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话题内容不能为空。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0396
    微信用户
    参与者

    《二十六讲》从来不晓得在般若方面著力,“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异空,空不异受”。
    那个闷都是“昏扰扰相”,还达不到“内守幽闲”。
    人很可怜,越长大越不可爱,越老越讨厌,因为第六意识增强了,染污慢慢加多,并且增加得很厉害,生活习惯,是非善恶等等,终觉得自己的对。
    许多先天的意识习惯,就是前生带来的习气,使得每个人个性不同,有人爱笑,有人爱生气,都是前生带来的。
    万缘放下,一切皆空。
    真正的善根没有发起,般若是不会来的。所以《金刚经》只讲两件事:一个讲般若,一个讲功德。为什么?大功德的成就才有大智慧,你光在打坐里头求智慧,这是小乘法门,由戒、定而生慧。大乘法门不谈这个,大乘法门谈的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五种以后才是般若。
    唯识有个名称叫”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
    这“转”字用得好极了,我们凡夫之所以不能成佛,就是心理转不过来,这是业力,把我们牵得牢牢的。转识就成智,成智就解脱了。
    个行阴同宇宙的运行一样,永远在动。我们可以借用《金刚经》所说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来时,不知来源就来了,去时,不知去处就跑掉了。过去、现在、未来,永远这么走。这个就是行阴、动源,一路在动,最难了。
    我们之所以不能真得成就,是行阴解脱不了,想阴解脱不了,受阴、色阴也解脱不了。
    行阴解脱了以后,才谈识阴解脱。这个识不只是第六意识,唯识所讲的八个识,都包括在内,也就是《楞伽经》所讲的“心意识”。
    想阴叫颠倒妄想,识阴叫融通妄想才对呀!
    比如一个人手中拿着一个名贵的杯子,镶着珠宝,突然打破了,解脱的人看都不看,知道打破了;不解脱的人,看着破碎的杯子,就在那里哭、叫。他明知道打破了,可是抱着那个破杯子还在哭,还在叫。晓得了空,结果还抱着那个没有用的东西,来悲痛这个空,有用吗?
    不要看它是小事情,同样的道理,懂了就是道。所以禅宗祖师在某一小点上一悟,整个都清楚了,就是这样。
    因为有时候不好正面骂你,只对你吊儿郎当的幽默一下。
    “行”门,大丈夫承诺了,说做就做。
    唉!“如来说至可怜悯者”也。
    世上最害人的是高帽子,骗死人不犯法,而且把他骗死了,他还感谢你。讲真话没有人听的,所以没有办法。
    打坐一共有几十种姿势,不过对生理、心理最有利的,就是盘起腿来打坐。盘腿的作用大得很,如写这方面的文章,可以大发其财。
    老年人的气脉整个通了,就会同婴儿一样。不过,两腿气脉通了的人有没有?没有,至少我没见过。
    两足尊是福德圆满至尊,智慧圆满至尊。福德、智慧两皆具足,所以叫两足尊。
    从“如是我闻”开始,到最后“信受奉行”,任何佛经都是这八个字,真做到就成功了。
    能做到“如是我闻”,“信受奉行”就成功了。
    禅宗四祖、五祖提倡《金刚经》是有道理的,你晓得空就好了嘛!不过不是我们去空它,它本来空——我们把腿一盘,一上坐,已经空掉了,不要另外去求个空,这是捷径。
    当你静下来时,不管好的或坏的感觉出现,都是因为心里比较静,气机的反应来了的缘故。
    无心于气脉,无心于四大,四大皆空了,气脉就成功了。成功以后,祛病延年是寻常事,不算稀奇,返老还童大概也不难吧!
    连这个腿都降伏不了,还降伏其心?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