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话题内容不能为空。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0945
    何小青
    参与者

    ◆ 第二十七讲总结

    这一讲特别落地。从知觉部分入手修持最好,那到底该怎么修?必须要有所缘!如何去所缘?要坚定,要不要被感觉拉走。但假想容易产生魔境,要认识什么是魔境。如何是所缘灵明清净的一知?这一知到底是什么?六根的漏和打通任脉。

    1、初步这一知

    1)知道自己在散乱、在昏沉的那一知,不属于散乱,也不是属于昏沉,要保持着那一知。
    2)我们现在活着的这一知,灵明清净的这一知,就是靠我们这个色身、四大、五蕴在绝对健康状态里头形成的。
    3)如果四大、五蕴毁坏了以后,离开这个生理,离开这个物理世界后,这一清净、灵明的知依旧存在,但如何证明,是个重大的问题。
    4)我们现在活着的这一知,灵明清净的这一知,是第六意识清净面,而非究竟的。换句话说,这一知在唯识中属于“思”的方面。这一知,我们在静定中,有个清净灵明的这一知,昏沉来,知昏沉;散乱来,知散乱;烦恼来,知烦恼。
    这一知在《楞严经》上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
    5)初步这一知,是第六意识造成的,非究竟。
    但是,知道这一知,而不执着这一知,就是究竟。
    讲这一知非究竟是对小乘而言;
    讲这一知是究竟,是对大乘菩萨而言。
    讲这一知即是无明,是对凡夫而言;
    讲知与不知都无所谓,是对大觉、大正菩提而言。

    2、修持要有成就,必须要有所缘

    1)两条腿一盘好,第一念之间,没有特别刻意去做工夫,比较清净的这个阶段。我们把它分成两个部分来讲:一部分是知觉的,一部分是感觉的。知觉的状态偏向于精神、思想;感觉的状态则偏向于身体。
    2)从知觉部分入手修持会更好。就是知觉部分,就是把第六意识知觉部分,缘在一点上面。
    3)要先建立所缘。
    唯识叫“作意”,天台宗叫“假观”。
    首先就要把我们第六意识这一知,自己假造一个所缘境界,先假造一个能把握住、能抓得住的事物或境界。
    念佛号也好、观想也好,这都是作意,造一个所缘。
    乃至学禅人的参话头也好,甚而完全达到三际托空的境界,统统都是第六意识在作意。在第六意识中,自己认为这是清净,这是空。连天台宗的止观听息,或观音耳根法门等等,这些所有的方法,综合起来,都是唯识学五遍行的“作意”。
    意识中原本没有,而去假立的一个东西,这种假立的方法,就产生了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
    4)止观,也就是定慧。
    先求止,你必须要把第六意识这一“知”,拴在一个缘上,求到止。
    假如你观想阿弥陀佛,或者观音菩萨,任选一尊,如果观不起来,可观想佛印堂前面这一点亮光,或者顶上一个圆光,或胸口的卍字,先抓住一点,这是假立。
    5)修持步骤
    第一,照静坐的姿势,把身体坐好。
    第二,训练自己把自己的意识,所有的思想习惯都排除了。排除得一干二净(这句话讲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很难)。排除了也好,排除不了也好。
    第三,意识构想一个东西,当然最好是想佛像,想光明点,想象一个东西摆在前面或者上头,永远不动。
    你只要想一个佛,或者观想一个日轮,或观想一个星光,只有这一缘,一念万年,万年一念,这才叫作得止、得定。没有经过这样的修持,你佛法讲得如同释迦牟尼佛一模一样,也是没有用的。抵不住生死,也脱不了轮回,不能超凡入圣。
    6) 学禅宗的人悟道后,如果不懂意生身,是没有用的。悟了那个空的境界,不知道工夫修持,不证意生身,你那个悟到的空性,一点用也没有。所以必须要找个所缘。
    7)因为这一所缘当中,就包括了三止三观。
    先是这一念无中生有,观起来是假观,就是作意。
    把它观成了以后,身心忘了以后,再把自己造作的所缘空掉,就是“空观”。那个空就不是我们现在意识所想象的空,因为我们现在意识想象的空,离不开脑子心理所造作的空。到空观现前,放下万缘的空,才是真正的空。
    然后要空就空,要有就有,再把它翻过来,空有双融。在学理上叫作“中观”;在道理上叫作能真空,能妙有;在修证上就是法、报、化三身成就,变化无量。总之,非经过这个修持不可。

