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啼歸
重建纪实
申請共住
交通攻略
南師與洞山
洞下之風
曹洞宗门
寺院歷史
洞山理念
洞山佛像
建築規劃
洞山景點
睹影悟道
新闻汇总
成果展示
多元文化
佛法珠璣
山裡人家
生活剪影
四季風光
學習心得
文件下載
普利行願
義工招募
空有皆是 莫管
真好常住 亦忘
我佛垂慈 頂禮
世世普行 才算
杜忠誥——一九四八年生,臺灣省彰化縣人。日本國產築波大學藝術學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作品曾獲吳三連文藝獎歷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著作有《書道技法一二三》、《杜忠誥書藝傳集》、《說文筆文論形研究》等。
童真歲月與觀世音菩薩名號
記得讀小學的時候,假日或放學回家,經常得到田園協助農務種作,並且多半做到天黑方才收工。我家住在臺灣中部彰化縣埤頭鄉的十號村,家有兩區田園卻坐落相鄰的九號村。兩村之間,隔著一條水深及腹、約一百公尺寬的深溪,每回走過三、四公裏長、兩旁竹樹叢生的漆黑鄉路,心裏不免生起種種莫名的恐慌。長年吃早齋的阿母知情後,教我一心高聲念誦「南無觀世音菩薩」的名號。之後,不僅是夜渡這條溪水,凡遇黑暗無助、心生怖畏之時,便依阿母所教,猛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果真都有效驗,安然無事度過童真歲月。這算是我受益於佛法,最原始的粗略印象了。
初步接觸佛學的機緣
民國六十五年秋間,我擔任小學教師服務五年期滿,經由保送進入師大國文系二年級就讀。當時南老師原本在《青年戰士報》上連載的《論語別載》,正好印成專書發行。我被書中深入淺出、逸趣橫生的內容所感動,而發心向日夜間部同學大力推介。反應之熱烈出人意表,據說也令人文世界雜誌(即老古文化公司前身)的同仁們忙亂了好一陣子,也因此結識了當時承命接洽此事的業務經理古國治先生。
後來,國治兄前來結清尾款時,南老師托帶了兩件禮物送我,一件是《南師懷瑾近作詩詞拾零》;另一件是略帶淺藍色極華貴的西裝料一套。前者我欣然接受,後者則因實在用不上,固辭不受(這件料子,我先前已婉拒過兩次)。國治兄看我意甚堅決,乃不相強,還邀我去玩。他述南師的話說,「此人能在短短半個多月之內,獨力銷出三百部,必極有才幹,又極富號召力」,說南老師很想看看我。我說:「其實,真正的號召力是能將儒家孔門的悅樂精神,解譯得如此活靈活現的這部書啊!書寫得好,大家又都有此需要,才容易引起共鳴。要說‘號召力’,那真正有號召力的,是這部書的作者南先生啊!就因為他寫的書震動了我的心弦,才讓我心甘情願,義無反顧地去幫推銷。這就如同有人吃過某種嘉肴異味,不忍獨享,忍不住想跟大家分享的一點心意罷了!南先生過獎了,真是愧不敢當。不過,我對南先生心儀已久,正苦於識荊無門,若有機會學真想前去拜見請益呢!」國治兄說:「若想去見,要趁早,最近他即將退隱。」我問為什麽?「因為南老師近來覺得所花心血不少,卻並未教出什麽好學生,故萌退誌。大約在過年以後。」於是,我決定在寒假期間前往拜見。
期末考試最後一科終於在六十六年二月六日上午考完,我依約在午前十一點準時到達信義路的雜誌社辦公處。南先生把該社同仁(多半是他的學生)逐一介紹給我認識,很快的大家便都打成了一片,氣氛至為融洽。我看大夥兒都稱南先生為「南老師」,我也自然改口跟著大家稱「南老師」了。我們天南地北談得不少,我問南老師:「好久以來就想研讀佛書,可有一本較為精要的佛經推薦給我?」南師一面回說「有」,一面轉頭吩咐國治兄到書房拿出一本原文的《楞嚴經》來,並在封面上寫下「自從一讀楞嚴後,不看人間糟粕書」兩行字,令我印象深刻。吃過午飯,臨別前,南老師還送給我不少書,包括他老人家已出版的整套著作(手頭已有的不拿),及《法苑珠林》、《淵鑒類函》、兩套私人藏書,真是喜出望外。我既是個愛書人,以個人當時的條件,也實在買不起什麽好書,自然也就老實不客氣地照單全收,因而滿載而歸,我回來還搭計程車呢!其中如《禪海蠡測》、《習禪錄影》、《楞嚴經》、《楞嚴大義今譯》、《楞伽大義今譯》、《法苑珠林》等書,都是談論佛法的專門書。這既是我與南老師的初次會面,也是我正式接觸佛經之始。
首度禪修的重大收獲
民國六十八年春節期間,我與王財貴兄承蒙南師特別恩準,以全無禪修經驗的菜鳥身分,參加了南師在臺北市辛亥路國際青年活動中心所主持的禪七。由於我的基礎太薄弱,功效自然有限。整天幾乎都只是在跟自己酸麻的雙腿戰鬥,哪談得上什麽悟道不悟道的。禪堂既與外界隔絕,依規定不得散心雜話,又不準作筆記。一個七期下來,每天盤腿靜坐,盡管妄念紛飛,臨流不止。然而在宛似倒帶觀看自己過往所言所行的錄影之余,卻也為自己提供了一個自照反省的機會。
在此之前,我跟已經交往多年,相約一起到師大國文系進修,也曾論及婚嫁的女友(內子)分了手。理由是彼此性情不合,經常吵架,乃有‘合則兩傷,分則雙美’之歪論。事實上,按這位女友的表現,要打個分數的話,總該有個九十分之譜!可惜我這狗卻只看到她不滿一百分的那十分,每回見面總不免要戴著有色眼鏡挑剔一番,以致經常弄得不歡而散。卻從不曾自我掂量一下,原來自己也只不過是五十九點四分,四舍五入還不及格的人,卻恬不知羞地要求對方十全十美呢!
