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啼歸
重建纪实
申請共住
交通攻略
南師與洞山
洞下之風
曹洞宗门
寺院歷史
洞山理念
洞山佛像
建築規劃
洞山景點
睹影悟道
新闻汇总
成果展示
多元文化
佛法珠璣
山裡人家
生活剪影
四季風光
學習心得
文件下載
普利行願
義工招募
洞山普利禅寺-曹洞宗祖庭 › 论坛 ›
2024.3.11 閱讀《孟子旁通》333/622 一.其遊說諸侯。見尊禮如此。豈與仲尼菜色陳蔡。孟軻困於齊梁同乎。故武王以仁義伐紂而王。伯夷餓不食廚粟。衛靈公問陳。而孔子不答。梁惠王謀欲攻趙。孟軻稱大王去邠。此豈有意阿世俗苟合而已哉。持方枘欲內圓鑿。其能入乎。 或曰。伊尹負鼎而勉湯以王。百里奚飯牛車下而穆公用霸。作先合。然後引之大道。鄒衍其言雖不軌。倘亦有牛鼎之意乎(《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二.孔子。孟子他們 並不是不懂得怎樣去阿世苟合。向時代風氣妥協。為了自己本身的現實利益。隨便去迎合別人的意見。實在是非不能也。是不肯為也。所以寧可為真理正義窮困受苦。也不願苟且現實。追求那些功名富貴。 因此。他們所講的那些天理人倫。政治道德的理想。對於現實社會。就好比那一下方形的塞子。要把它放進一個圓形的孔中一樣。彼此都是格格不入的。那裡能夠達到救世濟人的目的呢。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