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话题内容不能为空。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1630
    何小青
    参与者

    2024/3/8 读《公孙丑》篇,读到「言语相法」之前。

    南师说《孟子》全书最重要的就是《公孙丑》这篇。这篇的重点,就是“内圣外王”的修养方法——是充实自己内在的学问、修养朝圣贤的道路上走,从事济世救人的大业。这就是古代所标榜的“圣贤之路”。

    1、再谈孟子的不动心。
    “不动心”这三个字,后世道家、佛家以及宋明的理学家都把它引用到内心修养工夫上去,成为“不起分别”、“无妄念”的同义语,作为身心达到“道”的最高境界的修养,并且认为是念头丝毫都不动的一段形而上的工夫。
    但孟子的“不动心”,重点在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对人类社会中的名利、荣誉、权势以及物质不动心
    真正的“不动心”是什么样子呢?孟子举出两种典型。
    一种是属于外型的“不动心”。
    另一种是真正的不动心,他认为要像曾子那样,中心要有所主,也就是所谓的“守约”,内心要有所守。
    所谓“守约”,是心中自有所守,有个定境,有个东西。因此要“约”,约住一个东西,管束一个观念,照顾住一点灵明。
    照佛学原理说来,就要“系心一缘”,把所有纷杂的思绪集中到一点,这就是“守约”。

    2、修养原理
    在中国文化中,谈心气合一的修养工夫是孟子特别提出来的。
    孟子提出七个字的修养原理,“持其志,无暴其气”,
    “志至焉,气次焉”,是理论上的大原则
    “持其志,无暴其气”,是实际修养方法的层次。这不仅是儒家养心的要领,同时也包括了佛家、道家做工夫的原则。
    “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心理与生理是相互影响的。意志专一了以后,可以引动并指挥生命内部气机的作用。反过来,由于气的冲动,而后影响了心绪的浮动。

    3、学术思想阶段
    春秋战国之后,中国文化是儒、墨、道三家的天下,严格说来,道家是最古老的。
    到了汉朝佛教传入以后,文化结构变成儒、佛、道三大主流,而且由三大“家”变成三大“教”。
    儒家到了唐末还没有正式变成儒教,经过了唐、五代,一共四五百年的酝酿、转化,直到宋朝,才真正变成了儒教的典型,这是因为理学家的原故。中国文化在宋朝初期那个阶段,走入一个新潮派的学术思想——理学,反对佛家以及道家。但事实上,宋明理学家应该说是“外儒内禅”,外面打着儒家的招牌,喊着儒家的口号,但内在修养、工夫却非禅即道。
    而在隋、唐、五代时,整个思想、学术界都是禅宗的天下。

    4、浩然之气
    南师指出文天祥那首名垂千古的《正气歌》,对于孟子的“浩然之气”了解得最为深刻,不但说出了孔孟的心法,更把佛家道家的精神也表现出来了。

    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活着,就有这股浩然正气,这是生命本有的,只要肯下工夫,每个人都能够由博地凡夫,修养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孟子这里对这个气就有几层解释:
    第一,“至大至刚”,是形容词。
    第二,“配义与道”,说明气与精神合一,也就是心物一元,与“义”有关
    。第三,和形而上的至理是合一的,与逻辑上的至理也是合一的,也就是与思想上无思无虑的最高境界是合一的,属于“道”。

    演变到了后世,就产生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这一套修道的体系,这在理论上是可以做到的。由我们现有的生命能,经修炼之后,再产生一个自己新的生命能。这个新生命可以出神入化,不受时空的影响,可以与天地同根,与日月同寿,与万物一体,成为神仙,而长生不老了。

    在人类文化中,中国文化的这种炼气思想是非常特殊的,可以说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只有中国文化看生的一面,谈生生不息,看世界有如站在高山顶上面对初升朝阳,在一片光明中看世界,真是生生不息。

    佛家止观法门。
    密宗的修气、修脉、修明点、修拙火,所谓打通三脉七轮为修行成佛的必须过程。
    至于现在印度的瑜珈术中修“身瑜珈”的一派,根本完全是讲究炼气。
    许多有关谈炼气的学术和方法都直接或间接地和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有互相关联之处。

    所谓“浩然之气”
    静态方面: 和心念合而为一,心静到极点,气也充满到极点。所以打坐做工夫可以祛病延年,心念空一分,气就多充满一分,心念全空,气则充满了,这就是“浩然之气”。
    动态方面:这“浩然之气”是至大至刚的,发挥作用出来,就是配合不动心的大勇、大智、大仁。对于仁、义、礼、智、信的真理认清和确定之后,绝不动摇,甚至牺牲生命也绝不改变。

    孟子讲养气的方法,“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是解释前面所说的“直养而无害”。怎样直养呢?
    1)、“必有事焉”。就是心里要有个东西,心中要有所守。各宗各派修养的方法,譬如念佛、持咒、修气、看光、观想、祈祷等各种法门,实际上都是因为此心不能定,只好想个法子把它拴住,就各人的喜好习惯各自找个东西把自己给拴起来。所以《大学》上说要“知止”,先求“止”,止于一念,止于一个东西。这个原理也就是“必有事焉”,不然心就静不下来。我们想要心静下来、气定下来,就是把这一件事始终挂在心上,不要忘了这件事。
    2)、勿正。
    3)、勿忘。
    4)、勿助长也
    就好比佛家《心经》上的两句话“不增”、“不减”。因为你的心志已经在静、在定、在养气、在养心了,已经有事,不需要另外更加一事。如果另外再想办法去帮助它,反而有害,莫要“揠苗助长”。

    修心养性,是天机活泼泼的,永远是生机蓬勃的。
    儒家标榜“存心养性”,佛家主张“明心见性”,道家提倡“修心炼性”,实际上目的是一个,都是养心的工夫。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