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壽昌法系

(一)曹洞宗在江南的支派
明中葉曹洞宗少林法系中高僧輩出。其中有小山禪師法嗣蘊空常忠、幻休常潤等。後者繼主少林法席,前者則將法脈延衍於長江以南,師徒相續,連綿興盛,成為明中葉後曹洞宗的又一大法系。
常忠(1514-1588),字蘊空,建昌府(今屬江西省撫州地區)常氏子。少時習儒,稍長致力研究姚江良知之學。後出遊於鎮江鶴林得季善和尚勸引,膺服佛法,於高度寺剃度出家。一年後,轉至少林寺參學。投小山禪師,久受鉗錘。繼隨小山禪師改住北京宗鏡寺,服勤三載,深得玄理,得印可。為曹洞宗第二十五世。其後南下,返回建昌,起初在一僻處靜修,後至新城(今江西省黎川縣)癝山結茅習禪,長達二十余年。期間,不與閑人接觸,獨與羅汝芳、鄧元錫二人交談性命之學。「間拈《金剛》、《圓覺》,發揮宗門大意,及舉向上事,剖決良知,掃除知解,皆超出情見。」常忠有感於「當嘉隆間,宇內宗風,多以傳習為究竟,」因而「疾時矯弊,誌欲匡經投至門下,始說法傳徒、傾心調教,盡囊而付,使無明慧經成為繼其之後的一代宗師。
慧經(1548-1618),字無明,崇仁(今屬江西省)裴氏子。少時聰穎,九歲入鄉校,即問浩然之氣是什麽。十七歲棄筆墨,二十一歲偶讀《金剛經》,如獲故物,由是斷葷酒決誌出家。不久,來到癝山禮常忠禪師,執侍三載,知有教外別傳之旨。於是,轉往峨峰(在今江西省黎川縣)結廬潛修三年。一日,聞僧問:「如何是道?」答曰:「大好山」,因而疑情頓發。八月中的一天因掘石忽裂而大悟,作偈曰:「欲參無上菩提道,急急疏通大好山。知道始知山不好,翻身跳出祖師關。」數日後返回癝山,將此偈呈常忠,遂得薙發受具足戒,許入室。得印可,為曹洞宗第二十六世。萬歷二十二年(1594),得一同參相勸,「豈以一隅而小天下乎」,即外出參學,禮少林祖塔,登五臺山得遇瑞峰禪師,獲器重。又於京都訪雲棲、達觀等老宿。南還,入寶方寺(今在江西省南城縣,系曹山本寂禪師卓錫別院),數年之中,苦心經營,重建禪堂,天王殿等。繼入住新城壽昌寺(在今江西省黎川縣),駐錫十多年,百廢俱興,雄姿再現。又建別庵下院二十余所,法筵盛開,高唱曹洞五位君臣之義,坐下隨喜者數百人。對習禪,慧經承師傳,反對講習評唱,對學人無須鉆研公案、機語。主張「參禪者須得禪源底要妙,方有話頭分。」認為機語「無來由,沒格式,但應機便用,實無有鋪排著量之言。」慧經還教誨學人:「參學之士,道眼未明,但當看個話頭,要立個堅固誌,如一人興萬人敵,安其放意,殺出方了。如是最是省力,不須念經。不須拜指,不須坐禪,不須學文字,不須求講解,不須評公案,不須受皈戒,不須苦行,不須安閑,於一切處只見有話頭明白,不見於一切處。」主法壽昌寺的數十年間,慧經潛心修寺,「足跡不履城隍,竿牘不近豪右,日惟隨眾作務,眾未及田,師(指慧經)已荷钁先至,雖櫛風沐雨,亦無倦意。」萬歷四十六年(1618)正月,圓寂於壽昌寺內,塔葬寺側山旁。在住持壽昌寺的十余年中,法筵廣開,法嗣有博山元來、晦臺元鏡、壽昌元謐、鼓山元賢等,皆成為明末著名的曹洞宗師,繼而形成壽昌一系。慧經為其法嗣徒眾制訂二十八字派,即:
慧圓道大興慈濟  悟本傳燈繼祖光
性海洞朗彰法忽  廣弘行願證真常
