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您的话题内容不能为空。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3515
    微信用户
    参与者

    今日阅读完第十二讲
    摘录主要内容:
    1、拴住你的心 令心内住等住——“令住于内”,不要散乱,这叫“内住”,是初步止。定慧相等就是“等住”。“未能令其等住”,意思是不能使心定慧相等,定在那里,更做不到“遍住”了。“遍住”就是行住坐卧都在定中。
    2、真正的无记业 可怕的无记果——一切众生皆同时具有善、恶、无记的三性。所谓修慧修定就是要去掉无记,无记的原理就是无明,《楞严经》说“圆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无记就是阴暗面,冥顽不灵、浑然不惧的状况,也就是无明。…一个人学什么都不成,看什么书都看不进去,更记不住,统统是无记。所以人一生的行为,行善也好,作恶也好,都在无记中;修定而定不住也是无记,一切都在无记中,在“终日昏昏醉梦间”活了一辈子。
    3、安住近住 更要调顺——“云何安住。谓若此心虽复如是内住、等住,然由失念,于外散乱,复还摄录安置内境,故名安住。”这是讲心路的历程,就是用功过程中的心理状况。就算安心安住这两步工夫做到了,这个境界达到了,不用功就会失念。由于失念,向外散乱,所以随时要有方便把心收回,定在所缘的境界,这才是安住。修行要先调顺自己的心。
    4、寂静再寂静——心静下来就是“寂静”,做到了心不流散,散乱心不流注,这样才叫做寂静。
    5、什么是失念——凡夫之所以为凡夫,因为失去了正念。
    6、专注 等持 任运——专注是心心念念流注在一念
    7、六种力达到心住——“…由六种力,方能成办九种心住…”哪六种力呢?就是听闻力、思维力、忆念力、正知力、精进力、串习力!只有至诚、直心才是道场。真修行,一念正修,身体内部与外面立刻就转了。
    8、四个方法修九住心的定——九住心是修定的工夫,有四种作意的方法。修定的境界就是慧,修止的境界就是观。六祖:“当定之时,慧在定中,当慧之时,定在慧之。”定慧是等持的。
    9、四种方法修观——何为四种毗钵舍那?即哪四种方法呢?就是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思维是光去研究,去想,去参;思择是正知正思正参,参出来对不对,还要自身求证,这是绝对逻辑的逻辑、因明。当你证到了空,还要返照这个空对了没有。修止修观,怎么观?不是用眼睛👀去观,是用心的法眼来观。
    10、什么是正思择——“善巧所缘境界”就是正思择。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