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庄子諵譁》感悟之二

庄子的哲学是一种生命的哲学。南怀瑾先生用其风趣而深刻的语言,将《庄子》整卷娓娓道来,百喻莲花,轻轻撩开人生的那一层薄纱,让生命的风景清晰可见。 

 

南怀瑾先生指出,透过远古时的神话,可知中国文化的中心始终把人的生命价值提高到两个阶段:一是做入世的圣人,这是人生最高的文化价值;然后由入世的成功,再“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成为出世的圣人。

 

乘物以游心,南怀瑾先生融入庄子的智慧解读人生,尽现人间关怀,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获得幸福的选择。

我家旁边就是盱江,从家里到江边走路不到十分钟,小时候经常会到河边捡好看的小石头,偶尔还能捡到一些好看的小碎片,有一些碎片上写有“明”、“清”……等字,还有非常生动美丽的图案,有花、有草、有动物……当时不懂,只是觉得好奇,觉得美就把它们捡回家,时常会拿出来看看。

后来看了些古装剧,会发现碎片上的“明”字给人感觉像是剑客,潇洒飘逸;看碎片上的那个“清”字,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看见一个文质彬彬的秀才,很清秀,它们散发着完全不同的气质。

后来,看了县志才知道,原来盱江在古代是运河,会有往来的商船经过,而我捡的那些碎片,可能就是前人掉落的。

再后来,在博物馆里看到过类似的东西,才明白,原来带有不同字的碎片代表的是不同朝代,“明”是明朝的陶瓷碎片,“清”是清朝的陶瓷碎片,能从字体上看出不同时代的人的风格和气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现在看《庄子》,就有点像小时候在河边玩耍,时不时的能发现些“宝贝”,虽然不太懂,但是觉得很美。

“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这就是描写昭文弹琴,他的琴艺近乎道的境界,当他有感于人生宇宙万有成亏,成败盛衰的许多感情来的时候,他才弹琴;等到弹完琴的时候,一声不响,所谓天地人物皆空。这个时候,是合于道的体。那么,在这个时候,世界上也没有所谓盛衰成败,一切皆空。”

难怪高力士对李白说,“皇上让你写首诗给贵妃娘娘。”李白回答,“别人叫我写我不会写,只有我自己想写的时候才会写。”

也难怪梵高想画画的时候拼了命也要画,哪怕是漂泊大雨,他也要跑到外面去画。

因为,当他有感于人生宇宙万有成亏,成败盛衰的许多感情来的时候,才会如此。

“庄子提了三个人,音乐造诣都到那种高的境界,但我们要特别注意,为什么他要提出音乐境界来?因为音乐、绘画,或者诗歌等等,一切的艺术都是人的感情发挥。在感慨、喜怒悲欢之间,用这个艺术乃至歌舞表达出来,都是同一个道理。情绪的变化,照古代归纳叫喜怒哀乐,照现在分析起来就更多了。人的整个喜怒哀乐,就是成败盛衰这四个大字;在成败盛衰之间,引起人的喜怒哀乐。”

“三位音乐大师音乐的境界极高,他们的音乐,随着喜怒哀乐的情感变化,表达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不同,是万物作用的不齐。而当曲终人散后,江上数峰青,天地万物寂寥时,以及未弹琴前,那么高雅,那么空旷,那么高远,没有盛衰成败,也没有喜怒哀乐,此心很平静,如同道体的平齐。”

《庄子》里面好看的“小石子”实在是太多了,都有点捡不过来了……

文 / 园

3月29日

“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与之前读到的:“天地生万物,真正的仁慈是没有分别的。好的也生,坏的也生,稻谷也生,毒药也生。”是差不多的意思,都在讲天地的大仁慈,不管读到多少次,都还是如此有感触,如此感动。

孔子不是为了求名,是为了一种仁慈。人若被虚名所捆绑,结果就是自己在受罪。一个人真正的修养是忘了外在的一切现象,但能透过现象看到后面那个真的东西。这些道理我们总是很容易听到,也感觉很容易明白,但却做不到。

如何能做到?我想是要勤读好书,与真圣贤之人亲近,始终让自己保持一个正念的生活吧!

3月30日

“天鬻者,天食也。”天生天养,人和稻田中的一粒米没有区别。

人要无情,不是真无情,而是要没有妄念。

所谓的“命”,就是往世业力的累积吧。

“真正的智慧高处,一无所有。”

4月1日

读南师的书并不多,但是发觉常常会看到同样的道理。类似于返璞归真、大道至简,修行到最后的其实就是最初的。

今天读到一段话感觉有些震动内心:“故虽区区之身,乃举天地以奉之。”我们看似渺小的身体,却在每一座肉体里“供奉”着内在的神明与神性,实在不可小觑。

我们也不是以自己一个人的能量在生长,而是整个天地都在奉养这个生命。多么的震撼,我们的肉身,多么值得生命赞叹!

好好修行,方不辜负。

《庄子諵譁》已全部读完,读后感却无处下笔。庄子的文章读起来格外的累人,感觉庄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立场说了很多,却又感觉什么都没说。

看庄子的文章因为正说、反说、左说、右说都会推翻又不给结论,所以需要不断地去领悟,但也正因为不给结论,却让人的思维更加的开阔与灵活。不拘泥于形式、不执著于对错、不被形式框住,反而可以更多的去思考形式背后,表面看似互不相关的章节文字背后的东西。

庄子说宇宙中所有的生命,所有的一切万物是一个大循环,都是物与物之间互相的变化,也就是佛说的因缘和合而成。一切的万物都在互相变化,既然是变化的,就是有限的、无常的。

宇宙万有,生命的本来,庄子叫它“吹万”,宇宙的万物生命,就像是一股气吹出来的,每一口气又分散成万气,由于因缘和合以及万物之间的变化,吹出来不同的现象,万物就不齐了,没有主宰,咸其自取。天堂地狱,喜怒哀乐,善恶是非,都是自己造出来的。

《逍遥游》讲解脱以后才能齐物,知道了万物如何合和而成,才能知道如何真正地养生,不是吃什么鲍鱼、人参、燕窝,也不是什么跑步、健身,而是“人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不要用有限度的生命研究无穷尽的知识。

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以最高的智慧和艺术,充实的德行行走于人世间。

文 / 芦苇

◎感谢以上作者分享,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赣(2023)00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