其門徒代相傳承,直至清代末年。對於慧經中興曹洞偉績世人評價甚高:「壽昌當宗風寥絕之時,觸心荊棘,狐貍作崇,其建立宗旨也特難,乃參悟既與德山、臨濟同堂, 而操履又與百丈、趙州共路。」
元來(1575-1630),字大艤,號無異,舒城(今屬安徽省)沙氏子。少時習儒,十六歲於金陵(今江蘇南京)瓦楞寺(一說瓦棺寺)聽講《法華經》而向佛。後到五臺山,投靜安通和尚出家,習修天臺止觀。五年後,慕名至峨峰(在今江西省黎川縣)擬參慧經禪師,見其貌似農人,遂未停留便去福建白雲峰誅茅潛修三年,初得證悟。返壽昌寺,受慧經之囑,苦參深究「看藏身沒縱跡」之話頭,後見人上樹而大悟,得印可,授以心法,為曹洞宗第二十七世。此後,受師命為首座。次年,至鵝湖寺(在今江西省鉛山縣)訪祩宏和尚弟子超華心和尚,受「菩薩毗尼」。期間,三次請益於祩宏和尚,獲贈「演暢真乘」之囑。後,隱居於信州(今江西省上饒)西巖祖印院。萬歷三十年(1602),主博山能仁禪寺(今屬江西省廣豐縣)法席。入院之初,見故德韶國師道場荒廢日久,於是「誅茅為屋,僅足容膝,而禪律並行,蹶然興起。」至寺宇大體恢復之時,又改往福建,先後住建州董巖、仰山。天啟七年(1627),入主福州鼓山湧泉寺。此時的湧泉寺,自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二月遭回祿之災以來,仍破敗不堪。元來率眾奮力振興,立規飭繩,四眾翕然。苦心經營至初見規模時,元來將其交徒住持,自己改往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天界寺。不久返回再主博山法席。二度主法博山,力弘曹洞法門,禪律並行,禪教兼重,並有所創新。首先,元來主張「參禪須要立得心真,便頭正尾正,其間亦不顛倒。禪人若能以此持之以恒,方可修成正果。」認為禪人參學,有三種歧路要防止誤入。其一是:「擔佛傍家走,乃至求佛、求法、求禪、求道、求玄、求妙等,隨處擔一擔子,通身都是佛法,如龜負圖,自取喪身之兆,鳳縈金綱,趨霄漢以何期。」其二是:「自作主宰,謂有甚佛可求,甚禪可參,甚道可學,只剝得凈潔無依,謂是自己受用。」其三則是:「起世間貪癡罪,雖重猶輕;若將半潔之處謂之參學極則,此為最重,世間無有與等者!」而要防止誤入歧途,禪人則更要識得病根始得。「第一,不得講時算日。第二、不得敲冰洗澡。第三,不得圍爐向火。第四,不得暗裏偷光。第五,不得開眼作夢。第六,不得觸樹迷封。第七,不得逆風把舵。第八,不得易短為長。第九,不得傷風露骨。第十,不得釘椿搖櫓。第十一,不得步步登高。第十二,不得從空放下。」只有斷此十二種病根,總能得悟;只有認真能究話頭,總是正道。同時,元來也不以參究話頭而排除其他,主張在參究話頭的同時深入經藏,「夫為學者,凡經律論三藏大小偏圓,靡不遍涉。」其次,元來主張「禪教融通」。認為「宗、教殊途,皆歸一致;都城趨入,遲速不同。」以宗抑教,或是以教抑宗,「即是魔人」!宗與教非水火不容,兩者之間「宗乃教之綱,教乃宗之目,舉一綱則眾目張」。再次,元來在教誨學人認真參禪的同時,主張融會禪凈。在他看來,「禪、凈無二」。「禪、凈二門,非別立標幟。」因為「說凈土亦得,說禪亦得;說凈土即禪,禪即凈土亦得。」而初進者不可會通,「當求一門深入,」總不至於顧此失彼。這樣,元來以其獨到的禪修,奮力振興祖庭,聲名大振、「弟子益進,朔即燕都,南盡交趾,望風而至者歲以千計。」其門徒甚眾,如長慶道獨、雪磵道奉、古航道舟、瀛山智暗,皆成為明末至清代曹洞宗大師,弘法於贛、粵、浙、閩等處,後人稱之為慧經禪師壽昌一支的博山法系。此系的法派輩份,乃循元來禪師親自制訂,即:
