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话题内容不能为空。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3140
    微信用户
    参与者

    今日阅读第五讲
    重点内容摘录:
    1、多疑多惑的人——“疑者,谓于师,于学,于海,及于证中,生惑生疑。”此指五盖中的“疑盖”,对老师,对所学的教理,对老师的训诲,乃至对于自己修证到的境界,认不清,而生出疑惑。“由心如是怀疑惑故,不能趣入勇猛方便正断寂静。”由于这种种的怀疑,就不能得到勇猛方便,由正道断除烦恼,而得到寂静。“断疑生信,绝相超宗,顿忘人法解真空般若味重重,四句融通,福德叹无穷”—即“断疑生信才能入般若,才能证得般若智。才能开悟。”佛法是要从明理修起,这个道理是说,一切众生一生下来就是阿赖耶识带来的善、恶、无记业报等种姓,因无自知之明,就对一切的事都起疑惑。
    2、不正的思维 女性的魅力——男女的爱情和父母的亲情,相是两样,情是一个,转过来的话就是大慈悲。菩提萨埵是觉悟有情,但是有情众生贪图这个情,有情而没有觉悟。世界上一切欲望最殊胜、最妙的境界就是净妙相,如果能离开了染污心,就可以离一切欲,真能离欲则为真僧人。
    3、如何去除贪欲——“问:此贪欲盖,谁为非食。答:有不净相,及于彼相,如理作意,多所修习,以为非食。”
    4、五遍行的潜力——“复次已说安立,当知于此静虑等中,作意所缘,二种差别。”五遍行是唯识学所讲的,我们起心动念之心,是与宇宙物理世界、精神世界连在一起的这个心,不是人体心脏的心。五遍行第一是作意,作意在普通佛学是讲起心动念,作意就是意作,是意念造作出来的,是意识心所造作的。修行成功了,五遍行转过来也就是五方佛,转识成智就成为五方佛性。
    5、作意有很多种——何为“了相作意”?“了相”就是一切“了”。如此作意境界如果是胜果,则为“胜解作意”。
    6、有分别影像的修法“观”——悟后起修,从理上“悟了一切皆空”通了,但未证果(即未真正证到一切皆空这个果)。“有分别影像所缘作意者,谓由此故,修缘分别体境毗钵舍那。无分别影像所缘作意者,谓由此故,修缘分别体境奢摩他。”用有分别影像来修就是修观,修毗钵舍那;用无分别影像来修的,就是修止
    7、为什么观不起来白骨
    8、无分别影像的修法“止”
    9、以止为主修 以观为主修——简单来说就是“止观双修,定中有观,观中有定,就是止观双修”。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