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啼歸
重建纪实
申請共住
交通攻略
南師與洞山
洞下之風
曹洞宗门
寺院歷史
洞山理念
洞山佛像
建築規劃
洞山景點
睹影悟道
新闻汇总
成果展示
多元文化
佛法珠璣
山裡人家
生活剪影
四季風光
學習心得
文件下載
普利行願
義工招募
洞山普利禅寺-曹洞宗祖庭 › 论坛 ›
标签: 周报
今日阅读至P177,读完“公孙丑章句上” 今日所阅读的内容,需要增加记忆的内容: 1、扩充四端,南师在本讲义中反复提到“四端”二字,到底是哪四端呢?简单来说就是“仁、义、礼、智”,详细来讲就是“仁的行为是由恻隐之心发端的,义的行为是由羞恶之心发端的,礼的行为是由辞让之心发端的,智的行为是非之心发端的。”所以“扩充四端”就是说“一个人的仁义礼智四种好的行为是由他的四种心理的扩充。” 2、“宅心仁厚”——此处的“宅”是动词,意思是一个人的心要放在纯厚之中。 3、“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不仁不智,于是就无礼无义,像这一类的人,就成为了私心欲望的奴隶了。譬如对一件事情,在理智上由是非善恶的分辨,明知道不可以如此做的,可是情绪一冲动,就这样做了。如果理智抵挡不住这种喜怒哀乐的情绪,那么人就成了这种情绪的奴隶。 4、“人役而耻为你役”——意思是当一个人做了别人的奴隶,又不喜欢被人奴役,就好比一个做弓箭的人体认到弓箭是杀人害人的东西,于心不安。如果有了这种心理,不如马上改变。这就是说,我们在理智上知道不应该做,而情绪上抵抗不住硬是要做的时候,就要拿出最大的勇气来马上转变。知道不应该做,就绝对不去做。 5、“修行容易专志难”——“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反求诸己而已矣。”南老是这样解释的“行仁道的人和射箭一样,拉弓射箭的人起码先要把自己的姿势端正好,然后才把箭射出去。可是当一箭发出去以后,不能射中红心的话,对于比你射的好的人,绝对不可以产生怨恨,要自己反省为什么不能胜过别人。自己好胜、好强,并不算错,但是不能因为别人胜过自己就怨恨别人,而要反求诸己。”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