    3、必须坚定于所缘

    1)不管你缘在哪里,马上有个现实问题会来,就是你的知觉始终被一个东西拉住,也就是感受,被那个受阴所发起的感觉拉住了。
    2)我们盘起腿来,都在搞身体的感觉,腰发酸,腿发麻;再高明一点,觉得这时清清净净;这清净也是感觉上发出来的。
    我们多半被感觉拉着走,打坐坐在那里忙得很,开道家的研究会,开密宗气脉的研究会,然后自己还要加上注解,加上自己的幻想,把自己的幻想又加上注解,而且把这个当成工夫。真讲修持,要严格检查自己的这种心念,大家要注意。
    3)你必须坚定于所缘,不被气脉的感觉牵走,身上有一点感觉反应,要统统不理,这个地方就要靠智慧解脱了。
    真达到不受感受的牵制,真能不理这个感受时,真气脉就来了。这时候,道家所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道理,同弥勒菩萨《现观庄严论》一样,凡夫有凡夫的四加行,声闻有声闻的四加行,缘觉菩萨有缘觉菩萨的四加行。
    4)散乱、昏沉来了就知道;没有散乱、没有昏沉也需要知道,永远保持这个,就是我们的所缘境界,但是我们做不到。
    5)坐在那里走空心静坐的路子,往往知也知道,清净呢,好像也清净,昏沉也在昏沉,头昏昏的,里头的妄想也在打,虽没有大妄想,小小的妄想来来去去,永远断不了。所以你在那里坐一万年,不是在修行修道,只能算是凡夫修养的一种静坐法而已,不算修持,这点要注意。
    6)我们对于打坐无所成的人,有个结论,就是他们第六意识作意的所缘境界,始终没有达到专一,所以初步都不能成功,初禅都达不到。
    7)不要以为能静坐几个钟头,气脉也有一点反应,就算是什么成功,没有用的,靠不住的,到了生死关头时,你一定会后悔,因为这个靠不住,靠生理来的不是道,生理机能一衰败就没有了。

    4、假想产生的魔境
    1)在修持做工夫时,必须要专一于所缘境界,也就是我们的心理状况要有个假想。不过,这个假想也很麻烦,所以我多半劝人不用假想,上座就保持自己灵明觉知。因为用假想容易发生毛病(千万不要注意下丹田,女人注意下丹田容易引起血崩,男人容易遗精),假想往往会配合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很多幻境。幻境就是魔境,看到什么光,听到什么声音,闻到什么味道等等都来了。
    2)这许多幻境哪里来的?任何一个幻境,都是我们阿赖耶识下意识里存在的观念所造成,自己并不知道。幻境每个人不同,因为各人所带来的阿赖耶识种子不同的缘故。
    3)实际上都是我们下意识里的鬼名堂,自己很难检查得出来。普通心理学所讲的下意识,即唯识学第六意识的一部分,第七识及第八识不能用下意识代表。真有般若智慧的人,一有了幻境就检查得出,知道是自己下意识里头出来的,没有其他。所以龙树菩萨的《中论》不能不看:“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
    共生就是讲因缘,佛法处处讲因缘,《楞严经》上说:“本非因缘,非自然性。”诸法不自生,就是非由一股自然力而来;也不是另外有个主宰。佛法的最高原理就是:无主宰,非自然。这些都属于见地方面,也同修持有关系。