元道弘傳一  忞光照普通
祖師隆法眼  永播壽昌宗
博山法系遵此立法號,代相延承,傳至清末。元來禪師雖於明崇禎三年(1630)圓寂於博山能仁禪寺,其法脈興盛,名聲遠播。有《無異元來禪師廣錄》三十五卷、《博山無異大師語錄集要》六卷等流傳。
道獨(1599-1660),字宗寶,號空隱,廣東南海陸氏子。自幼顯善慧,鐘情於三寶之物。稍長得《六祖壇經》讀頌而益加崇佛。十六歲結茅潛修於歸龍山,一住近十載,二十九歲,遊訪至博山,禮元來禪師,獲印可,傳曹洞法脈為第二十八世。後,住長慶寺(在今江西廬山),二年後,往羅浮山華首臺,繼遷福建雁湖寺。明亡之後,返粵中,駐錫海幢寺,寂於寺內。有《空隱集》、《宗寶法語》等傳世。法嗣有祖心函可、瞎堂函顯、木人弘贊等人。
函可(1611-1659),字祖心,號剩人,廣東博羅韓氏子。本出身於官宦世家,父曰纘,官至禮部尚書。可自幼習儒,卻無意功名。父歿後,即投廬山長慶寺道獨和尚出家,久得印可,明崇禎年間(1628-1644)末,入金陵(今江蘇南京)迎請《藏經》,掛單於棲霞寺,時值清兵攻占金陵,洪承疇旨要函可前去面談,可拒之並以詩相諷譏,疇怒請誅可。可雖未被誅,卻在遭酷刑之後奉朝旨遷往遼陽千山朝陽寺。在千山,可力弘禪法,聚譴謫明臣結「冰天詩社。」出家眾有五至七百緊隨左右。盡管遭此處罰,可仍於艱難之中力建佛寺。世人譽之一生「七坐道場,全提直指,絕塞罕聞,稱佛出世。」圓寂後,有《剩人禪師語錄》傳世。
函昰(1608-1685),字麗中,法號天然。祖籍廣東南雄,後遷至番禺。俗姓曾,譜名起莘,號瞎堂,少習儒典,明崇禎六年(1633)中舉,後赴京應試路過廬山,偶參道獨和尚,初聞佛法,頗契入。崇禎十二年(1639)冬,棄仕至廬山歸宗寺投道獨和尚。次年隨道獨和尚遷住廣東羅浮山華首臺,潛心禪修,努力精進,久得印可,傳曹洞宗法券,為第二十九世,不久,俗世全家父母妻兒弟弟媳婦等俱入空門。崇禎十五年(1642),改錫海雲寺,法筵盛開,弟子不下百人。清順治十年(1653),入主廬山棲賢寺,鼎新寺宇,重肅寺規。五年後,古剎面貌一新,昰卻功成而退,回住廣東羅浮山華首臺。後改住廣州海幢寺、丹霞山別傳寺等處。康熙二十年(1681)應南康府(今江西九江市境)知府廖文英之請,再主廬山歸宗寺法席,道居後,遷住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報恩寺,有《瞎堂詩集》、《楞嚴直指》等傳世。其法嗣影響較大的有起蕓今盌、樂說今辯等數十人。
弘贊(1611-1685),字在慘,號木人,廣東新會人,俗姓朱,相傳為明藩王之後裔。少即習儒,稍長即在本郡法雲寺剃度脫俗,後往廬山參道獨和尚,三載後得印可,授曹洞宗第二十九世。後返粵入主鼎湖山寺。以其通儒精釋工詩文,故有「南明詩僧」之譽。平日多與士人高賢唱和,有《木人剩稿》等傳世。法嗣有圓捷一機等數十人。
