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话说中庸》之二

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原为《礼记》之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南怀瑾先生亲自撰写了《话说中庸》一书,澄清了人们对“中庸”的误解,指出《中庸》是发挥圣学的宏文。《中庸》的要点在于指出学问修养必须先至“中和”的境界,才能明白天人之际心性相关的道体和作用。

今晚参加另一个共学的视频讨论会,议题是: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成长的危害及其对策。

近十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游戏已完成了对青少年甚至部分成年人的覆盖,并形成了相关产业链,冠之以“电竞”之名,并进入部分体育赛事安排。同修们讨论热烈,各抒己见,听了很受用。结合最近对《中庸》的学习,也想说说一己之见。

《中庸》内容的纲领在于:心性修养首先应达到“中和”的境界,其次,达到“知止而后有定……虑而后能得”的境界,而后外用并“择善固执”,具备“知、仁、勇”的三达德,才能真正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业。

这才是由《大学》引申出的“内明与外用”之学的功夫。由此展开来看,今天我们对人、对事的评判标准也应以此“中庸之道”为依剧较好。网络游戏有其益于开发青少年智力、熟悉体验互联网科技的长处,但若以暴力、色情、歪曲历史文化人物等为主要内容,则失之偏矣。

青少年若是长期沉溺于这些不良内容诱导,就会透支身体健康,玩物丧志,精神颓废。因此,设定行业准入标准,审查游戏内容,限定参与人员条件以及处罚违规行为尤为重要。通过全方位的立法和执法措施,使之由“中”而生,向“中”而行,以是否适“中”做为奖惩标准。

通过这种容而不纵、引导发展的系列管理措施也体现出国家机关和媒体由“中”出发,不偏不倚的策略。以此类推,在当今时代对大量新生事物都有一定参照作用。

文 / 三树

一、反身而诚的真识

我们如何才能达到率性之道而证天命的本有之性呢?提出“诚”作为方便法门。人道学养最重要的造诣就是自诚其心而达到至诚的境界。紧接着提出五种学养,想起《礼记·学记》:“学而后知不足,教而后之所困。”应当知所不足、所困才能更好的学习而后养(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南老师最后说,这五种学养也是阐明“大学之道”笃行“止于至善”的普及法门。如果按照这五个要求去实践,不急于求成,只要以“不问收获,只问耕耘”的精神去笃行,虽然是最愚笨的,最后必然会明白。虽然是最优柔寡断的,最后必然会坚强起来。

二、《中庸》的顿悟与渐修

由“诚”而“明”便是“顿悟”,从“明”而“诚”便是“渐修”。

后面又说“曲能有诚”,南老师有说到:譬如人的意志和思维,根本就不是单一直线作用,它是由生理和心理的交曲而形成来来往往,反复回旋,一点一滴,断断续续,连接构成方圆曲直的心态表象。

了解万事万物的规律、现象,通过事物看本质,然后从本质里的一点一滴、反反复复、积少成多,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这解释真是妙。

三、天地与万物存在的原始功能

天地之道,何以能够永远强健而运行不息呢?看到这里就想起《禅海蠡测》中临济禅师的那首诗:

沿流不止问如何,
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离名人不稟,
吹毛用了急须磨。

感觉真是妙,没想到看了一遍《禅海蠡测》再看《原本大学微言》、《话说中庸》会忽然之间记起来这么多东西。不经意间豁然开朗。

四、总结圣道内明外用之学——礼赞孔子

何以子思著《中庸》?——受到乐朔的非礼压迫,甚之连带毁谤孔子。子思不得不作《中庸》以阐明孔子之所以为圣人的学养和造诣,即为传统儒学辩护,又表达自己自年少亲受孔子教诲,而别传圣学心印的精义。

一个人怎么样能够做到“故曰配天”的高明呢?——唯天下至诚。

南老师在书中说:“至诚”的学养功夫,也如织锦一样,是由日常的逐渐功用而成就的。结语中的入德之门令人感触深刻,同时也需要自我反思和改变:“衣锦尚絧,恶其文之著也“。

“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如果明白了天性本自具有的道德,与天道相通,无声无臭,无形无相,无所在,无所不在。后面引用了古德之所言:

勿于中路事空王,
策杖还须达本乡。
撒手到家人不识,
更无一物献尊堂。

文 / 彦宁

南老师在《话说中庸》里对“择善而固执”做了详细说明。

  • “博学”,当以孔子作榜样,不能固守一门学识,而困于主观成见的藩篱之中。
  • “审问”,是要对任何一种学问,都要穷源考究清楚,不可落于盲从或迷信之中。
  • “慎思”,是要将所学所闻加以理性的思考。
  • “明辨”,等于后世所说要加以科学的、逻辑的分析和归纳。

经由以上四种治学过程以后,确定了理之所在,便要实践见证于做人做事的行事之间,所以叫作“笃行”。

换言之,“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四种是择善;“笃行”,便需要固执。

因此下文便有对这五个学养方法的详细说明: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这是说如果没有去学习,或者学习得不好,学习不到家,你就不要冒昧去做实验吧!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这是说,你不懂,就要去求学,请教知道的人教你。

如不肯去求学求教,而且去求学求教了,仍然还没有彻底明白,那你就不要随便去实施吧!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如果你也学习了,再经过自己的思考,还是没有想通,没有彻底明白,那也不可以将就去做。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假使你把所学的经过思考和辨证,仍然还是弄不清楚,于心不安,你就不可以随便去做。

这都是说明择善须精细,然后才可去实践。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最后,是重在知道学理以后的实践。

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必须要秉“择善而固执”的精神去“笃行”,不可半途而废,或是功败垂成。必须要坚持精进,实行彻底,才能有成。

因此,便说,你如果能照这五个求学的方法去做,不急于求成功,只重视彻底去实践。

“人一能之,己百之。
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别人一下就会,不必羡慕,不要气馁,你就准备用百倍的努力去完成。

别人因十分的努力才能成功,你就准备千倍的努力去完成。

总之,只要以“不问收获,只问耕耘”的精神去“笃行”,虽然是最愚笨的,最后必然会明白。虽然是最优柔寡断的,最后必然会坚强刚毅起来。

文 / 明谦

◎感谢以上作者分享,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