在我們分手以後,我試著要尋覓一位具有原先女友所不足的那十分的女孩,後來也果真被我找到了。交往一陣之後,方才發現,這位新女友固然具有前女友所不足的那十分,但前女友身上所具足的那九十分部分,這位新女友卻只有五六十分。加、減、乘、除,算盤一算,我又迷糊了。不禁自問,我到底要的是什麽?此外,前女友對於我這個‘有恒心而無恒產’,赤手空拳的書呆子,不顧其家人的勸戒,似乎也從未介意過。而這位新女友,當其家人在得悉我的家境情況而極力反對時,她的反應態度卻顯得六神無主,揺擺不定。就在這個進退仿徨之際,我參加了南老師所主持的禪七,也照見了自性醜陋的一面,悲痛萬分,深為過往種種無知的行徑而愧悔不已。
解七回來後,為了解決情感問題,我寫了兩封信,一封寄給新女友,表明‘不合則去’的心情;另一封長信則寄給前女友,一方面向她述說初次打七的心得,同時也向她表白我的懺悔之意。長函付寄之後,有如石沈大海,未蒙理睬。但那也是意料中事,換成是我,也必然如此。你把我看成是什麽東西!豈有揮之即去,招之即來之理?我因此打定主意,除非她先嫁人,否則我一定繼續努力追求,不再另交其他女友。直到後來,她大概也發覺我這個家夥似乎是真的有所悔悟的樣子,才慢慢假我以顏色,給我以補過贖罪的機會。至於那位新女友方面,當她接到信函,知道我坦泰的心情決定跟她分手,她才如釋重負地坦率告訴我說,她原本就有跟我分手的打算,只是怕我想不開而不便啟齒罷了!如今大家坦然說開了,彼此退回到普通朋友關系,也算圓滿地分道揚鑣而去。
民國六十九年,在師大畢業的隔年夏間,我跟前女友,也就是我現在的妻子翠鳳女士正式結婚,婚後育有二男二女。其中的老二(長男),還是一個智能不足的唐氏癥兒,養育照顧,倍極辛勞。七年後,我以不惑之年,單身還赴東瀛留學三年,她是我的最佳後勤人員。回國後的第三年我考入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班,一讀又是九年,她始終無怨無悔地為我倆所構築的這個家,作出毫無保留的犧牲與付出,讓我無後顧之憂,得以潛心讀書和寫字。回首前塵,除了生育照顧我的父母以外,今生幫助我最多、恩情最深最大的,便是這位我差一點就失之交臂的愛妻了。沒有她,我的這後來二十年絕不可能過得這麽平穩順利,是她成全了我。飲水思源,南老師無形中扮演了我們的間接媒人。這首度的禪修,竟成了我後半生命運的一個重大轉折點。
初嘗法味
我少小經常參與農務耕作,也曾跟著家父練過一些土拳,身體一向硬朗。但自從民國六十五年的七、八月間,為了血尿(尿中有紅血球)而住進臺大醫院進行膀胱鏡檢查,被粗心的檢查醫師傷到了輸精管。起初流血,後則流精。嚴重時,脈搏只剩四、五十下。住院檢查,原本是為了要抓鬼,哪知想抓的鬼沒抓到,無端卻又塞進了一只大鬼來,形成往後二十多年來揮不掉的夢魘。
半年以後,有幸得南老師(囑古國治兄)教我練習五禽戲的鳥伸功法(據雲此法專治男人遺精)。每天早晚各做三十六下,前後勤練約三個月,因而精關漸固。這期間,又經王振德兄介紹新加坡留學生陳平福先生免費為我針灸。猶記當時每日或隔日必前往針治一次,並配合處方服食四君子湯。平福兄甚至發出豪語說,在他兩個月後返回新加坡之前,將使我康復如初。後來也大致如他所料,四月中旬脈搏五十八下,五月中旬則六十幾下,到了六月中旬,脈搏果然也恢復了正常的七十二下。然而,經此傷害,元氣虧損,丹田力轉弱,體重也由原本的六十八公斤,一下減為五十七公斤上下。我這一向執迷於毛筆與書本的賤骨頭,身體經此非常之破壞後,並未相應做出非常之建設,在脈搏恢復正常跳動之後,便放棄了本該乘騰追擊的練功活動,竟又成天耽溺到揚筆弄翰及書本堆中入海算沙去了。
十年後,在留學的日本築波大學附屬醫院作檢查治療時,還曾被該院醫生判定為‘再過五至十年,須用人工腎臟’。正當我在為此沮喪發愁之際,又遇到由上海前去築波大學,精通各種氣功功法的客座教授溫中申先生。他教我各式氣功,我教他書法,兩人交換教學,因此得以安然逃過此一劫關。
民國七十九年春、夏之交,我從日本留學歸國以前,除了花費不少心力撰寫碩士論文外,還經由日本名書家今井淩雪和谷村義雄的聯合推薦,在東京銀座的九居堂書廊舉辦了一場書法個展,把身上的能源都用到底層的警戒線下。後來,人雖然回到臺北,身子卻疲憊不堪,欲振乏力,什麽事都懶得做。當時還曾得到正在澳洲弘法的懺雲法師特許,前往水裏蓮因寺住廟靜養十日,骨氣才稍見康復。次年四月,得友人馬榮義居士之引介,到靈泉寺,在惟覺老和尚的主導下打了一次禪七。對於老和尚所揚的中道寶實相禪觀法門,甚相契合,獲益不少。由於上山前曾將南老師的《禪海蠡測》及《習禪錄影》再度翻讀一遍,大致抓住了「此是選佛場,心空及第歸」的修行方向,放下諸緣,全心修習。故從第三天的下午起,便常有很好的定境出現,也初次真正體會到禪定之喜樂。這算是繼十一年前,參加南師主持禪七以來的第二度正式禪修。四年後,我也曾在老和尚的特許下,慫恿內人張翠鳳女士上山,參加了她平生第一次的禪七修習。
