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话题内容不能为空。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16722
    微信用户
    参与者

    快速读完以前学过的《大乘五蕴论》。与这次学习的《大乘广五蕴论》互参。
    五蕴理论对于佛法的禅修实证,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乘五蕴论》依大乘瑜伽行派的教说,简要阐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三科。为法相宗的重要入门书之一。本论列五蕴名目︰(1)色蕴,(2)受蕴,(3)想蕴,(4)行蕴,(5)识蕴。由于小乘萨婆多部将五位七十五法中的有为七十二法分类成五蕴,因此本书将大乘五位百法中的有为九十四法分类为五蕴。色蕴指五根、五境、无表色,受蕴是受心所,想蕴是想心所,行蕴是除受想心所之外的一切心法及不相应行法等六十七法,识蕴是阿赖耶等八识。其次依十二处、十八界,分类为五位百法。
    注释有世亲弟子安慧的《五蕴论分别疏》及唐朝地婆诃罗所译的《大乘广五蕴论》。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