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话题内容不能为空。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3189
    微信用户
    参与者

    今日閱讀第六講
    重點摘錄內容:
    1、修習影像作意的關鍵——“有分別影像作意”及“無分別影像作意”,包括了一切修法。比如念咒,咒子無法註解分別,就是無分別影像作意。譬如《心經》,能夠解釋的“揭諦揭諦”即是自度自度;“波羅羯蒂”即智慧自度到彼岸;“波羅僧揭諦”即度一切眾生;“菩提薩婆訶”即快快大徹大悟,智慧成就到彼岸。懂了咒語的解釋,咒語就變成了“有分別影像作意”。
    2、你得了輕安嗎——寂靜到了極點才可以得到輕安,頭頂發輕是輕安的前相,真正的輕安到了,也就是密宗道家所說的奇經八脈、三脈七輪等,一下子都通了。這時整個的身體,自己覺得像樹葉子在空中飄一樣,都是輕鬆的,沒有任何地方不輕盈、不舒服。一個人得到輕安,並不是修成功哦!也不是脈解心開的境界。
    3、除蓋除結順清淨而得解脫——五蓋的毛病沒有了,心就得解脫。除蓋就是除去“貪嗔癡慢疑一切蓋”,唯有得定,才可以“心得解脫”。修行祇有一條大道,就是修定、修慧,定慧止觀的修持方法,是作意而修,必須要“殷重作意”,才能進步,才能成功。
    4、以苦為師 般舟三昧——隨時都在用功,在修定的時候,一貫下去,很努力地修所有的加行,但不离主要那個修法。意思是“龍銜海珠,遊魚不顧”。
    5、聲聞眾的多种作意——“自然運轉作意者,謂于四時決定作意,一得作意時,二正入已入根本定時,三修現觀時,四正得已得阿羅漢時。”如果用功到了這個階段,有了定力之後,自然作意,則無往而不定,爬山也在定,跑步也在定,運動也在定。
    6、獨覺及菩薩的作意——“即今休去便休去,要待了時无了時”,要放下就放下
    7、修行也要資本——學佛修行需要本錢,本錢就是福德資糧、智慧資糧,沒有資糧修不成的。平常做人做事,一切善行,念念回向菩提,這就是修福德資糧;第二要具備智慧資糧,就是要跟隨善知識,于一切經典教理通達,豁然而貫通,開了智慧。福德、智慧二資糧具備了,然後才開始起修。
    8、如何對付修定的毛病——有些同學很喜歡佛學,不過喜歡聽聽,真要下去修,那就做不到了,這屬於癡性,愚癡無智慧;修行沒有幾天就想家了,一想到親朋好友,心就亂了,這屬於掉舉心,還不屬於散亂心。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