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话题内容不能为空。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0505
    何小青
    参与者

    ◆ 第十九讲总结

    飞行途中阅读完第19讲,这一讲真的是太精彩了。本讲前半部分又再次强调了:大家做工夫修持不能得定,第一个障碍就是身见;第二个障碍是见地不清楚。那么,为什么要破身见、以及应该有的见地如何,本讲清清楚楚交代了。后面讲到物质世界、色身的构成,讲到四大造色,虽然我的脑子还是不太够用,但是看完本讲,对于“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终于有了那么一丢丢初步的认识了。

    1、身见
    1)要想以心地法门修证,进而求得菩提正觉的话,最大的障碍是身见。
    2)佛教尽管讲四大皆空,那是对于小乘不了义教而言;在了义教来讲,是心物一元的。
    3)我们整个的色身四大,是由一念的业力所构成。
    4)修证之所以达不到功效,是因为转不了业力所构成的色身,因此做不到无妄念。纵然有一点点清净,不过是第六意识偶然的、暂时的一种固执所造成的现象,不是究竟。

    2、《圆觉经》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
    1)任何时间常不起妄念,如果你能“狂性顿歇,歇即菩提”就成功了。
    2)对于自然来的妄想,并不勉强用个方法加以息灭,如果对于自然来的思想,想个方法加以灭除,这个加以灭除的方法,也是妄念;如果不加息灭的话,自然就清净了。
    3)我们做工夫最易犯的错误,就是对妄想境加以了知,尤其是学佛有一点基础的人,妄念一起就怕,然后拼命想办法除妄念,统统在了知的阶段。其实那个明明了了知道的,也是个大妄念,所以佛告诉我们:住妄想境不加了知,自然而来的,会自然而去。
    4)假定我们到了无了知,明明了了都没有了,寂灭了,到了这样境界,就不必要自寻烦恼,不要再自问这个对不对?或怕大概是顽空吧!最好不要再起分别。
    5)“知幻即离,不作方便”
    一切妄念都是幻想,当你知道是幻想,那个幻想已走了,不要另外用个方法,如观想啦、炼气啦等等,去除那个幻想,那些方法也是幻。为什么?因为做工夫才有,不做就没有,所以是靠不住的。
    6)“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知道是妄念,妄念早跑了,这中间再不必加一点,不增不减,那个寂灭清净就同觉性。这里头没有初地、二地,初禅、二禅之分,把这个认识清楚就好办了。
    真的认识清楚了这个,或者稍稍有点见地的人,悟后正好起修,才算是真正在修行。

    3、色身构成
    1)生命最初的来源,是一念无明,一有生命以后,就分阴阳,就是心与身。现在要“灭”,要回转来成道,要得寂灭之果,先要除掉四大色身的障碍,才能谈得上。
    2)要如何除色呢?先认识色的成长,胎儿由地水火风的成分,平衡成长。
    3)生命中最重要的是风大,我们能否得定,第一要件是先得轻安,轻安的相反就是粗重。我们做工夫感觉气脉在流动,就是在粗重中,真正气脉通了,就达到全体轻安,也自然忘身了。虽然有四大身体存在,却一点障碍感都没有。关键就在风大,风大最重要。

    4、时间是相对的
    1)劫数不是固定的,比如我们在受苦受难时,一秒钟觉得像一百年一样;在快乐安详中,一天像一秒般过去了。
    2)时间是唯心的,三千大千世界,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星球,每一类众生,根据业力,对时间长短的感受,都是不相同的。
    3)脱离不了世间的时间、空间、生活观念,这怎么能修道呢?这些都是业力,业力把我们困死了。

    5、世界的形成与修持
    1)联想到准提法修法。
    2)地水火风四大、物理世界是唯心所造的,第六意识的功能最大。玄奘法师《八识规矩颂》云: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
    3)第六意识贯通了三界:欲、色、无色界。三界的轮转,其中心柱子就是第六意识,妄想的力量有这样大,三界轮回整个包括在第六意识的范围。《瑜伽师地论》把三界、九地、二十五有,都包括进去,都属于第六意识地。我们修持,如果这个理见不透,随时想把意识空了,是很不容易的。它的功能大得很,三界都为它所造,所以说:“又彼有色,从意所生。”
    4)懂了这个道理,配合修持见到了空性,转过来修意生身,就成功了,原理就在这里。

    6、四大种如何造色
    1)四大各有各的种性,风大有风大的种性,地大有地大的种性。四大种性造成了色法,即我们的生理这里的色法就是我们的生理。
    2)“内相续心”
    内的四大种:我们身体内部,不断新陈代谢的地水火风,为内四大。打坐修道是发挥内四大种的功能,再把它转换。
    外的四大种:地水火风,譬如阳光、空气等。
    这两个是一体,可是当它形成现象时,界限分开,功能一样,现象却不同。
    内外四大种的元素,以及它们所蕴涵的造色种子,都必须依附着“内相续心”,才能发挥一切的功能。
    “内相续心”坚固,生命坚固。
    3)四大如何造色?“要由彼生,造色方从自种子生,是故说彼能生造色。”
    彼就是靠心力,内、外各种物理因素,再配合精神作用,才造出这个生命。
    4)回转来,把我们这个业力,现有这个生命打破了,回到那个原来的地方去,就成佛了。“生因识有,灭从色除”就是这样,