之後,靈泉寺遷往埔裏,擴建為中臺禪寺,我也曾兩度前往參加禪七活動。其中一回,坐到第四天的第五支香,背後由頸椎下方,有一股強大的氣流向下流動,隨即通身清涼,身心一片空靈。經於小參時向老和尚報告請示,是否與所謂任督二脈之通暢有關,老和尚說「超過這個」並且告訴我:「就如同養蚌生珠,珠子雖然還小,倘能善加保任涵養,久而久之,珠子就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圓明。」歸來以後,特別取了一個別號—「小珠山人」,作為紀念,用來表白我個人生長鄉間的野逸性格。
後來,也曾報名前往高雄古嚴寺參加過葛印卡老師(只聽錄音,未見其人)的十日禪觀之修學,體會到另一種與中土迥異的禪風。十天下來,自覺與此法不甚相應,還不及南老師與惟覺老和尚所授法門之契合我心,因而去了一回,便未再參加。
在此之前,也先後前往復青大廈十方學院,聽南師講解《金剛經》、《宗鏡錄》等課程。其他如《楞嚴經》《六祖壇經》《維摩詰經》《圓覺經》《妙法蓮花經》以及《指月錄》《永嘉禪宗集》《圓覺經直解》《禪宗直指·大事因緣》(後收入《參學旨要》一書中)《頓悟入道要門論》等佛教有關經論,也還讀了一些。但由於欠缺實際修證,充其量也只是懂得一些空泛的知見,對於真正的佛法,乃至連念佛誦咒,都沒能真正老實用心的修習過,因此也就無法真實受益。然而,對於白居易所說「但受過去報,不結將來因」的警語,卻經常縈回腦際。
曾經幾度聽南師說過,倘若修學佛法得力,色身氣質沒有不轉化的。以此自我勘驗長久以來,我的色身始終處在虛羸邊緣,當該是學佛不得力之故。有此警悟,因而生起打佛七或修習準提法的念頭。
直到八十九年春節期間,有緣得首愚和尚指導,在新竹峨眉的十方禪林,修習準提法門。將過去習得的所有知識見解,全皆拋開。一切依照南老師所授的儀軌,從幼稚園學起,老老實實地打了兩個七。在氣機連續發動後,全身體質起了極大的變化。二十多年來的羸病陰霾霍然掃除,神氣轉旺,深切體悟到「身」、「口」、「意」三密的神奇效驗。過去,我雖然斷斷續續有在打坐禪修,卻從未經受過如此深刻的體驗。從此,像打了一劑強心針,睡眠時間明顯減少,卻仍有足夠的精神從事寫作。十四個月後,就在緊要關頭把博士論文撰寫完成,如期提交出去,免去了險些胎死腹中的尷尬。故此,對於修習此法,深具信心。
當然,這個準提神咒的修行法門,原本是南老師在民國七十四年離臺赴美前慈悲傳授的。臺諺所謂「食果子,拜樹頭」,除了感激主七的師父首愚和尚外,更加感謝法的懷公夫子。因此,禪修回來不久,我就專程跑去香港向南老師拜謝請益。南師見我法喜充滿,說我這是「初嘗法味」。並且問我說:「山上修法時的境界,現在還在嗎?」我略一沈吟,說:「似乎已經不在了。」老師接著說:「修了就有,不修就沒有,那是生滅法,不是菩提道。凡是有生有滅的,都是不究竟的。要學,就要證到那個不生不滅的。「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真要學佛,去看佛經,知見不正,盲目念咒是沒有用的。」又說「學佛要想有成就,見地、工夫和行願,一樣都少不得。」
老師既知我跟這個法門相應,怕我盲修瞎練走冤枉路,還囑咐宏忍師進去拿了一本道辰法師《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送給我。此書字數不多,回來後不久就看完了。既知咒語是成就無上正覺的種子,又知準提神咒實含攝其他諸咒語,一心持誦此咒,具有除罪消障,成就一切功德的不思議妙用。也意外發現這位歷代五臺山金河寺法師道辰和尚,他的俗家還跟我有同宗之誼呢!後來,又閱讀了首愚和尚送給我的《準提法本》(藍吉富教授編),對於這個法門,才漸漸有了概略的認識。
從「低級的」修起
去(九十)年十一月,我專程到香港探望南老師,乘間請教,問了一個早就該問而始終未問、極為切身的問題:「怎樣才能迅速補充能源,而減少能量的耗費呢?」
「你要高級的?還是低級的?」
「高級的怎樣?低級的怎樣?」
「你不能什麽都想要,到底要哪一樣?」
「那麽,我要高級的。」
「要高級的,那還不簡單!心空一念,便什麽都有,什麽都到了。」
老師見我一臉茫然,霎時楞在那兒。便又說道:「你看!高級的又不懂,那就學低級的吧!要學低級的,請宏忍師教你九節佛風和寶瓶氣。看看宏忍師願不願意教你?」
宏忍師點頭說「願意」。南師又說:「既然如此,那就好好地教他,詳細地教他。」說完,又以嚴肅的語氣,對著我說:「回去以後,每天早晚一定要做。」
事實上,早在三年前,我跟周勛男、候秋東兩位學兄在東西精華協會,為老古文化公司出版的國學讀物編選教材的討論會後,美姐已經教過我,並為我示範了相關動作。由於本身慧力不夠,未能持恒多做,以致效果不彰。如今,聽到南師如此強調,不覺心頭為之一震,方知這可是南老師的一個寶貝法門,因即應聲答道:「一定依教奉行,再不敢偷懶。」
隨後,宏忍師不厭其煩地為我邊示範邊解說,在「九節佛風」中,比素美姐教我的還多了一道觀想;在寶瓶氣裏,則多了一個閉氣時默誦心經的節目之啟示。我也跟著一邊聽一邊學著做。練過以後,身子果然變得暖熱而有輕微發汗現象,使我更加深切認識到這個法門對我的重要性。回到臺北以後,不管事情我忙,這九節佛風與寶瓶氣成了我每天基本必修的早晚課。
