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您的话题内容不能为空。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3313
    微信用户
    参与者

    今日阅读完《离娄章句上》
    这段时间读书进度的确慢,那就感受那个“慢读”的状态吧!
    这一部分重点摘录的内容:
    1、放纵的挑剔——“人不足与适也”,人性是不能让他过于放逸、放纵的,过分的自由就是任性,便成为放纵。如果人性不加以自我修正,不建立道德规范,使其遵守,社会就大乱了;人的行为必得有一个范围,总之,人性是不可以过分自由的;做人的道理,自处与对人,都不可以过分放纵、放任,应该有分寸。“政不足间也”,政治👆则不可以随便挑拨离间。
    2、调和鼎鼐——知识分子的读书目的,就在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能做到这样,才是真正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这才是大人。“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君正则国家太平
    3、怎样看待毁誉之间——不必说现代人难做,古今中外一样是做人难,既然生而为人,虽难也总归要做人的。千万不要上自己人格修养的当!如果人家说你是圣人,你就自以为是圣人,那你就堕落了。人家恭维你,你更应该反省,更要害怕,因为不实际、过分的恭维话是绝对不能听的,恭维你的话是靠不住的,自己想都没有想到那么好,人家的恭维就来了;而诋毁你的话,却常常是求全之故。责备他人,乃至责备古人,不宜过分,不过分就是不求全。
    4、贵耳贱目的故事
    5、聪明不靠耳目——一个人是靠手做事,靠脚走路的,到后来有了耳目就遭了,那是观察小事儿的,小事儿多了头脑就被耳目片了。所以要想帮助别人,千万不要做人家的“耳目”。要想耳聪目明,需靠自己的头脑(只是好多时候自己的头脑也靠不住),而不是靠人“打小报告”,否则是非就随之而来了,反而弄混了自己的头脑。
    6、好为人师——世界上很多人都好为人师,喜欢为别人的事情乱出主意,总觉得自己的意见比别人好,这就是好为人师。人有一个通病,欢喜指责别人的错误,总以为自己的智慧、学识比别人高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具体详情无需赘述,自己心里明白,学会闭嘴为要!切记!切记!切记!)
    7、人才与才人——人才处处有,千古以来才人难寻
    8、朱子的错误——南师主张:读古书不要一味迷信古人的注解。读秦汉以上的书,不可以看秦汉后人的注解,就是读任何一本经书,把它熟读一千遍,熟了以后,它本身的注解就可以体会出来了。如跟在古人的注解,他错了,自己也跟着错,后果可不得了。须知古人是人,我们也是人,古时有圣人,现在也可以有圣人,为什么不立大丈夫之志向呢?
    9、中国的十字架——中国文化,有天地,还有祖先父母与天搭线,所以中国文化才真正构成了十字架。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