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啼歸
重建纪实
申請共住
交通攻略
南師與洞山
洞下之風
曹洞宗门
寺院歷史
洞山理念
洞山佛像
建築規劃
洞山景點
睹影悟道
新闻汇总
成果展示
多元文化
佛法珠璣
山裡人家
生活剪影
四季風光
學習心得
文件下載
普利行願
義工招募
洞山普利禅寺-曹洞宗祖庭 › 论坛 ›
今日阅读至P144,——“历代帝制的心法”之前 本段落需要做记录,好好揣摩揣摩的内容: 1、“不仁则辱”,辱就是耻辱,意思就是“如果不行仁政的话,就要招来耻辱。” 2、人的习惯总不肯改变,等想到时,习惯已经使自己受了太多损失。学问之道,就是要变化气质。人往往都很短视,安于现实,珍惜目前,那里放一样东西,明知是一种障碍,可是摆了很久就是不肯挪走。……现在工商社会的商品讲究包装,买了东西,盒子、罐子,美观大方,舍不得丢,积起来一大推,成为美丽的废物。 3、…《满汉升官图》,它标示清代人事官职的遴选制度,也就是德第一、才第二、功第三、良第四、柔第五,这是升迁顺序标准。 4、“经史合参”——意思是“读经书,还必须配合历史,读历史必须配合经书。”“刚日读经,柔日读史”——意思是“心气刚强的时候,这里看不惯、那里看不惯,满腹牢骚,情绪烦闷,这个时候就是“刚日”就要翻看一下经书,看看陶怡性情的哲理。相反的,如果心绪低沉,打不起精神,万般无奈的时候,那就是柔日,就要翻阅历史,激发自己恢宏的志气。”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