道獨和尚所傳此支,至清康熙年間(1662-1722)仍宗門常盛。其中建樹卓著者當推函昰法嗣在南粵與贛北弘法的起蕓今盌、樂說今解、仞今今璧、海雲今湛、梵音今音、性因今釋、石鑒今見、來機今冉、廣慈今攝、記汝今帾、子昭今詔、訶衍今摩、蟲木今無,以及繼函昰之後主法廬山棲賢寺的頓修,弘贊的法嗣圓捷一機等。
今盌(1612-1690),系函昰禪師俗家弟弟。全家遁入空門後,於廣東羅浮山華首臺得兄傳法,為曹洞宗第三十世。後改往光孝寺(在今廣州市)。為重興寺宇,以已善繪畫吟詩之長,用書畫募款,建業卓著,清順治六年(1649),掌光孝寺法席,直至圓寂,有《語錄》和《詩集》傳世。
今辯(1612-1697),廣州麥氏子,字樂說。自幼家貧,奮習儒學。稍長,潛心梵藉禪法。二十五歲前後,由一行腳僧伴陪,至江西廬山棲賢寺投函昰禪師,後獲印可,為曹洞宗第三十世。後相繼主法廣東番禺海雲、海幢、廬山長慶諸寺。有《四會語錄》、《梵綱經註疏》等行世。
今璧(1612-1617),字仞今,又作仞千,廣東寶安溫氏子。出身於官宦世家,明亡後入空門,投函昰禪師,得印可,為曹洞宗第三十世,後返粵住番禺海雲寺。
今湛(1613-1677),字海雲,廣東三水李氏子。少習慣於儒曲,中年出家,禮函昰禪師,獲印可,為曹洞宗第三十世。後能與興建番禺海雲寺,建樹卓著。
今音(1614-1661),字梵音,系函昰禪師俗家堂弟。隨全家入空門後,投函昰禪師為法,為曹洞宗第三十世。後長隨函昰禪師左右,晚年住番禺海雲寺。
今釋(1614-1680),字淡歸,號性因、恬因、茅坪衲僧、借山野僧等,浙江杭州金氏子,自幼習儒,明崇禎年間(1628-1644)中進士。官至給事中。南明亡後出家,投函昰禪師得法,為曹洞宗第三十世。相繼主法廣州海幢寺、仁化丹霞禪院等處。後以請藏歸吳。中晚年後,潛心修持,深入經藏,勤撰註疏,有《遍行堂正續集》與《梵綱戒疏隨見錄》等行世。
今見(16115-1678),字石峰,廣東新會楊氏子。少時習儒,明亡後出家,投函昰禪師午法,為曹洞宗第三十世。後到端州(今廣東肇慶)執掌棲賢寺(一說廬山棲賢寺)法席,率眾實踐「農禪並重」之家風,業林道風肅然,於僧俗兩界有佳譽。有《惜峰詩稿》傳世。
今冉(1618-1688),字本機,系函昰禪師俗家小妹。隨全家脫俗後,先參學於道獨禪師,中年時,承兄傳法,為曹洞宗第三十世。後隨兄住隨州,以十余載精力尼眾道場——無著庵。有《本機法語》、《無著集》傳世。法嗣有尚已等。
今攝(1619-1685),字廣慈,號巢雲,廣東番禺崔氏子。初以白衣禮函昰禪師。修習禪法,三十歲前後剃度出家。又依師苦參三十余載,直至六十二歲方獲印可,列為曹洞宗第三十世。有《巢雲遺稿》傳世。
今帾(1620-1690),字記汝,廣東新會潘氏子。童貞入道,禮函昰禪師為師習禪,中年得印可,為曹洞宗第三十世,後隨師入住番禺海雲寺,晚年弘法於西樵山。
今詔(1620-1696),字子沼,系函昰禪師俗家侄子。全家人空門後,傳函昰禪師法脈,為曹洞宗第三十世,承家學,善丹青,工詩文。初住廣州光孝寺,繼至番禺與海雲寺的興建。後面函昰禪師執掌海雲寺法席。
今摩(1629-1702),字訶衍,系函昰禪師俗家幼子。少時聰穎,習讀儒典,早有文名,十多歲即為諸生。後隨全家入空門,得法於函昰禪師,為曹洞宗第三十世,其後隨其祖父隱居於廬山鶴鳴峰,潛心編著《鶴鳴訶衍雜錄》,晚年歸住番禺海雲寺。
