八次。


(二)这是南教授最重要著述之一,对实际学佛修证的步骤,有精辟的讲解及具体的指引,是绝对的过来人语。


(三)虽然作者曾表示,所讲的内容仅为要说的五分之一,但是读到本书,对于一个真心修学佛法、诚心求证的人,已是受益无穷了。

读书小结

一、前记

《如何修证佛法》读完了,时而心潮起伏,时而心存疑惑。就这样,一边怀疑,一边坚持;一边喜悦,一边迷茫。

总的来说,内心深处始终相信读书是好的,至少对于我这种不算很忙而且能量不足的人来说,阅读经典绝对是有百益无一害。不过,读书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任何事都不要和自己较劲才行。

二、开篇

南老师说:“万缘放下,一切皆空”。

很多时候,根深蒂固的习气同身体、心理、生理状态互相缠绕、影响,在五蕴里反复进退、此消彼长。

南老师说:“真正的善根没有发起,般若是不会来的”。

默默问一下自己,怎么放下?又怎么发起善根呢?《楞严经》里说:“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每位读书人,因为有不同的经历、性格、认知,所以对每本书的内容一定有不同角度的认识和看法。学佛要先自利而后利他,所以“放下”、“善心”也先从对自己开始吧。

放下对自己的各种审判,心平气和地面对各种得失和喜怒哀乐,发自内心地建立一个让自己更好的目标,然后多多自我反观,从不同角度给予自己关照和布施吧。

一切都是为了见到更好的自己,每天反思自己的情绪、每个起心动念;调整自己的作息,平衡自己的饮食;反观自己生活中的一言一行。

虽说,最终可以度自己的只有自己,但善缘和善法的出现如同漫漫长夜中人生路上亮起的明灯;如同在空气糟糕,失饥伤饱,工作压迫之时,忽然遇到可以享受的蓝天、新鲜的空气、温暖的阳光和自由的假期。

“慧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对境心数起,菩提么做长。”借用六祖的诗句,愿接下来的日子里用心浇灌内心的种子,愿心中的梦想有一天可以开花结果。

文 / 彦宁

要想以心地法门修证,进而求得菩提正觉的话,最大的障碍是身见。我们整个的色身四大是由一念的业力所构成。修证之所以达不到功效,是因为转不了业力所构成的色身,因此做不到无妄念。纵然有一点点清净,不过是第六意识偶然的、暂时的一种固执所造成的现象,不是究竟。

做功夫修持不能得定,第一障碍就是身见,第二障碍就是见地不清楚,四大色身也就是一念,色身不能转化,自然不能成就。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风大,我们能否得定,第一要紧的是先得轻安。真正气脉通了,就达到全体轻安,也就是忘身。

火大、火灾来时,从无间地狱起,一直烧到二禅天的边缘。所以,佛要我们断欲念、去淫心,就是因为火大没有转化,火劫一来,就都毁了。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虚空是我们的土,头部是我们的根。

学佛修持,要修就要修成三身圆满,学佛修道要讲实证、证据,理论讲得好没有用。

真修行人是把修行当成生活的全部,所有平常生活,不过是修行的一点点调剂。

什么是修行人?就是一辈子在找自己;管理自己,检查自己的人。

什么叫“作意”?普通的“作意”,那是“五遍行”之一,它普遍存在于八个识里,除非阿赖耶识转成清净光明的大圆镜智,否则总是存在着作意,前面七个识就是第八识的作意,也就是八个识都是心在作意;第二个作意,就是悟道后的“意生身”作意。真悟道了以后,必得意生身,作意方能证果。

何为“意生身”?《瑜伽师地论》里头都讲过。首先,凡夫的这个身体也是意生身,我们心里一灰心,一崩溃,这条命就自然干瘪,现在活着的一个因素是有精神生命在支持,这个精神生命就是意生身,是凡夫身的意生身;懂了这个道理后,再进而言之,悟了道的人,可以造成圣人的意生身,身外有身,甚至于成就了百千万亿的化身,这些都是意的作用。

修定的人一定要作意。

究竟定相是自己完全能够做主,操纵自如,要入定就入定,要出定就出定。如果未得自在,不能随心所欲,有时候功夫对了,有时候又不对了,梗涩艰难,也就不算数咯!如果定境不清净,也不叫定。

宗喀巴大师说:头顶发清凉是轻安的前奏。自头顶一直灌下来,到全身,都属于轻安的前奏。

文 / Jane

對於我自己的一個修證,帶娃就係我此身的修持路。反省回顧往事,自己三四歲的時候,在大宅園的日子,大人對我其中一個讚語,就係“很會帶孩子”。之後正常長大,最多也是真的喜歡小孩,而忘了“帶”的工作。好多好多事,真切的反省就係入門。每個人都會有修行的經驗,忘了,迷了,也只是要走過的站點。反省就係開心的。

文 / 三笑

◎感谢以上作者分享,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赣(2023)00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