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话说中庸》之三

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原为《礼记》之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南怀瑾先生亲自撰写了《话说中庸》一书,澄清了人们对“中庸”的误解,指出《中庸》是发挥圣学的宏文。《中庸》的要点在于指出学问修养必须先至“中和”的境界,才能明白天人之际心性相关的道体和作用。

关于“诚”

——《话说中庸》读书报告

本周阅读的是《话说中庸》下论,从“诚”开始,我自己觉得很难,而且每一段,南师的解释其实都很少,所以就用之前读《禅海蠡测》的方式,试着用自己的理解来阐述一下吧: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诚”是什么?之所以我们觉得看不懂、不习惯,是因为在现代汉语里,就直接认定是“诚实”了。事实上,中庸开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这里的“诚者,天之道也”,和后面的“自诚明,谓之性”,说的是一回事,“诚”就是天命本有之性,是明心见性后所见的人原本具足的自性。

所以,南师说,“子思在《中庸》上,把心物一元,天地万物与人性同体的原动功能,用人道的人格化来命名,叫它是‘诚’和‘至诚’。”

能够做到“诚”的人,就可以“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就可以“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是佛家所讲的“修定”的境界——这就是“天下至诚”的境界,就是天道的境界。

在《大学》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有安,安而后有虑,虑而后有得”,就能“明明德,止于至善”。

而在《中庸》里,后面接的“诚之”的“诚”是动词,想要达到诚的状态,就要“择善而固执之”,具体而言,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通过学、问、思、辨以“择善”,“笃行之”即“固执”。

用一个方法择善而固执,一念专精到达了极点,豁然而开悟,就能达到前文说的“天下至诚”的境界。如佛学中的多闻、谛听、禅观、重因明、进而实证实修,也是这样的方法和程序。

所以要不断努力去学去修,要多努力呢?“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如此“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而这个后天的努力和修炼,就是“修道之谓教”,就是后文的“自明诚,谓之教”。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自诚明谓之性”是顿悟,“自明诚谓之教”是渐修,但无论是顿悟还是渐修,所最终明心见性是一样的,所以“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那什么叫“至诚”?

佛学对于得道、明心见性,名为“根本智”——在中庸就叫做“诚”。

但得道以后,并不就是一通百通,悟后起修,洞明世间和出世间的种种个别智慧,名为“差别智”。不过得到了根本智,学起差别智来会更快学会,可以说能到达一闻千悟——在中庸叫做“至诚”。

达到了“至诚”境界,才能了知一切众生的起心动念,进而了知宇宙万物,进而赞天地之化育。

即在“天下至诚”的境界中,方能了知,这山河大地与此身心,同为一体之所生,即心物一元,物我同胞。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再说“致曲”,这一段理解起来是真的特别困难。

南师说《易经》中“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就是“致曲”理念的根源,老子也有“曲则全”的说法。可这都是什么意思呢?刚好在网上看到南师的《中庸讲录》,因为是在讲课时所说的,没有文字那么复杂,感觉就比较好理解了。

“致曲”,用曲线也能完成一个“〇”到达圆满。

比如圣人可以直接“诚明”,直接顿悟,但我等普通人,反反复复读书都看不懂,笨的要命,那怎么办?“致曲”呗。先做些适合自己水平层次的功夫进行渐修(譬如打坐就是修定的一种方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最终也能达到“诚”的境界,这就是“曲能有诚”。

而当你到达这个“至诚”的境界的时候,内在的修养会让你外在形体也发生蜕变的(“诚则形”),然后会越来越显著(“形则著”),会万事通明有了智慧(“著则明”),进而外用救世利人(“明则动”),进而有了有神通(“动则变”),心能转物(“变则化”),所以到了这个“至诚”的境界,就是感化众生,感化天地的一切。

也正是这个原因,南师说,要理解这个道理,这和心理精神,医学等科学息息相关,内含真修实证的许多境象和理则。

所以南师在这里强调,这六步修养的功夫才是孔门儒学心法的真传,由“致曲”到“诚”、“形”、“著”、“明”、“动”、“变”,才完成了“至诚为能化”的大机大用。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达到一念至诚的境界,人就自然就有了神通。而后文是几乎出现在各种小说影视剧中的台词了,这不是封建迷信吗?怎么神神叨叨的?

讲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要感谢有前面阅读南师的《禅海蠡测》打底,在这里读起来才不会困惑,因为在本书中,这一段南师讲的实在太少了。但在《禅海蠡测》中,先生特别写了一章《神通篇》,写的非常细致。

简述一下即是:何为神通?使神能通达无碍,善通诸变化者,则为神通。真的有神通吗?当然有!南师举例了古德的神通行迹。

如何得神通?修定慧!明心见性后,在“天下至诚”的境界中,自然获得神通。

你以为的神通就是神通吗?幻境相似神通之错误甚多,莫要把魔境当做神通。

有了神通可以随便用?真正的神通虽然是妙用,但也终为幻妄,切记切记。

其实,单独看《神通篇》时,我并没有什么感悟,但读到中庸的“至诚如神”,将《神通篇》联系起来去理解后,我却觉得突然通了,感觉颠覆了自己多年来的看法。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如何才能得神通? 需要得“诚”、得“道”才行。 那如何才能得“诚”得“道”? 不是靠天不是靠地,而是必须要靠你自己努力去修才行,这就叫做“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但这个“诚”的修养、“道”的修养,是自己努力修成了就行了的吗?不是的,内圣而不能外用,那是不行的。自修成功了,就要救世利人,要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在《中庸》叫“成物也”,在《大学》叫“ 亲民”。自觉、觉他,自利、利他,才是“止于至善”,才是成佛成道。

“故至诚无息。 不息则久,久则征。 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所以,真正内养到了“至诚”的境界,天地之道生生不息(“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就有了证验和效果(“久则征”),之后无穷无尽(“征则悠远”),之后能装载万事万物(“悠远则博厚”), 能达到大智慧的成就(“博厚,则高明”),是一个次第修养的境界。

“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到了至诚的境地,就了不得啦,不看就知道天下事(“不见而章”),不动就有神通(“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所以天地之道,一句话总结就是,为物不二。

所谓不二就是一。儒家说“其为物不二”,庄子所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是一个道理。佛法的翻译,也是借用中庸这个名词,所以叫不二法门。

南师说,“一念专一、一念不生处,真证到了不二法门这个境界才是“诚”。”到了这个时候,“生物不测”,就有了变化莫测,智慧神通的境界。

总之,天地之道,有六个明显的现象和作用,那就是“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这里是通过对物理世界的描写,让我们来认识生命本来自性的境界。

后面的部分我觉得就比较好理解了,我就大概写到这里吧。 书虽然看完了,但对于我真的很难,可能要多读几遍才行。

文 / 何小青

◎感谢以上作者分享,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