由於兩年前初步修習準提法,身體氣脈起了極大變化,嘗到了甜頭。故在去年六、七月間,博士學位論文相關事務告一段落之後,便決意找機會再度上山潛心修學。今年農歷正月初五,我又上峨眉十方禪林參加由首愚和尚主持的冬安居準提七。在兩年前的連續兩個七期中,一切與氣機發動、身體旋轉、電流充布的種種如幻覺受,以及心氣合一時,大哭、大笑悲感反應,幾乎全屬瞎貓碰到死老的誤打誤撞,完全不明其所以然。首愚和尚對此雖不免也有呵責,但他知道我這是初次氣機發動,又見我並無太大偏差,也就任我玩去!相對的,我自己當時也只有聽之任之的份,絲毫做不得主。
後來,重讀《習禪錄影》,發現書中記錄了某回七期,有某位法師在禪坐時氣機發動了,南師告誡他「不要隨氣轉」,於是法師的身體就真的頓歸於靜止。我這才恍然大悟,氣機發動不僅可以控制,並且是應該加以控制的。後來在錄音帶裏,又聽到老師曾嚴重警告過在場修習的僧俗二眾,若有氣機發動現象,務必立刻離場,不得妨礙大家習靜。更加令我全身發汗,無地自容。這雖只是一點小的訊息,但對於我的下一步修行而言,卻具有關鍵性的突破意義。
這回修學準提法,遇到氣機發動時,我便嘗試以鼻孔猛吸一口氣,氣沈丹田,然後閉住。嘿!果然有效,身體便因此不再搖動。甚至有一回,大家在行香時,突然間一念想笑,頭部上下左右地快速搖擺,整個身子就如乩童般地跳躍起來。才覺即轉,猛然吸氣,如法而試,屢試不爽,內心暗自歡喜。不過,日前向南師報告此事時,老師卻糾正我說:吸進來不對,要呼出去才對。
但不管如何,能控制得了氣機之發動,總是好事。過去,氣機動了,就讓他發動,難得產生的一點能量,就在發動中被耗費掉了。因而修了老半天,卻沒有多少盈余的儲蓄。所謂「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的種種修行效驗,便成了畫餅的空想。這回既學會了能自主地控制氣機之發動,才使得氣機有了歸元蘊積的機會。
在兩年前的初次準提法修學中,有一回,我幾支香連著坐下來。午間趁著大家小靜時段,我獨自在空蕩的禪堂內,繼續用功。由二十九字的咒語,改為念「唵折隸主隸準提娑婆訶」十個字的正咒。再將這十個字的正咒,由慢而快地轉變成快速念誦之下,聽來宛似只剩「唵」字這個主音了。我對於這種奇妙音聲深感好奇,從未玩過,覺得好玩。於是,就這麽「唵」、「唵」、「唵」地接著朗朗地念誦下去。沒過多久,氣機竟然發動了。從此以後,經過多次實驗,發現這個「唵」字,似乎是引起丹田氣,進而讓氣機發動的簡便法門呢!因而悟知這二十九字和十字的準提咒語,其實都是「唵」字的演繹鋪展。它的原始本咒,應該就是「唵」字(是否如此,尚待進一步求證)。
禪修的第六天,我在一個偶然的側臥修行機緣中,還因此半自覺地摸索出一些可以引起丹田氣的方法,進而令全身靜電感通。並在無人指授的狀況下,連用「唵」、「阿」、「吽」三個音聲,將身子分成上中下三段,進行身心的修證實驗。輪流各別用所引生出來的強烈電流電過,直到自覺清涼,然後換段電過。如此周流反復,直到自覺全身氣血通暢快適為止。甚至,當電流轉弱時,還可以用自己嘗試摸索到的方法,再度使體內的電流變強。就這樣在粗厚的大棉被裏,像爐鼎內,從上午十一點到午後三點多,足足把自己在所引發的強烈靜電中熬蒸了大約四個小時。所流的汗,怕不止一兩公升以上,把上下棉被都弄得濕漉漉的。原本是直中微曲的軀體,每電過一段,身子便向前拳曲一些。直到最後,全身松軟,雙膝觸鼻尖,感覺如同在母體子宮內自我環抱的胎兒形狀。下床後,喝了一杯杏仁牛奶,吃了幾片芝麻餅幹,精神清爽無比。這真是一次難以名狀、不可思議的禪修經歷啊!
上山前,我還跟孩子們半開玩笑地說,老爸這回的修習重點之一,是「不生氣法」。過去長期以來,對於兒女或學生晚輩不肯學好,不別是非,或犯過不肯悔改等,常會動氣。甚至歷聲斥責,毫不假借,事後常感慚愧懊悔。雖然極意對治,卻始終自覺進步有限,這是我的一大病痛。這次上山,單就對治怒氣而言,是大有進境的!往昔由於體氣虛羸,說話時必須費很大的勁壓縮丹田,才能勉強擠一點氣(能)來運轉舌根,因而幾乎長期都處在一種元氣不足的透支狀態中。氣不足則浮,說話就不得不大聲,自然容易動氣。經過這一次修法,丹田氣整個恢復,說話時氣隨意轉,不再像以前那麽費力氣。甚至連近來所寫出來的毛筆字,連筆速度也自覺比以前放得慢,點畫線條在轉彎抹角之間,似乎也變得比以前柔和。如今要生氣,反而好像得費較大的勁。以前,人一勞累,就如同處在一種燥熱的邊緣,要發火動氣,似乎容易多了!這是此次修法前後,自覺較為顯著的一個進步現象。
勇猛精進成懈
十方禪林的七期尚未結束,我因事提前在元宵前一天返家。回來後的第三天,我從早晨四點半上座,雙盤直坐到下午三點,連用和山上側臥修行時同樣的方法,以坐姿將身子分成三節,又足足電了十個小時,再度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體驗。想來也還真是好玩呢!
