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規啼歸
重建纪实
申請共住
交通攻略
南師與洞山
洞下之風
曹洞宗门
寺院歷史
洞山理念
洞山佛像
建築規劃
洞山景點
睹影悟道
新闻汇总
成果展示
多元文化
佛法珠璣
山裡人家
生活剪影
四季風光
學習心得
文件下載
普利行願
義工招募
洞山普利禅寺-曹洞宗祖庭 › 论坛 ›
7月21日读书总结: 瑜伽师地论和楞伽经讲到修行者种性(根器) ———— 摘录: 《瑜伽师地论》讲到声闻地的种性地,尤其是出家专门修行的人,这个种性更重要,乃至在家要想真正学佛的人,如果没有这个种性,是没有办法培养的。这一生你的许多修行,只能说是种一点善根,拿这一生的行为熏习充实,培养他生来世的种性。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就是阿赖耶识的种子生起现行。
修行的善缘与劣缘
“问:何等名为涅槃法缘,而言阙故,无故,不会遇故,不般涅槃。答:有二种缘。何等为二,一胜二劣。”首先他讲佛的种性,由佛的种性再讲菩萨乘、二乘的种性,然后再说到人天乘,等等。种性的道理在《楞伽经》里讲得也很清楚。换句话说,出家法师们今后收弟子,尤其是收出家弟子,不能随便,非观察他的根器不可,因为种性太重要了。有了前生的种性,还要今生得胜缘,各种条件具备才能修行。 ———— 今日读《瑜伽师地论》百卷原著第二十卷《本地分中修所成地第十二》2页,第二十一卷《本地分中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种性地第一》3页,合5页。对应读《瑜伽师地论·声闻地讲录》对原著以上内容的解释,8页,P19-26/451。 同步每日阅藏1部佛经,阅藏已到第147部佛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