    5、所缘灵明清净的一知
    1)第一刹那那一知,就是了。这也是所缘,要永远保持这一念,中间不落于昏沉杂念思想中,就保持这一知。
    2)但如果还一直念着,我要保持这一知,那就又过头了。那一知就成了妄念。
    3)所以,“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我们知道这一知清净,清净以后就不理了,就过去了,不就对了吗?如果还一直念着清净这一知,就又不对了。
    4)这样保持以后,生理是必然起变化的

    6、不漏
    1)不漏的范围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我们一天到晚都在漏,眼睛看,耳朵听,六根都在漏。五浊恶世中,现代人的“命浊”最糟糕。老子讲的一句话很有道理,“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
    2)身根的漏,最重要的就是漏丹。我们修道为什么不能得定,性的问题过不了关,所以不能得定。《楞严经》再三强调,淫根不断,如要得定,犹如“蒸砂成饭”,怎么能成功呢?
    3)意识上有性的欲念以后,就有各种漏丹的后果。一般这个漏,只是指身漏。实际上,六根都在漏。但真要断淫根,一定要到四禅定才能够断。
    4)所以大家打坐,从头顶到手指尖,每一根神经都没有得乐,就是因为精不满的关系,都因为是有漏之因的关系。我们打起坐来,生理不能舒畅,心理不能清净,念头不能专一,不能真得定,都因为有漏的关系。

    7、打通任脉
    1)我们打坐有时很清净,是因为六根都收摄了,少漏一点,自然就好一点,慢慢多坐,做到不漏,生理自然起变化。见《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但这本书只讲督脉,没讲任脉。任脉是自律神经部分,包括五脏六腑部分,任脉若通了的话,中脉也就通了,任脉是比督脉还难通的。
    2)五脏六腑部分,是属于任脉的范围,每个机能都要把它换过来。所以道家说“脱胎换骨”,这句话不是骗人的。真到了任脉起变化,五脏六腑等于换了个位子。如果见地道理不清楚,会吓死的,这也是唯心的作用。佛经上讲脉解心开,确有此事。
    3)任脉通了以后,当然,所缘的观想还是在定境中,这个知觉定境界,同我们生理上的变化没有关系,这时才会懂得解脱。
    4)假定这时因生理上的各种变化,我们当场死了,我们那个灵明觉知照见自己变化的,正如《心经》所说:“照见五蕴皆空”,无所谓了,要死就死,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只要把定的境界保持着,等任脉完全打通了以后,就可以达到真正的初禅。
    5)我们的身体吊在这里,是多余的。实际上,我们真正的生命,是和这个宇宙,这个法界,这个太空合一,是永远存在的。这个身体,只是生命第三重投影在这个世界。
    6)这些属于感觉方面的修持,生理、四大的变化,是一步一步固定的工夫。注意!那个执着在所缘境界上的知,始终不动,生理上的变化,才自然源源而来。
    7)不过,多半的人过不了这许多关,尤其是现代人,有一点难受就害怕了。比如胃像麻袋一样抽拢来,那感觉真不好受。这时,心理上空灵的定境没有变,生理才会起变化,重点在这里。如果那时定境没有了,气脉就不会通,病也不会好,两者要分开才会解脱。
    8)胃上不空,喉轮不通。喉咙、食道不空,想断妄念、断烦恼是做不到的。所以密宗说,由喉轮到心轮这一部分真正打通的人,可以没有妄念,因为起不了妄念了,生理与心理是互为因果的。
    9)胃气走通了,“正位居体”,也就是孟子所谓“浩然之气,充塞于天地之间”,这是真真实实的境界。
    10)当然,任脉通没有这么简单,修行是苦行。道家有个名词叫“焚修”,修行者称“炼师”,硬是像在火中锻炼一样。不修苦行过来,不是真实做工夫,那种修行只是七零八落,支离破碎,永远不会成功,永远不会证果。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