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我的上半身整個向前俯在地面的墊毯上,感覺上連臉部都像肌肉整個銷溶似地平貼著,只依靠結著準提手印,置於鼻口下方兩雙手掌間的空隙外界在通氣。我深深感受到四大分解了的強烈痛苦,我清楚的告訴自己,這是千載難逢的機緣,我必須堅忍修下去,不能輕易放棄。於是我施用前法,繼續修習。當我碰到困難的關卡,不知道怎麽辦時,便放空一切,連用南老師多年前教我的「看光法」(當時尚不知此法名稱),始終保持意識的清醒。
不知道經過多久,我又讓上身恢復原來的挺直。最後,甚至把幾十年來始終卡在喉頭,過去每回唱歌時用力咳都不掉,微帶絲狀的鮮紅血塊都吐了出來。
事實上,那天上午十點,我跟某友人原本約好在工作室見面的,怎知我卻一路誤闖叢林,跨入了只能前進無法後退的不可知境地!我根本無法下座,只有失約了。直到午後三時,內人提前下班回家,我才下坐。
下坐後,感覺丹田有力,恢復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實狀態。一時之間,全身也沒有什麽太大的異樣感覺,但覺左腳有嚴重麻木現象,姜居士與內人都忙著幫我做按摩與推拿。後來也陸續請教了一些師友,首愚和尚除了教我多休息外,還幫我介紹了一位陳大夫,蒙陳大夫教我先泡熱水澡,內加些許鹽巴,若未見好轉,再前來就診。到了晚間九點半,麻木情況不僅未見改善,肌肉還似乎有越來越緊的感覺,情勢不妙,這才開始有點兒緊起來。心想會不會因為電得太久,傷了筋肉或神經。若沒能善加對應,稍有閃失而導致殘廢,那可就麻煩了。於是,我想到向南老師求援,打電話過去,老師正在講課,接電話的沙彌知道情況緊急,只好硬著頭皮打斷老師上課。只聽得電話那頭,傳來南老師拋出的一句話:「教他去找那位發地藏王菩薩願的醫師治療。」
後來我找到了這位林大夫,經過他將近三個鐘頭的細心治療,包括氣功、針灸與推拿。更令人感動訝異的是,他幾乎在為我的全身骨架做整形。下了病床,腳部麻木情況十分已痊愈了九分,全身頓覺輕快無比,歡喜無量。 後來斷斷續續又接受他的幾次治療,每回都有一定的療效,早已恢復能夠雙盤打坐了。原本輕松愉快就能雙盤的兩條腿,在這次坐傷以後,筋肉感覺不如先前的松柔。起先連單盤也有困難,一切都得重新來過。事過約莫半個月,我的腿部痊復情況良好,向老師稟報接受治療結果。在電話中老師罵說「活該」!
我出身寒微,一向剛健自強慣了,對於認定想做的事,往往不顧一切的全力以赴。然而,用力不夠勇猛,固然難有成就;用力太過勇猛卻又往往成欲速不達的反效果。寶誌大師說得好:「勇猛精進成懈怠」(證道十二時辰頌歌),這話令我感觸良深。性從偏處克將去,看來今後我得更加「減速慢行」才好。這次坐垮傷腿的慘痛教訓,著實讓我體會到「為道日損」在修行的重要性,這跟一般世間法強調要「為學日益」,側重點是稍有不同的。 今年四月的香港之行,談到腿傷的問題,南老師說:「你這個腿傷,實際上是肌束受了障礙,都是你自己搞出來的。為什麽非要雙盤那麽搞不可呢?那要內行在旁邊指導才行。即使你雙盤都走通了,又有什麽用呢?不過在腿上玩而已。」
南老師還舉例說,前一陣子有個韓國和尚來到香港,在他這裏,針對老師身邊幾位頗有禪修工夫的弟子捆綁固定起來,規定打三個小時。現場不僅有韓國和尚監護,還有各種醫護人員陪著護法,隨時視各人反應狀況,給予適當的對治與協助,更何況還有老師在場坐鎮。三個小時下來,效果很好,「人家都沒有出問題」,你卻出了問題。我聽過之後,已然深知南師說我「活該」的真意所在。不禁為自己前此在幾乎無人護法的情況下,雙盤坐了十個多小時,跡近玩命的冒險行徑,捏了一把冷汗。當時幸賴諸佛菩薩加被庇佑,終能逢兇化吉,有驚無險。否則,後果真是不堪設想呢!也因而想到修行這條路,不只需要具備圓熟的正知正見,還得經常有賴真正過來人的明師之及時指點才行。不然的話,僅憑一已的血氣之勇,盲修瞎煉,到頭來,恐怕還是殉道者多而成道者寡!言念及此,頗為自己此回誤闖地雷區,卻只是肌束之傷,又能日漸痊復而暗自慶幸了。
盡管南師最後還是肯定了雙盤打坐對身體是「有好處」的,但世間再好的東西,若不能知時知量,服用多了,美食都會變毒品。
空諸所有 一切不著
今年四月中旬,我赴香港參加海峽兩岸四地書畫篆刻的八人聯展開幕儀式,主要還是想利用這個機會,針對今年春節期間山上山下禪修時所衍生的有關身心問題,親自向南老師叩問請益。
老師為了幫我解答問題,在我即將離開香港的十四日那一天,百忙中把一整個下午的時間都給了我。在提問之前,我先將兩年前及今年春節這前後兩次的準提修行概況作了簡報,因為假若少了修行狀況的背景說明,某些問題的提出,便會成為無的放矢。故盡管只談重點工夫問題,不談境界,由於修行過程中的節目變化實在太過繁復,連同提問竟然還是洋洋灑灑,口沫橫飛地講了一個多小時,早已不是「簡」報而變成了繁冗的敘述了。幸虧老師還是始終耐著性子,聽完我的全部報告與提問。心想,我這兩回修法,如此勇猛精進地修煉,身心氣脈起了這麽大的轉化,理應得到老師的一些肯定與嘉獎。豈料老師在我講完之後,先是溫和安詳地說:「你上面說了一大堆,我都一字不漏地聽進去了。」突然間,雙眉一揚,表情嚴肅地對著我說:「杜忠誥!你搞了半天,都在玩弄精神啊!」
「是。」我答。
「為什麽‘是’?」老師如打蛇隨棍上地追問。
「因為我自覺色身不好,氣都提不起來,非先把色身搞好不行。」色身搞不好,色蘊便空不了。人空證不到,法空便成煮沙求飯。我心裏這樣想著。
「你色身好得很啊!」
