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您的话题内容不能为空。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作者
    帖子
  • #8210
    微信用户
    参与者

    第一品,讲述了法会的由来,佛乞食吃饭休息,佛原来是那么简单普通,和我们一样,没有人侍奉,没有人来捧场。一个伟大的人,向世间播撒精神食粮的人,做的是那么的自然,普通且平凡,仿佛是一个邻家爱干净的老者。虽然第一品仿佛只是一个故事,但是确实集中了佛的身体力行的践行佛法。即使已经是“教主”,他依然没有被荣誉的光环所累。
    我在想,如果我是佛,我能做到吗?我想我做不到,我大概率会迷失在一声声赞美之中,会迷失在人们的恭敬之中,会迷失在名的光环里。怎么着我也要吃点好的,要彰显一下我的成就,要享受一下众星捧月的虚荣。出去乞食,既有地上的泥巴路,又有可能遭受他人的冷眼指点,一想到这些,我可能就退缩了。佛做的很自然,生活的普通平凡,且有次序。这或许就是定在了空性中,名、利一切都没有了,哪怕它们围着自己转,也不会为之所迷。
    第二品,第一个是求学问的态度——须菩提的恭敬,偏袒右肩,右膝着地。以一个真诚的恭敬的态度去求学问,发心诚恳。同样一个经文,有些人用就灵,有些人用就不灵。为什么呢?我觉得这个诚字是关键。现在互联网上有句话叫:真诚+任何东西都是王炸。我们这个世界不缺少聪明才智,缺少的是真诚。第二个是提问的水平,直接问出了善男子善女人,发了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应该定在什么哪里。怎么样降伏自己的心。直接问出了大众的关键问题。在这个提问中,他不是为自己发问,也是为自己发问,替广大众生问出了如何成悟出生命真谛的法门。第三个是,佛的回答,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这是这一品德核心,如果只保留一句话,我觉得应该保留这句话。出家初心不改,成佛有余。
    如果我是须菩提,我有他这么诚吗?我想我也没有,我可能会好面子,当众下跪去向佛祖提问求法,我能做到吗?我想我可能会做不到。其次是提问的内容,我会像须菩提一样,替众生追问吗?大概率不会,因为我有自己的算盘小九九,我可能要问问,我已经是菩萨了,我怎么能更进一步成佛呢!毕竟我还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想法,嘴上说利他利他,真要到了利益众生的时候,我现在真的做不到视众生为子女。夹在了中间,不利益众生于心不忍,自己的私心又在不停的作祟。
    关于初心,我们都在一瞬间有过一个伟大高尚纯粹的想法。保持住,定在这里,就能成佛。我能保持在初心里吗,显然是不能。甚至有时候,都迷失了,忘掉了初心。不忘初心,成佛有余。自己总是想得多,落地的少。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也,自己也就是个半瓶子的水平,咣当咣当的很响,仿佛自己已经满了。
    每当自己想骄傲的时候,一想到自己上乞食于佛、于圣人,下乞食于众生,我就赶忙打消念头。每当自己听不到批评的声音的时候,总会感到惶恐。

正在查看 1 帖子:1-1 (共 1 个帖子)
  • 哎呀,回复话题必需登录。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