今無(1633-1681),字蟲木,號阿字。廣東番禺萬氏子。少年出家,虔心向佛,喜研書畫。崇禎十四年(1641)至廣東羅浮山華首臺,禮函昰禪師為師,後隨師遷居廣州,久參有悟,得印可,為曹洞宗第三十世,繼則奉師命與今盌等多方籌款,鼎新廣州光孝寺。二年後,往遼陽探望師叔函可,留住千山數載,共弘曹洞法門於朝陽寺。清順治十六年(1659),受請執掌朝陽寺法席,數年後,南下返粵,助師擴建海幢寺,清康熙七年(1668)為海幢寺首座,繼任方丈。參禪數十載,體驗甚深。同時,善丹青,工詩文,有《光宣臺集》傳世。
明末清初以來,元來禪師門道獨一支一傳再傳,延衍興盛,且多居贛北與南粵,其中今冉座下有尚已(1630-1711),字無我,參今冉得法,為曹洞宗第三十一世,主檀度庵,以工詩擅丹青而聞名,有《無我集》行世。尚已有法嗣了觀(1673-1753),號實妙,越南扶安同春人。初侍大汕禪師,二十三歲後於尚已禪師坐下得法,為曹洞宗第三十二世。後,歸越南弘揚曹洞宗法,圓寂後,獲謚「正覺圓悟和尚」之號。
與道獨門下一支盛傳的同時,其同門雪磵道奉禪師及瀛山智暗禪師等則仍以博山能仁禪寺為中心,力弘曹洞法門。
道奉(1591-1670),字雪磵,建陽(今屬福建)龔氏子。少時習儒,十七歲偶聽《楞嚴經》面明省,投本邑聞谷和尚出家。後因參禪之中疑情增多,而改往博山能仁禪寺(在今江西省廣豐縣)參學於元來禪師,初入即遭喝斥回閩化緣。歸途中見舟中纜繩忽斷而有悟,返回博山呈偈:「只這纜斷,可惜吃驚。船頭倒轉,打失眼睛。他時更有通宵路,不涉途程意自明。」得印可,為曹洞宗第二十八世。順治二年(!646),開法於廣信府瀛山(今屬江西省玉山縣)順治十三年(1656),入主博山能仁禪寺法席,整肅寺規,建樹卓著。退居後遷住高泉普寧寺。清康熙九年(1670)圓寂,法嗣有宏瀚、宏裕等人。
智暗(1584-1637),字雪關,上饒(今屬江西省)傳氏子。八歲出家,聰穎出眾。一日讀《六祖壇經》,於「火燒海底」句有疑,久參不契,乃往博山參元來禪師,究參船子「藏身」公案。一日,偶入油槽,見牛磨鼻拽脫有省,呈偈博山,未得許可。復閉關六載,矢誌苦參,終得徹悟,獲印可,為曹洞宗第二十八世。後主法於廣信府瀛山寺,兼任博山能仁禪寺首座。崇禎三年(1630),元來和尚圓寂後,受請入住博山執掌法席。二年後,應福州曹觀察之請,入主鼓山湧泉寺,退居後,遷住杭州虎跑寺,晚年返住瀛山寺,崇禎十年(1637)圓寂,有《摘燈錄》、《炊香堂詩文集》、《雪關和尚語錄》等傳世。法嗣有元錫等。無錫(生卒年失考),字弘恩,號祖曇,江西瑞昌劉氏子。繼智暗之後主博山能仁禪寺法席。
(二)鼓山系
曹洞宗壽昌系慧經禪師門下另一高徒元賢,獲印可後相續主法於文豐博山、福州鼓山等處,於鼓山時間尤長,其門下法嗣甚眾,代相傳承,史稱之為「鼓山系。」
元賢(1578-1657),字永覺。建陽(今屬福建)蔡氏子。少時習儒,尤喜程朱之學。二十五歲借讀於山寺,聞誦《法華經》而為之新奇,視為有別於程朱之說的一大事。於是進而從習《楞嚴》、《法華》、《圓覺》一經,明萬歷三十一年(1603),決意棄儒向佛,即至董巖報恩寺(在今福建省福清縣)依慧經禪師習禪,萬歷四十五年(1617),由慧經剃度出家。次年,慧經圓寂後,元賢往博山依止元來禪師三年,受具足戒,四十六歲閉關三載,深入經藏,後應請入主鼓山湧泉寺,明崇禎八年(1635)開堂說法。