「你農家出身,吃了很多苦頭。自己站起來,賺錢讀書,還讀到博士,到日本留學。你身體到現在精神百倍,講起這些來,你剛才講了一個多鐘頭的話,精神好得很,你色身哪裏差呢?」老師接著又說。
「那是因為現在丹田氣復原的關系。」我答。
「總歸一句話,你現在精神好得很啊!你色身都很好,為什麽要擔心你的色身呢!可是你卻不相信。什麽是丹田?你認為肚臍下這裏是丹田。實際上,在解剖學,這裏(手指肚臍下方)除了腸子以外,什麽都沒有,什麽叫丹田?這是道家的話。還有上丹田、下丹田呢!道家有這個名稱。你是知識分子,不是一般人,你不要自己鬧笑話。你認為丹田氣空虛,沒有啊!你很好。」
老師略一沈吟,接著問:「你沒有遺精吧?」
「以前年輕的時候有,不但遺精,而且很嚴重。」我答。
「結婚以後,慢慢好了吧!」
「不,因為曾經被臺大醫院的某醫生傷了輸精管,開始流血,後來流精。後來還是練了道家五禽戰的鳥伸功法,並接受針灸,才慢慢好轉的。」
「好!好!醫生為什麽傷了輸精管,讓你起了煩惱。這個中間你沒有告訴我。」
「我都跟老師報告過,老師才會告訴我這個專治男人遺精的功法。 」 「喔!是這樣!那你現在覺得丹田好了,因為你認為這裏是丹田。」
「是的,是這回第二度潛心修法之後,才感覺到整個變好的。因為丹田這裏充實有力了,講話時,聲音好像都從這裏發出來。」
「所謂丹田,是全體身體,這個生命就是一個丹田、全體。這個部分中醫叫作三焦,就是現在西醫講的荷爾蒙系統。荷爾蒙是一種液體,有一兩百種,也就是內分泌。你的口水,就是荷爾蒙的一種,它是由腦下垂體分泌過來的,屬於上焦;至於中焦,是胸上腺的荷爾蒙,女人年輕時兩個乳房膨大,是這部分的荷爾蒙;橫膈膜以下,到下面男性生殖器、女性生殖器,一直到下部,屬於下焦,是腎上腺、性腺的荷爾蒙。部位不同,內分泌的作用是一樣的。所以道家中醫講丹田幹涸,是指人到了更年期,內分泌不夠了,這個叫作元氣衰弱。你五十幾歲了,一切都很好嘛!至於說房事性行為,不像年輕人那樣,那是當然的,誰都免不了。所以我說你現在身體都很健康嘛!」
盡管我也深知老師費了這麽多口舌,為我解說「丹田」,主要是想打破我長久以來對色身感受上的種種迷執,但我還是忍不住答腔說道:「是修了準提法才轉好的。」
「過去也是那麽好,不過在感覺上身體痛苦、難過而已。你現在也一樣覺得難過啊!並沒有比過去好多少啊!是不是這樣?」
「感覺好多了。」
「好多了,是你講的,自己在那裏幻想。一個生命活到,沒有一個人不覺到身子在難受的。所有修行人都不免受陰的感覺,包括釋迦牟尼,包括我們,有哪一天覺到真的身體沒有障礙,身體完全舒服,有沒有聽到過?沒有嘛!都是一樣的!你講打起坐來、通電啊!這些什麽感受啊!都是你講的,「通電」是你用的。通電,氣功叫作磁場,密宗叫作拙火。你拙火都發動過,不是發燒嗎?不是流汗嗎?什麽身體彎曲啊!搞了半天,都是你講的!至於你做工夫修行打坐,這些生理上的變化,都沒有問題,你已經很好了。你所有經過,像你這些經過,我幾十年不曉得接觸過多少人,都是這一套。」
「不要再玩弄色身了。包括釋迦牟尼佛,他成佛了,也照樣生病啊!也請他的弟子醫王開藥方吃啊!他也沒有逃過這個(病)。也一樣生老病死,結果他也走了!昨天看到《成吉思汗》劇中的丘長春也走了,我將來也走了,你也走了,不會永恒留到,那個不生不死的,不是這個東西。你如果要追求佛法,你看《楞嚴經》去!你現在所講的,統統是外道的話。你講了半天,都是唯物主義的生理存在變化,加上自己的意思,認為這個對那個不對,這樣好那樣好,都是在騙自己。什麽是第一義?什麽是形而上?影子都沒有。至於這個身體總會死的,怎麽修煉都會死的!那個什麽氣脈通啦,都在騙自己,我這話講了,你不相信,去考察考察。不要搞這一套。你要真正學佛,你剛才有句大話,想即生成就,我勸你看《楞嚴經》去,什麽人的話都不要聽,連我的話也不要聽,看《楞嚴經》、《楞伽經》的原文去。」
悲欣交集認路頭
民國八十七年三月,我為南老師的新著《原本大學微言》打字稿,進行最後校對。對於南老師將舊說《大學》‘三綱八目’改為‘四綱、七證、八目’中的‘四綱’部分,義有未安,以為有待商榷。因而前後修書兩通,申述鄙意。隔了不久,南師回復了一封真函:
「此事一言可盡,但亦難一言而盡。倘能因此南來,面言其詳,或當可釋於懷也。」
我心知南師好意相邀,自己也覺得久違師教,茅塞已深,有必要再去讓老師用他那超高倍數的照妖鏡照一照,以便對治改進。於是就摒擋瑣務,到香港去了。 在大夥兒用餐時,老師還半開玩笑地說:「忠誥這回到香港,是來跟我吵架的。」到了第三天午後,老師喚我到他的辦公室去,單獨與我面談時。南師卻說他知道我修行不得力,特地藉著這個機會,「騙」我到香港來玩玩。「什麽問題不問題,都是妄念,都是次要的。修行上路了,一切問題自然會迎刃而解」。
回到臺北以後,在一個偶然的機緣裏,見到南師昔日用毛筆所書清朝詩人吳梅村的一首詩:
飽食經何用 難全不朽名 秦滅遭盜 魯壁竄鯫生 刀筆偏無害 神仙豈易成 故留殘缺處 付與豎儒爭
一時恍然若失,方知南師所說「一言可盡,但亦難一言而盡」的真意。不過,這已是後話了。
且說老師那天,還傳授給我一個修行法門。要我兩眼向前平視,不要用力,向前盯著,把眼神向後回收,就這樣張著眼睛像木雞般的看著前面。並要我有問題就問,如果沒有問題就這麽坐下去。我記得當時只問了一個問題:「這跟莊子所說‘以神遇,不以目視’,是不是一樣?」南師答說:「差不多!接近。」我一直誤以為,‘盯著’就是盯住一個東西,於是我也就這麽‘差不多’地著眼睛坐了下去。我第一次知道,原來打坐也可以不合上眼皮呢!