    7、炼精气神
    1)拿现在名称来比方,就是光、热、力。精就是热,神就是光,气就是力,缺一不可。假如宇宙没有太阳能就完了,神等于太阳光,神能生“气”,太阳光照射到地球,地球有吸力,自然吸到地心,重新冲上来,化成云气,这些同炼神化气是一样的道理,气再化精。
    2)普通人是神化气,气化精,精就漏。漏也没有错。是顺其自然,不过却永陷轮回了。
    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使精不漏,回转来,再配合气,再配合神,就成功了,原理如此。
    3)我们的生命,道家张三丰比喻为“无根树”。可是事实上,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虚空就是我们的土,头部是我们的根。凡夫脑部荷尔蒙分泌,下来影响性腺,性腺荷尔蒙分泌了,精力就旺得很,就要放射,一放射就完了。
    4)脑部的脉轮不打开,得不到轻安,不会发乐,打坐永远在愁眉苦脸中,根本空不了。当脉轮要打开时,会无比地痛苦。
    5)当一个人真打开了头脑脉轮以后,才晓得何谓大乐轮,才可以谈炼气化神。这时意生身也出来了,身外有身,身内有身都做到了,一念动就出去,神通妙用也自然有了。
    6)这是业报身的一部分,这里头确有阴神、阳神之分。阴神是自己的境界里头有,外人看不见。阳神修成了,要变两三个我给别人看,别人就看见了,也可以谈话,也可以接触,这就是化身成就。
    7)达到这种成就时,是不是证得了菩提呢?还是没有。不过,随念一动,有百千万亿化身;不动时,清净圆明,了无一物
    8)学佛修持,要修就要修成三身圆满,讲课的目的也是为了这个,并不是一般人口中的禅,学佛学道要讲实证、证据,理论讲得好是没有用的。
    9)炼气化神这个气,不是呼吸的气,密宗的分类很对,先修气,再修脉。开始时叫息,十念中念出入息的息,是后天呼吸之气停止后,可是血液还在循环,脉还没停止。到脉都止了,才是“精化气”的阶段,这个时候才可以修身外有身。

    8、四禅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如何配合?
    1)八定与四禅没有程序关系,如八卦一样,互相穿梭
    2)重点是:
    初禅一定要做到不漏丹,才能炼精化气
    二禅一定要做到炼气化神
    三禅要做到炼神还虚
    四禅舍念清净,一切皆空。
    原则大概如此,中间的修持细节和过程,不知道要经过多少苦头。
    3)搞这件事非专修不可,要把修道变成生活的全部。而大家学佛,是把它当成生活的花边,点缀点缀而已,那还能成功吗?世上没有这么便宜的事。

    9、向善
    1)升天不一定靠禅定,升到天界的外围边区,是靠善心与德行。所以善人必定升天,不过很可能升在天的外围,外道也一样。
    2)这里讲四禅,为何只拿禅定来标榜,不拿善事做标榜呢?因为凡是人真心为善的,多半就有凡夫禅,心境上一定是比较清净。

    10、大凡夫
    1)四禅八定、九次第定是佛法及一切内道、外道的修持基本,不走这条路不能证果。
    2)但是达到四禅八定而不得菩提,且般若不通透,不悟彻底,则依然是一个“大凡夫”。阿罗汉也不过是一个伟大的凡夫而已。大阿罗汉就不同了,可以跳出三界外。
    3)精不降,乐不生,气脉不通,妄念也不会断,身体也不会好;
    但如果精一降,凡夫非漏不可。
    精降不漏而生乐,那真是舒服无比。但如贪图乐的境界,就堕落在欲界。
    4)气不转,光明不起;气定了以后,光明才生起,就是内在四大的自性光。
    神由无念而清明,但是偏重于无念、空的境界,落在无色界,等到无色界天的福报受完了,依旧再重入轮回。
    5)在乐的境界上,就堕欲界;偏在光明境上,就堕色界;偏于空境,则堕无色界。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三界都不能偏,非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可,否则跳不出来。

    11、意所行色
    色法就是地水火风,包括了生理。
    弥勒菩萨说,简单地讲,有十四种现象,换句话说,就是有十四种功用。像地、水、火、风、色、声、香、味、触及眼等五根,都属于色法的聚,凝结起来构成物质的形状叫色聚。
    但是“意所行色”除外。譬如“法处所摄色”,也就是“意所行色”。那个是法触意境上所呈现的色。懂了这个,才晓得人死了以后,灵魂一样有世界,下地狱一样也觉得痛苦,地狱是假的,可是照样会痛苦。

    12、不定和定
    1)五识所呈现的状态,我们错认为是得定,那个状态不是定,不要搞错了。比如眼睛看到光啦,耳朵听到啥声音啦,念咒啦
    2)定有一个条件:就是轻安。如果有身体感受在,就不是得定。真得定了,坐着觉似腾空,就是那么轻安,这只是比方。三脉七轮都通透了,身体才会发生轻安。
    我们搞了半天,还跟着感受在那边开运动会,弥勒菩萨说,这是被欲界的习惯困住了。欲界的习惯很多:色声香味触法,贪瞋痴慢疑,财色名食睡都是。
    3)“心一境性”是基本的定境界,但是不一定达到轻安。欲界中,心一境性可以做得到,可是没有轻安来滋润它的话,身体僵硬在那里。弥勒菩萨说,这不是真正的定境。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