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啼歸
重建纪实
申請共住
交通攻略
南師與洞山
洞下之風
曹洞宗门
寺院歷史
洞山理念
洞山佛像
建築規劃
洞山景點
睹影悟道
新闻汇总
成果展示
多元文化
佛法珠璣
山裡人家
生活剪影
四季風光
學習心得
文件下載
普利行願
義工招募
洞山普利禅寺-曹洞宗祖庭 › 论坛 ›
《上山和下山,一路看孟子》 整整7周看完孟子七篇。今天是第49天,天气晴好,决定登山看《孟子与离娄》最后几十页。把书、香蕉分别用塑料袋装好放入布袋后,徒步登山了。 在山脚,路人还比较多,个别人还开机放世事新闻听。不理路人,打开书本,一路慢走,一路看书。在人间,看讲人乘的书籍,倒也适合。 登山到半山腰时,已无路人,鸟语花香,路边偶尔跑出一个小的爬行动物。感觉已不在红尘中,老庄的离世觉悟在心中渐渐升起。此时看儒家孟子书籍,好像多了天道的视角。 登山到近山顶时,一览红尘高楼小。此时,接起了在很多座佛教道场山顶时的清净觉状态。此时看《孟子与离娄》,如同看明末四大高僧以佛教的天人师(佛)的见地解释儒家孔孟的人乘的书籍——蕅益智旭大师注解的孔儒四书《论语点睛》《中庸直指》《大学直指》及《周易禅解》和憨山大师注解三教的书籍(还没看完)。南先生注解孔孟的书籍,与明末四大高僧注解的儒书相比是幸运的。如果活在古代宋元明清朝代,他是不敢这样批评后儒——特别是宋儒错解孔孟原意。他在书中说,如果在古代这样破斥后儒错解孔孟,命都没有了。所以,南先生解孔孟的书籍,非常值得一读。读完后,再去读明末四大高僧注解的孔儒书籍,才会明白四大高僧的难言之隐。 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不再留恋清冷的高处,下山了。执着高深莫测的云雾缭绕的孤峰山顶,会受风寒之湿,住长久了(尤其是潮湿的山洞里),会染上风湿症。在高高峰顶万丈悬崖峭壁处呆久了,容易心气浮、心跳加快、血压高。 下山刚走几步,就看到很多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哈哈哈😁提醒我要看庄子和老子的书籍了。(先把正在看的作者著的《我说参同契》看完,再把《老子他说》未看部分看完,就赶上一起共读先生书籍的同学们的读书进度了)。 下山路,轻松多了。为了减重,还吃了几个香蕉🍌。背袋包裹包袱轻很多了。《孟子与离娄》一书最后几页,在下山路上看完了。前些天下雨,路未完全干燥,所以,下山走路比上山还谨慎小心。以前,在天童禅寺山脚,切身感受了“石头路滑”——穿布鞋在湿滑的石板地滑了一跤。 下到山脚平地,把《孟子与离娄》一书放进塑料袋里,装进布袋,背起,大步向前走! 香蕉皮等等垃圾,就丢到垃圾桶🗑️了。爱护环境。环保从自身做起。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