在習坐中,老師跟我談了很多話,也給了我不少開示。當南師說到:「趁我還在,可以為你帶帶路。我走了,誰帶你路啊!」我宛如迷途知返的羔羊,頓時淚如雨下,悲愴不已。嗣後,也著實依法用了一大段工夫。由於定慧力之不足,當時自認為沒有什麽問題,沒能多問。然而,插頭似乎插得不太準確,再加上日常俗務的牽纏,以致漸漸走失,工夫又無甚長進了。
這回來香港,老師聽了我報告中的引述,發現他教給我的「看光法」,被我誤解了,狠狠地數落了我一頓:「我上次告訴你的,你什麽要點都沒有抓到,白跑一趟。總的問題,在你不懂佛學。」要我重新來過,他老人家則不厭其煩地重新現場指導。
老師為了破除我對於「雙盤打坐比較有效」的執著,還刻意要我把原本雙盤坐著的兩腿松開,就以小腿與大腿垂直的姿勢,兩眼向前平視地坐在沙發前沿上。
「意識要忘掉,看的註意力拿掉,也不管眼睛了。眼珠不動,眼皮慢慢閉攏起來,眼珠還是前面,難就是眼珠子不是盯著前面。眼皮慢慢閉攏,自然一片光明中嘛!是不是?是,你不答復我。不是,再問。這一回再不要搞錯了。自然一片光明中,看的觀念拿掉了,註意力拿掉!眼珠子還是盯住的!對不對?這個時候輕松吧!不對,你問喔!放開!不要守在頭裏頭,沒有眼睛嘛!連身體。無眼、耳、鼻、舌、身、意,一切都沒有,註意力也沒有。你就利用這個物理世界自然光跟自己合一,身心內外,一片光明,就完了嘛!也沒有身體感覺,也不要理。當時告訴你這個,沒有眼睛,眼珠子還是對住前面,最後忘了眼珠子。眼不要註意去看,自然在一片光明中。如果夜裏,黑色黑光,白色白光,光色變化,都是境界,不理,你自然與虛空合一了嘛!這是有相的虛空喔!先跟有相的虛空合一。這一下你輕松愉快吧!比什麽都好。什麽氣脈,什麽拙火?那些狗屁話,一概不理,都在其中了!不一定盤腿。你這樣一定,三天五天,幾個鐘頭,你身心整個的起大變化,不要管他好不好,那就好得不得了了。
「跟虛空合一,跟光明合一。光就是我,我就是光。外面形體的肉體四大都放掉,與虛空合一。光,物理上,現代自然科學也知道,它是不生不滅的。不要看了,看的意識拿掉。它黑色來的黑光,白色白光,都是色相的變化。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你就懂了嘛!就悟進去了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光色是空的嘛!你有個空的境界,抓住了,這一點是根本。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不是清清楚楚嗎?」
「好!你信得過,你明天走,認確實一點。不然你回去又變了,不罵你又不行了,又變出來,又走冤枉路了!什麽準提法,一切最後圓滿次第都證入了!所有來的問題,要問的,都是妄念,都丟掉就好了。這個時候,管他咒不咒,佛不佛呢!」
「再來,你剛才動(念)了一下,不行了!重新開,不要慌!等於利用眼球為擦頭,定住。不看。註意力拿掉,把眼識這個習氣拿掉,然後證入一片自然光中,就好了。你就這麽定下去。就這樣,話也不要跟你多講了。忘掉,身體忘掉,連腦袋也忘掉,眼睛也忘掉。都丟,念頭更要丟,丟得越徹底,丟得,唉呀!也沒有什麽‘徹底’,都是形容詞。都丟完了嘛!禪宗說「放下」,放下就是丟嘛!
這不是定嗎?盤個什麽屁的腿啊?連眼睛、頭腦都不要了,還管什麽樣的腿?」
「你跟虛空合一,跟光明合一。光就是我,我就是光。連基督教你翻開《新約全書》都說:「神就是光,光就是神。」連他都懂,你們學佛的反而不懂。放開!越大越好。也沒有故意去做什麽大小的分別,這個言語的方便話,不能聽。像我的書也不能看,連我的語言也不要聽。到了這個時候,一切皆空,還聽個屁啊!」
不知怎的,忽於此際生起一念,感覺雙手散放著(未結手印),疑有未安。輕輕叩問:「手?」
「嗯!又來了!什麽「手」啊?啐!那麽無智!你不是講四大皆空嗎?還有個「手」?真的那麽笨啊?都會,都懂。四大皆空了,還有個「手」!?哎喲!還我的眼我的頭呢!教你註意一片光明,與虛空合一。」
「吔!你現在還有一個問題,你拼命抓住眼睛,眼珠子了!還在那裏搞,又笨了!一證入,那個情況一來就知道了嘛!還抓這個幹麽?又來了!你的問題就在這裏,這就是你杜忠誥要命的習氣。」
老師眼明手快,一針見血。我不自覺地冒出了兩句:「正是!正是!」
「你趕快丟!眼珠也不是看的。眼珠子同照相機一樣,是照著的。那個能夠知道是什麽的,那個心的第六意識分別,這個拿掉!」
「你開著眼睛也可以啊!與一片自然光合一。忘記了身體,忘記眼睛,與光合一。光是不生不死的,在自然科學裏頭,光是不生不滅的。不過,你現在看到的光,還是光色,不要著色。所以叫阿彌陀佛,是無量壽光。無量壽,壽就是壽命,它不生不死,所以無量壽、無量光。也沒有邊際,不在內、外、中間,一片光明中。這樣懂了嗎?懂了,就不要講話了。夜裏黑色黑光,白色白光,慢慢你曉得光色,就不管了。光能同你的性能一樣,你只要不起分別,它就自然如如不動了嘛!所以叫「如如不動」,「如如」,兩個形容詞,還有個什麽叫「如如」啊?好像好像沒有動了。這一回你再弄不清楚,你下一次來,一進門就打屁股。」
「不敢來了。」我的名言習氣又發作了。
「那也隨便你嘍!」老師只好這麽說。
「再弄不對,不敢來了。」我不得不再補上一句。
「這一下你弄對了沒有?」
「嗯。」語氣篤定。
「你還真有妄念,還講話呢!連這個都丟掉,趕快丟!你的問題就出在這裏。你不是看過《六祖壇經》嗎?「不思善,不思惡」,好的也丟,壞的也丟。都拋光,就住在與虛空光明合一中。這懂了吧!不思善,不思惡,你還有個分別呢!一下跟人家辯論起來了,毛病!善惡都不思,善惡兩頭都有思!這一下你舒服啊?你不要答復我,還是這個話,不對再問。」