繼主泉州(今屬福建)開元寺、杭州真寂院等處。一生「開堂三十載,未嘗輕許學者。」盛名遠揚,道席常盛,依止座下「率二百余人,問道,受戒,不啻數萬人,得度若幹人。」其中,影響較大者乃為霖道霈。元賢以儒入釋,得法後,廣弘曹洞宗法。互懷「剛強傲骨救禪」之願,為後人留下了不少著述,其中較著名的有《繼燈錄》、《補燈錄》、《建州弘釋錄》、《法華私記》、《楞嚴翼解》、《楞嚴略疏》、《金剛略疏》、《般若心經指掌》《洞上古轍》等。同時,整理和續編了《泉州開元寺誌》與《鼓山誌》。
在上述著述之中,元賢闡述了自己的見解,認為臨濟與曹洞兩宗禪學具有一致性,「予三十年前學臨濟,三十年後學曹洞。自胡亂後,始知法無異味。」在《洞上古轍》中對五位君臣、偏正回互等曹洞宗義作出新的解釋,並將曹洞宗旨的源頭歸結於希遷的《參同契》,認為《參同契》乃「洞宗之源也」。同時,針對當時講經註經中出現的「輕狂之士」任意發揮,以致「違經叛聖」的現象,元賢認為很不妥,主張講經註經既不可全抄古註舊說,更不能曲解經義,而應當「俾以舊解為指南,間有未安者乃旁采眾說,或出私意以翼之,」很註意發揮自己的禪觀來弘法,對於禪、教、律三門,元賢認為「本是一源」,後世因智力弗能兼而分為三。但三者「如鼎三足,缺一不可,合之則俱成。」元賢見解深邃,至今仍被人們推崇為「是繼元來之後曹洞宗最有影響的禪師。」
道霈(1615-1702),字為霖,號旅泊、非字叟,建寧(今屬福建省)丁氏子。自幼承家學習儒,少年時即為縣諸生。十五歲棄儒至建州(今屬福建省)白雲寺出家,三年後受具足戒。後一對鼓山湧泉寺,投元賢禪師,經二十余載,終於四十二歲時蒙印可,為曹洞宗第二十八世。同年十月。元賢圓寂後,繼主鼓山法席。數年後,相繼主不支於崇福、白雲、萬福等處。清順治十六年(1659),回博山能仁禪寺執掌法席。一生潛心經教,著述宏富,主要有《秉拂語錄》、《還山錄》、《雲山法會錄》、《旅泊庵稿》、《聖箭堂迷》、《禪海十珍》等,同時,數十年弘法生涯,嚴守戒律,認真修持,聲名遠播,聞法者數千人,常隨弟了數百,但僅傳衣缽於惟靜道安一人。道安遞傳恒濤大心,圓玉興五、象先法印、淡然法文等,直到近現代。
(三)東苑系
慧經禪師的另一個門徒——元鏡禪師,弘法於建州(今屬福建省)東苑,傳覺浪道盛等法嗣,形成慧經壽昌系的一大支派——東苑系。
元鏡(1577-1630),字晦臺,號鏡如、湛靈、建陽(今屬福建)馮氏子。少時性喜遊俠,成年後折節向佛。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剃發脫俗後,潛心參究《楞嚴經》而有省。繼至寶方寺(今屬江西省南城縣)參訪慧經禪師,精研《維摩經》,再讀《圓覺經》讀至「急水灘頭快打球,」疑竇釋然,即呈偈曰:「識破不值半文錢,可憐摸索幾多年。宗流盡是欺心漢,說甚祖師別有禪」,得印可,為曹洞法脈第二十七世。萬歷四十三年(1615),奉師命隨師兄元來至福建大仰。三年後,改住建州東苑。泰昌元年(1620),擇武夷山中石屏山肇建一枝庵,開壇說法,道筵極盛,後被尊為「武夷第一代禪祖」,法嗣甚眾,影響較大者有覺浪道盛等,為清初曹洞宗一代宗師。有《晦臺元鏡禪師語錄》傳世。
