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话说中庸》之感悟

作为“四书”之一的《中庸》原为《礼记》之一篇,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南怀瑾先生亲自撰写了《话说中庸》一书,澄清了人们对“中庸”的误解,指出《中庸》是发挥圣学的宏文。《中庸》的要点在于指出学问修养必须先至“中和”的境界,才能明白天人之际心性相关的道体和作用。

读《话说中庸》感想

读罢《禅海蠡测》,又自读了《论语别裁》,虽然囫囵吞枣,但所得甚多。本周又随组阅读了《话说中庸·上论》部分,依旧受益匪浅。

从书中能真切感受到南怀瑾先生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历经沧桑而形成的通达、慈爱、乐观、幽默的人格魅力,善思笃行的治学品质以及坚定的爱国弘道之志等等,无不让我既怀崇敬又想亲近。

《话说中庸》首先理清了“中庸”二字的内涵。先生讲了子思作《中庸》的本意,并言明学问之道不是知识,更不是空言,它要在自己的身心修养上“择善固执”,随时随地,处在中和“知止而后有定”的境界,养之有恒,自然而然就会由静虑而得阐发智、仁、勇的正知正行了。

在“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两句的讲解中指出,“中庸就是人们从天然本有的自性中,直心而行,坦然合于大道作用的名词。”

但是,做到天然,直心,坦然合于大道,恐怕非圣贤不能为也。

孔子也曾说过“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夫子不是在说泄气的话吗?他还自嘲“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难矣,难矣!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是儒家与道家的不同选择。尽管修一人都不得,但还是要倡导其行于天下。(春秋儒家的千秋寂寞矣。)

不论古今,若想接人待物近于中庸,则需要“三达德”,即智、仁、勇三者兼备了,如此方可勉强做到“君子时中”。

但智、仁、勇也不容易做到,于是又提出“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为之,为之!

先生讲到,“所谓‘执其两端’,是说对善恶两者之间,都很清楚,有时必须面对现实,把握善恶之间,妙用权变,作出适于当时当位的中庸之用”。这段话,让我对“两端”的具象有所体悟。

想起《道德经》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里面两两对立的不都是两端吗?具体生活中的对与错,爱与恨,悲与欢,喜与怨,成与败,法与非法,理与非理……这个“两端”实在是太多太多,太丰富了!

实际生活中,争执,纷争等等,往往都是因为双方执着于“两端”而造成的。

解决因“两端”而产生的矛盾,除了调和想法外,若能消除“两端”,不也很好吗?所以,敞开胸怀,求同存异,实在是智慧之举。

生起“道智”者也许就没有“两端”了吧?

《上论》的最后讲到:“道前定则不穷”,事先必须要有久远的准备和计划,才不会使自己走到穷途末路,或水尽而无法回头的困境。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豫”字的意义,也就是《中庸》的“从容中道”,“君子而时中”的大机大用。先要把握到“豫”字的学养,才可能切入“知至而后意诚”的修身要妙。

从容中道,心向往之!

文 / 晴柔

度——读《话说中庸》有感

据说老子幼年时,初见商容先生,先生指着桌上的水问他,“看到了什么?”小李耳说,“看到了水。”先生说,“你退后一点,看到了什么?”小李耳说,“看到了盛满水的瓦盆。”先生又说,“你再退后一点,看到了什么?”小李耳说,“看到了盛满水的瓦盆置于案几之上。”先生接着问,“那你悟到了什么?”小李耳说,“悟到了站得越远,看到的东西就越多,想看清所有的东西,就要先往后退。”

本以为阅读《话说中庸》会得心应手,结果一周下来只读了52页,才明白“书之意,兼复深奥”,正可谓:“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不禁感叹:“吾观一勺水,以为一沧海”。正是:“人莫不饮食,鲜能知味也。”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南师说:“‘不偏之谓中’,只要有了一个人为假定的不偏不中,这个中心点的本身,已经是有固定的边际,有了边际,早就是偏了,有一个中,但已是偏,哪里有一个有偏之谓中呢?其次,‘不易之谓庸’。不易,就是绝对没有变易的意思。人世间哪里有一个绝对不变、不易的事实存在呢?”

我的学识实在是不够阐述这周的阅读感受,确切的说是对“中庸”两个字的理解,唯一能想到的字便是:“度”。

“大到无边无量就是小,小到无限无量就是大”。子曰:“从心所欲不逾矩。”虽然并没有人为假定的不偏、不中、不变、不易,但是在这广阔无垠的宇宙天地间,君子需自诚其意,自正其心,“有余,不敢尽”是度,“君子必慎其独也”是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度,“素位而行”是度。子路最后“君子死,冠不免”亦是度。

往圣先贤一直在探索万物本原存在的奥秘,也一直在告诉我们与世界相处的法则,一代代传承中华文化的先躯们,芒鞋竹仗、砥砺笃行、追本溯源,把上下几千年的文化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我们当然反对战争,不过“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们虽未踏入战场,但内心的斗争从未止息。我们接受太多的信息,觉得每一个都颇有道理。我们惶惶终日难以心安,对“正知识”浅尝辄止,却对“色、声、香、味、触”追逐不已。

南师说,假使人能随时随地修养到达中和的境界,就会明白自己本来就与天地并存在同一本位,同时也会明白自己本来就与万物同等的在天地生生不已的养育之中。

似无所在,而无所不在。

文 / Ruyi

在南怀瑾先生的著作中,《中庸》不太好懂。很多人提到《中庸》,认为:中国人就是被《中庸》所误,所以弄得国家民族百年来吃尽了苦头。

但是,如果问什么是“中庸”,他们又说不出具体的道理了,因为他们也没有好好读过《中庸》,更谈不上透彻的研究了。

一般谈起所谓的“中庸”,大概就是马马虎虎,糊涂敷衍的意思。或者说,只要不左不右,应付得过去,自己不做任何确定的主张,做个随波逐流的滥好人,便是中庸之道了。真是如此吗?

南怀瑾先生是这样看待中庸的——“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这便和《中庸》末后句“上天之载,无声无臭”相同,这才是真正的中庸。

学者孔颖达所引用汉儒郑玄的解释最为恰当平实。所谓:“名曰中庸,以其记中和之用也。庸,用也。”

《中庸》一书的中心要点,便是子思所提出的学问修养的主旨,必须先要做到“中和”的境界,才能明白天人之际心性相关的道体和作用。

换言之,子思作《中庸》,是继承祖父孔子的心传,阐述其师曾子所著“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内明”和“外用”之学。

他提出“中和”才是“明德”、“止于至善”的境界。“君子而时中”、“不可须臾离也”,才能到达“知止而后有定”,乃至“虑而后能得”的七个学养工夫的次第。“慎独”与“诚意”,便是“内明”、“外用”之间,兼带身心修养的妙用。

然后用之于入世的行为,必须具备智、仁、勇的三达德,才能真正做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业。明白了这个原则以后,就可知道《中庸》所谓的“中”,必须以中州音和鲁南一带的发音来读,等于打靶或射箭的中了的中(音仲)发音一样。

“庸”呢?就是用。

换言之,学问之道,不是知识,更不是空言。它要在自己个人的身心的修养上,“择善固执”,随时随地,处在中和“知止而后有定”的境界,养之有恒,自然而然就会由静虑而得阐发智、仁、勇的正知正行了。

文 / 明谦

◎感谢以上作者分享,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