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话题内容不能为空。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1244
    xiuxiu
    参与者

    《孟子旁通》Day1-4摘记

    一、前言
    ① 真际无方,本自不迷。如果逐物迷方,必然会千回百迭,永远在纷纭混乱中忙的团团而转,失落本位而不知其所适从。
    ② “他山之石,可以攻错”乞求外来文明自济困溺势所难免,然须知机知时反求诸己,唤醒国魂,洗心革面以求自立自强之道。

    二、讲在前面
    ① 无论考不考功名,文章要做的好,便要熟读《孟子》。什么“唐宋八大家”的文章、韩愈啊!柳宗元啊!苏东坡啊!他们都是从《孟子》的文章里钻出来,才有那样伟大的成就。

    三、春秋无义战
    ① 孟子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春秋战国五百多年侵略吞并的紊乱时期,是我们民族最痛苦的阶段,却也是百家争鸣、诸子挺秀的时代,为后世奠定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基础。孔子晚年系统整理了中国文化宝典,删《诗》《书》,订《礼》《乐》,著《春秋》——记述了东周以来两百多年的政治、社会、军事、经济、教育等变乱的前因后果。他说春秋时代几百年的战争,都是没有道理的(春秋无义战)。由于文化思想的衰落,人们眼光的短视,重视现实而忽略了文化发展中的因果,不注意小小的坏事和马虎,久而久之便造成一个时代的大紊乱。
    ② 在那样现实的时代环境中,孟子始终为人伦正义、传统文化的道德政治,奔走呼号,不受时代环境的影响而有丝毫转变。

    四、司马迁编撰手法中的孟子
    ① 《史记》中,司马迁《孟子荀卿列传》列举了与孟子相同类型的荀子以及相反类型的人物,互相辉映。特别是驺衍,形成强烈对比。(古今中外,许多被后世认为影响千秋万代的人物,在当时都是那么凄凉寂寞。就是因为他在生前不重视短见的唯利是图,对自己、对国家天下事,都以如此人品风格来为人处世。)

    五、驺衍和孟子的强烈对比
    ① 现实荣华与千古盛名的对照?
    ② 人活在世间,就要生存,慢慢的,不知不觉就会重视现实……可极少数人却始终漠视现实,为崇高的理想努力,放弃自我为天下人着想……因此也受到人们超越的崇敬,称他为“圣人”了。

    六、处世的哲学问题
    商汤伊尹先为厨师后当辅相,春秋末期百里奚先帮人喂牛后当辅相,荀子与孟子有同样理想,但处世方式同中有异,晚年到南方楚国当了兰陵令,后世发展为世家大族。
    人生遭遇,有幸与不幸,虽曰人事,岂非天命哉?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七、苏秦与孟子的时代
    八、秦皇霸业的蓝图
    ① 苏秦第一次见到秦惠王,针对当时的现状,特别强调他自己的军国思想和战争理论。无奈却不合时宜。
    ② 南师认为凡是现代的国民,很有必要以孔孟的王道政治为治事、立身、立国的中心,以《战国策》、《孙子兵法》等为应变、适变、拨乱反正的运用之学。

    九、苏秦的还乡
    “赢滕履硚,负书担橐,形容枯槁,面目犁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紝,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

    十、千古人情的嘴脸
    韩信的器度、刘邦的遭遇……古今中外的人情常态;孟母的教育……。

    十一、苏秦成功的秘诀(《阴符经》;头悬梁、锥刺股)
    十二、王霸互用的失败
    十三、《阴符经》的启示——世界上不管哪一门学问,必须要从读书求知识,受教育而建立基础。但吸收知识经验后,必须自己能够消化、加以发挥,产生出你自己的见解,才是构成学问的最主要因素。苏秦再度出山,便是由书呆子的蜕化而成功的。
    十四、图取个人权力
    对于凡夫与圣人的定义:在现实的人生中,只为自己一身的动机而图取功名富贵的谋身者,便是凡夫。在现实人生中, 如不为自己一身而谋,舍生取义,只为忧世忧人而谋国、谋天下者,便是圣人。
    十五、佩六国相印的显赫时期
    苏秦对当时时代贡献的功绩在于使得当时战事连绵的天下时局,一直安定和平的过了二十多年。
    十六、苏秦的书生本色
    孔孟一系的儒家圣哲们,一开始发心立志便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各大宗教教主们的救世淑世主义,其他如道家的隐士们,那种遗世独立的情操,又是另一种人生类型的风格。因此,我们在现实的人生社会里,必须有独立不倚的澡雪精神,才能挺拔在“位高金多”的俗世中。
    十七、苏秦的义利之辩
    十八、生死之谜(神话传说苏秦功成身退,归隐学道去了……)
    十九、经史合参——“经”即孟子七篇的本经。“史”即孟子所处时代约略可知的史料。
    二十、梁惠王的先世(梁惠王即魏惠王)
    二十一、商鞅和梁惠王
    商鞅本为魏惠王辅相公孙痤的门下,后投奔秦国,变法图强,战胜魏国,使之割让河西之地求和,才逼得魏惠王迁都大梁。孟子见梁惠王是其最难受的阶段,也有迫不及待求才若渴的意图。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