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啼歸
重建纪实
申請共住
交通攻略
南師與洞山
洞下之風
曹洞宗门
寺院歷史
洞山理念
洞山佛像
建築規劃
洞山景點
睹影悟道
新闻汇总
成果展示
多元文化
佛法珠璣
山裡人家
生活剪影
四季風光
學習心得
文件下載
普利行願
義工招募
洞山普利禅寺-曹洞宗祖庭 › 论坛 ›
今天开始阅读《瑜伽师地论 声闻地讲录》 今天阅读第一讲至P6——“无道伴 无明师 心散乱”之前 主要内容: 1、关于这本书——南老在本文开头就明白告诉大家,一个真正学佛的人,有四本重要的佛学论著要读。两部印度的《大智度论》和《瑜伽师地论》,还有两部中国的,智者大师著的《摩诃止观》,永明寿禅师的《宗镜录》。看来此生还有太多事儿可做了,因为这四部书,我一本都没看过,真好,可以跟着大部队有序的一本一本的读下去了。 2、瑜伽师 心瑜伽 五乘道——《瑜伽师地论》是印度真正宗教的心瑜伽。心瑜伽是心地法门,瑜伽是修心瑜伽有所成就的人,所以称为瑜伽师。按中国人讲的:修行人叫修道,修道成功的人叫做有道之士;修炼瑜伽的人叫瑜伽士,修成就了的人叫瑜伽师。《瑜伽师地论》包括了一切修证,先从做人的人道修起,上去是天道,再上去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这五乘道的修证,都包括在内。 “云何世间一切种清净,当知略有三种:一得三摩地,二三摩的圆满,三三摩地自在……” “三摩地自在”—定境界达到了圆满,就会具足了六种神通,但是三摩地境界自在了没有?没有,因为那是最高境界。也就是说,要进入出世间定,就可以进入出世间定;要入世间定 就可以入世间定。换句话说,禅、净、密,无一法不通,任何的境界都能够“三摩地自在”。 第一天看此书,感觉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