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啼歸
重建纪实
申請共住
交通攻略
南師與洞山
洞下之風
曹洞宗门
寺院歷史
洞山理念
洞山佛像
建築規劃
洞山景點
睹影悟道
新闻汇总
成果展示
多元文化
佛法珠璣
山裡人家
生活剪影
四季風光
學習心得
文件下載
普利行願
義工招募
洞山普利禅寺-曹洞宗祖庭 › 论坛 ›
今天看到修证方法“云何无相心三摩地,谓即于彼诸取蕴灭,思维寂静,心住一缘。如经言,无相心三摩地不低不昂,乃至广说。” 作意缘息,作意起就找到这个息,分散精神时只有出入气。风大在身内运行,产生触,意念找那个息?还是制造那个息?使触不生?但息很短暂,呼吸自然起动。 如果这个风是自然无主宰的,那个息也应该是本有的。那这个作意是看着的同时、“照见五蕴皆空”。这是两种状态。 第一种是未起触受时,心缘于息,止,无分别作意。第二种是触受已起,观,审正观察。受是苦,对于痛感不能接受想下坐,是缘于对身体好受时的执取,应记起无常、生离死别的必然。心应接受所有。这时会转回去念息,因"其力未充”,触受已影响了质量,还有很长一段路。 在两种作意练习中,是心力的锻炼,很需要意志力。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