「還要放!無我了嘛。無人相,無我相,不是理論。只是一放,你就到了。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就完了。過去心不可得,一個念頭來,過去了嘛!未來心不可得,念頭沒有起,當然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當下就空了,聽過了就完了嘛!好了,不給你多講了。費力氣!你再拿不到,你就完蛋了。」
「嗯—–,又來了!丟!喜怒哀樂都丟。你《中庸》忘記了?」「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怎麽中節呢?起來就把它空掉了。「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都給你講完了。不要給情緒動了!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你管它悲歡喜樂來,都是一掃而光。一個《中庸》,一個《大學》,就完了嘛!這幾句話,就完了嘛!「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你都會呀!你師大畢業的。」
正在這身心與虛空光明合而為一的當兒,忽然感到悲欣交集,眼淚不自覺地滑滾了下來。這時候,老師又說:
「嗯!這下你又被悲感困住了!丟掉!看光去。不是看,體會光去。悲感怎麽來的呢?有人問過佛陀,有些人明白了,大哭,有些大笑。佛說那些墮落短暫的菩薩,過去修行,已經知道了,現在迷住了,墮落了。一下子明白了,會大哭。為什麽?覺得我怎麽那麽笨啊!把自己的東西丟掉。那墮落久了的菩薩,明白了,哈哈大笑。這些都是情緒。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節,要節制,要把它停掉。「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跟虛空合一。《中庸》都講了,就那麽簡單,比佛法還要明白。你懂了佛法,儒家這才懂了。現在我背《中庸》給你聽,你懂了吧!懂了就信得過。一信就拉倒了,一路下去了。」
「至於生理上變化,什麽流汗啊!光明啊!你愛去玩弄,這多呢!一個男的,一個女的,兩個插進去,還快樂得要死!等一下沒有了,這就叫性交。三秒鐘都沒有,就完了。諸行無常一切空,可是眾生都迷在那個裏頭。那不是工夫嗎?也是工夫啊!一個男的一個女的,拼命勞動。打坐時,你搞氣脈,什麽「唵」、 「阿」、「吽」的把呼吸閉住,一個人在那裏做勞動而已,沒有什麽兩樣。」
「還有一點吩咐你,什麽「吸一口氣,閉住」,那是笨辦法,不對的。出世法是什麽?你碰到那個不對的,呼一口氣,鼻子呼出來了,切斷了,不呼也不吸,那個是對的。你看!現在我跟你講,你在境界中,不呼也不吸,這個是對的。不是吸進來,不對的,有呼吸就不對了。念頭動了,呼吸就動;念頭不動,呼吸也不動。」
「現在你體會一下,放空!念空了,呼吸也不動,這個是對的。呼吸是生滅法,有來有去都不是。不要努力在看光!名稱叫看光,不是去看。不要分別去看了。眉毛展開,笑!嘿—-,假笑,慢慢真笑了,彌勒菩薩都在笑中。搞清楚了吧!搞清楚,等一下我就離開,辦我的私人事情去了。特別賣給你一個下午,就這樣了。再不要迷途了。」
「這樣你懂了吧!你就定住。還早呢!能夠定住一個鐘頭更好。現在唯一的事,記住!在一片光中,這個境界裏頭,光沒有了,一片空。抓住。然後記住一個偈子,六祖的師兄的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一切都掃光,「勿使惹塵埃」就對了,就那麽簡單!「身是菩提樹」,你這樣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有雜念來,善念惡念,一切皆掃。「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到了究竟,就是六祖那個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不要掃它,它也空。念頭不要你去空它的,它來空你的,沒有一個感覺,沒有一個知覺可以停留的,都是無常。空你的,不是你去空它。你去空它,已經是個妄念了。這樣懂了吧!你空個屁啊?它本來空你的,它不停留的。你就明白了嘛!」
老師看我已經大致上了路,便暫時回去辦別的事去了。直到約莫六、七點左右,才又回來。坐定後,接著又提示我說:
「準提法是修功德,修福德資糧,你可以念,可以修。你多去看看,我們老古印的《參學旨要》這本書,有劉洙源的《佛法要領》《禪修法要》《永嘉證道歌》《永嘉禪宗集》,你走這條路是正路。你這個年齡,把老古出版的《參學旨要》好好抱到,把劉洙源初步的可以丟開了。你也可以看,一時就證入了。這樣懂了沒有?費了我很多的口舌!不過,也是空的。嘿——,都沒有事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它來空你的,不是我去空它的。」 「生滅法一切無常,能夠知道的這個,不在身體內,也不在外面、中間。這個沒有變動,你年輕知道,也是這個;現在老了知道,也是這個。沒有寫字以前也是這個,寫字以後也是這個。」老師就這樣不惜眉毛掃地,苦口婆心,開示了這麽多,這麽詳盡。盡管南師最後提示要我閱讀的書。我大半都已讀過,但不可否認的,我並未全部吃透它,還必須虛心再讀。晚飯後,我終於帶著得無所得的行囊,拜別南老師,回到臺北。我告訴自己,迷時師度,悟了自度。路頭認準了,正好用功。若再因循放逸,簡直對不起天地鬼神了!古德有言:《枯木崖前岔路多,行人到此盡蹉跎》,老師的這些話,固然是針對我個人的修行問題而發,但那天同堂聽講的,除了宏忍師以外,還有其他很多人。如今我不避繁冗。將南師的殷切開示寫實記出。希望讀到此文的朋友們,也能一樣同沾法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