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海蠡测》心得分享之三

惶惶然南师仙游已十载。为纪念南师。为求正知正见,我们共读南老师在1955年写的《禅海蠡测》。

品读《禅海蠡测》之随笔(一)

对南怀瑾先生的第一印象,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记不清在什么样的机缘巧合下,看过先生的文章抑或听过先生的讲话,只是模糊的觉得他和木心一样,应该是位出色的文学家吧。

2019年在成都学习的时候,就听老师极力的推荐过南怀瑾先生,但那时还没太注意南师,只是觉得南师好博学啊。

这次从洞山归来非常有幸,师父们赠予了5本佛法书,这是人生第一次阅读有关佛法的书籍,一个月内完整的读了三本,其中就有《三十七菩提道品——南怀瑾讲述》。

书中除了讲解“三十七菩提道品”,还谈及了“准提法”和《禅密要法经》等内容,也第一次知道了“菩提”即“觉悟”,这打开了我对佛法全新认识的大门,也产生了对南老师和佛法的兴趣。

听说《禅海蠡测》是南老师的第一部著作,据说写的时候又是特殊时期,意义非凡。不过,听说是文言文和繁体字,所以有点头大,在读与不读之间十分纠结。

昨天,刚刚拿到书。看了一下“序”、“目录”和“后记”,大概了解了《禅海蠡测》全书的内容,“参话头”是什么意思?“神通妙用”是什么意思?“醒与梦”又是怎么回事?满满的好奇。

目前读到了“禅宗之演变——印度原来情形”,虽然读得有点慢,幸好朋友推荐了《康熙字典》,不认识的字可以随时查询。

在此感谢洞山师父们的分享和赠书,感谢老师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佛法的大门,也感谢同学们的相伴,让我们在洞山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


2022.9.3

品读《禅海蠡测》之随笔(二)

佛法十宗,各有教典可据,依教奉行,可证果地。唯禅门一宗,既不据于教典,又无轨则可循,摒弃文字,壁立万仞,如一个铁馒头,叫人无处下嘴。禅只是其中一宗,那禅又是什么呢?法国电影《日出时让悲伤终结》,影片大结局时,大提琴老师对他的学生说:“音乐是要表达语言无法表达的地方。”禅或许也是吧,不是不想用语言表达,而是用语言也无法表达……

看到公案语录里“故知读书难,著书更难,误人千古,罪过不浅。”这句话时,似乎有一点明白了为什么大师们都不愿著书了……

“理虽顿悟,事资渐修。行解相应,必须用数十年苦工方得实地。”是呀,理难得懂,事就更难行了。

摘抄了一些感兴趣的句子和大家分享:

机锋转语

禅宗之有机锋转语,为宗门勘验见地造诣,问答辩论之特别作风。

正面是:机锋者,乃具眼宗师,勘验学者见地工用之造诣。如上阵交锋,短兵相接,当机不让,犀利无比。或面对来机,权试接引,如以锋刃切器,当下斩断其意识情根,令其透脱根尘,发明心地。或两者相当,未探深浅,故设陷虎迷阵,卓竿探水,以堪其见地工用之深浅。一句转语,拨尽疑云,相与会心一笑。故机锋非无意义,更非随便作为。

不锻炼得法,虽龙象当前,尽成废器,积数十年而不得一人省发也。何地无水,不凿则不溢,何木石无火,不钻不击则不发。工夫未极头,则千锤而千炼。

反面是:后世禅林,改用香板,或在禅堂,或在打七,专用香板打人,称为锻炼,名曰消业。钳锤乱下,不知学人工用见地,病在何处,更不知机缘时节,应如何啐啄,一味乱为,棒头下活埋菩萨,不知凡几?诚为佛门罪人矣!

证悟知解

“参要真参,悟要实悟”。“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此皆教参禅人,要从真实疑情着手,勿凭知解为是。

如说食不饱,终是空言,乃至狂慧并发,说亦说得,明亦明得,只是行不得,则理仍是理,事仍是事,有何益处?

法见、佛见、众生见、悟见、禅见,一时扫却,原来还是旧时人;只是饥来吃饭,困至即眠,荡荡无碍,做一无事闲人。

人情通病有三:重难而轻易,重死而轻生,重远而轻近。

三关与顿渐

破本参后,见得空性,意识不起,分别不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是谓“初关”,乃破第六意识。

由空性起用,识得妙有,“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是谓“重关”,破第七末那识(我执)。

人法皆空,顿超佛地,是名末后“牢关”,方破第八阿赖耶识,人法双空矣。

闭关与打七

闭关,意谓杜门谢事,励志专修也。

宗门相传曰:“不破本参不入山,不到重关不闭关”。

须知七之数,义蕴深奥,《弥陀经》念佛法门,一心不乱,以七日为期。婴孩处胎,以七日一变。中阴之身,亦以七日而转。


2022.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