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啼歸
重建纪实
申請共住
交通攻略
南師與洞山
洞下之風
曹洞宗门
寺院歷史
洞山理念
洞山佛像
建築規劃
洞山景點
睹影悟道
新闻汇总
成果展示
多元文化
佛法珠璣
山裡人家
生活剪影
四季風光
學習心得
文件下載
普利行願
義工招募
洞山普利禅寺-曹洞宗祖庭 › 论坛 ›
感觉自己进度严重落后…◆ 第十讲总结
本讲开篇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接着就安般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阐述。看到最后,南师说气脉最难通的是臀部时,真的是点头如捣蒜,臀部和大腿交接的地方真的是痛的不得了,狠心刻意熬着的时候,能疼到浑身发抖…..南师给出的甜枣都太美好了,巴掌扇的也够狠。
一、先回答同学的提问。 1、吸呼
2、听息工夫 从听呼吸,到听脉搏跳动的声音,心脏、血液流动的声音。:若能在最闹之处,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此人有定静工夫
3、光明境 真正的佛法是在心行,在八十八结使的解脱。而不是炼气方法,不是做气功。解脱。
安那般那是是修色界的方法。 未升华到色界的境界,不能成就报身佛 毗卢遮那佛是法身佛,法身是体,报身是相。释迦牟尼佛则代表化身佛,就是用。 学禅宗及其他显教方法,都是容易成就法身,但是很难成就报身,成就化身就更加难了。 息调好了,很容易产生光明境。 在光明境中,忘了身体、四大、呼吸……一切不管,则光明变成寂静,清明寂静,又会变化另外的境界。 修这个方法成就的人,都很乐观,没有忧愁,没有烦恼,其他的好处还很多。比如容易到达“波飞太液心无住,云起魔崖梦欲腾”的境界。 如由此归到心地法门,则可证罗汉果了。至于道家的神仙,也是由此进去的。
4、少吃
我们学佛是走心地法门,借炼气去修是助道而已,不是专做气功。 真做到了以后,道家有几句经验之谈:“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 神满了以后,再谈不倒褡就对了。 气满时,觉得自己的身体像一股气一样,真是“云起魔崖梦欲腾”,走路如踏在棉花上,可以练轻功了。 不过学佛的人,不向这方面引导,一切唯心造,心如专向那一面造作,就会变成那个样子。 工夫到达某一程度时,想要证果入定,非休粮辟谷不可,充其量吃一点水果,肠胃中不需要其他东西。 出家人能过午不食,下午好好用功,多做气的修持,会得大好处。 工夫有了基础后,营养与否,已没有关系。
5、性 一般人修行之所以不能证果,不外四个字:男女饮食。若不能转化,什么基础都没了。就算做气功,如果漏丹了,就不行。 男女欲念用“性”,明心见性也用“性”,文字用得妙极,此“性”同彼“性”,几乎是同性,很难分别。欲念也是最后一品无明,这一品不能了,就跳不出欲界。
气不充满,光明不起,气一充满,自然在内外一片光明中。只住在妙乐境中,会堕在欲界;只住在光明境中,堕在色界;假如走后世禅宗的空心、无念,则堕在无色界。
不得乐不能得定;不得光明,不能生起智慧;不入无念,不能得空。然而要得空,更须具足戒定慧,缺一不可,若有偏差,则堕在三界中,跳不出去。
性欲是个无明,无明与惑业相关联,这一股无明的力量不来,也就不能证得菩提。这一股力量来时,如果转化不了,就成欲界凡夫。所以道家称其为“两界关”。 欲念来时,翻上去就是天堂,翻下去就是地狱。 我特别强调《楞严经》卷四中所讲,转变物理世界,心物一元的关系,及地狱天堂之说。佛把秘密隐在其中,叫我们如法升华,如法修持。
二、
1、注意 并不是光修气就可达到四禅,还须把贪、瞋、痴、慢、疑等八十八结使一并解脱,才可证得罗汉果。 如果光修气,只在工夫上走,一样是外道,因为是心外求法。 工夫只是化城,不是宝库的目的地。
2、天台宗
天台宗以数息、调息、听息三法门来修止观,等到真得定后,马上进入“空观”,回转来观空,晓得呼吸调整到不呼不吸,身心宁静愉快即止。这时候还是一念,然后把这一念放掉,再空下去,身心都不管,叫空观。不过这个空,注意啊!还是念,所以还是在第六意识中。
因此,当我们打坐时,觉得一念都没有了,好清净的时候,这晓得清净的,也是一念,已经不清净了。
这时候,你晓得清净的境界就是“有”,不过这个有是“假”有,所以“即空即有,即有即空”。至于那个道体,则空也不住,有也不住,所以叫作中道。这个“中”,采用了龙树菩萨的《中论》。所以称作空、假、中三止三观。
3、密宗
修密宗主要强调的是修气修脉,以达到成佛证果。气修不通,脉络转化不了,不能得定。
至于打坐,能坐上几天几夜,并不一定是你气脉通了,气脉通不通和打坐是两回事。 但气脉通了,要坐便坐,非但可坐上几天几夜,就是睡几天几夜,站着几天几夜,也照样都能入定,入定与姿势是无关的。
现代人脑子太复杂,所以修有为功夫,也就是修安那般那法门最好,修气身体也会好,如果想借修气求得证果,要懂得医理才行,所以先要自己研究医理及医药。
4、自度、自利 对自己身心内在任何一点变化,都随时要很清楚,这才叫修道。学佛之道就是先求自度、自利,这一点要注意。 举凡身体的变化,欲念的澄清,饮食的调理,气候的变化等,处处都是学问,都要留意。
5、宝瓶气 修气修到不呼不吸,呼吸停止,密宗叫“宝瓶气”,瑜珈术称“瓶气”。 不呼也不吸,并不是真正没有呼吸,只是很细微而已。此时杂念没有了,过了很久,好像有一点吸进来;很久以后,又有一点呼出去,到这个境界就要修脉了。这是唐代以后密宗的说法。在身体内部,知息冷知息暖,就是在修脉的境界。事实上,脉就是息的更进一步。
6、腿麻 打坐为什么腿麻?因为腿的脉不通,下部的脉都没有通。最难通的是臀部! 通常我们不想坐了,是不是心不想坐?不是的,大部分是因气到臀部沉不下去,此时气会影响心理。凡夫的心不能转物,气也是物,所以我们坐到某一阶段时,因为气到臀部沉不下去了,无形中脑神经紧张起来,心理就坐不住了,只好下座。如果气从臀部通到大腿、膝盖,一节一节通下来,要经历过痛、痒、麻、胀、冷、热,甚至两腿发烂,最后等气一走通,忽然就好了。 待气到了足心,才能谈得到三脉七轮。 真正把中脉打通了以后,一坐一定,闭着眼,满天星斗看得清清楚楚,密宗所讲的是真事。 这就是宇宙的奥秘,生命的奥秘。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