道盛(1592-1659),字覺浪,號杖人,柘浦(今屬福建浦城)張氏子。少習舉業,早有文名。十九歲棄儒入佛門,至鼓山湧泉寺投瑞巖和尚出家,明萬歷四十四年(1616),奉師命至董巖(今屬福建)為慧經和尚祝壽,即在其門下受具。後參博山元來禪師,次年,至建州東苑,服膺元鏡禪師。獲元鏡嘉許曰:「吾壽昌這支慧燈屬子矣。」即獲法衣,為曹洞宗第二十八世,萬歷四十七年(1619),始於江南設壇說法,崇禎八年(1635),入主新城縣(今江西省黎川縣)福船寺。數年後,移錫廬山圓通寺,主法三載。曾一度主法於洪都永寧寺(今南昌市佑民寺),清順治二年(1645),至建昌雲居山真如禪寺(在今江西省永修縣)住靜數載。後入主金陵天界寺。清順治十二年(1655),執掌博山能仁禪寺法席,順治十三年(1656)偕徒嗣藥地等赴宜黃(今屬江西省撫州地區)曹山,主持重建曹洞宗祖師本寂和尚墓塔。順治十六年(1659),於回金陵天界寺休夏期間圓寂,塔葬棲霞山。
道盛一生致力光大曹洞法門,自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出山弘法以來,偏與閩、贛、楚、吳、越及江淮,「展坐具閱歷五十余年,聲名洋溢,無間華夷。」門下徒嗣甚眾,傳法弟子二十七人,秉戒衲子不計其數。法嗣之中突出者當推竺庵大成、笑峰大然、藥地大智等人。著有「佛祖儒老內外篇集百余種」,影響較大的有《會祖規》、《尊正規》以及《天界覺浪禪師全錄》三十三卷等。其中《尊正規》的內容「以佛菩薩及諸宗祖出世為人,種種經律論藏,凈土、止觀、懺法等,門庭施設,堂奧深微,始終本末,折入禪宗,為集佛祖大成,已無余蘊矣。」《會祖規》則是「追孔子集大成之意,」集禪宗五家之大成,會「五家門庭堂奧之宗旨,不致流弊而無傳也。」在些著作中,道盛以「一歲之統四時」為喻,把佛教尤其是禪宗五家進行排列:「溈仰則如春之生育,臨濟則如夏之明露,雲門則如秋之嚴峭,法眼則如冬之精純,曹洞則如四季之統化也。」以這樣的觀點為理論基礎,提出以禪宗為核心概括佛教歷史演化全過程的「六種綱宗」。「予昔閱《五燈》,見從上佛祖經絡之事,乃作《法印記》,有六種綱宗:一參悟,二印證,三師承,四法嗣,五家風,六付囑。始終雖分為六,實統於一參悟也。」這樣的見解,雖有些牽強,但也自成一家,別具特色。
大成(1609-1666),字竺庵,湖南長沙(一說江西瑞昌)龍氏子。少時聰穎,七歲即能作詩,及長,為明諸生。明亡後,至南嶽剃發出家,受具後閉關十載,道業猛進。出關後,往博山能仁禪寺參智暗禪師,轉至金陵天界寺投道盛和尚,三載後獲印可。清順治四年(1647),出主棲霞寺(在今南京)法席,期間,素以文字禪著稱,金陵士大夫多重之。聞建昌祖庭毀於火,於清順治十年(1653)率徒眾草履跋涉回新城(在今江西黎川縣),得鄧來沙居士襄助,修復事宜順利告竣,並於此執掌法席,至圓寂。著有《會聖堂集》、《指據錄》、《攝山南嶽諸匯》等傳世。法嗣有楚雲、興沛等。
大然(1589-1660),字笑峰,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倪氏子,譜名嘉慶,字篤之。明天啟二年(1622)進士,曾任給諫、戶部和兵部正郎。後因遭誣黨事而入刑部監獄七年,明亡後為僧,投道盛和尚、久參悟,得印可,為曹洞宗第二十九世。後入主青原山(今屬江西省吉安市)凈居禪寺。曾主持編纂《青原山誌》刻印傳世。
大智(1611-1671),字無可、弘智、行遠、墨歷、木立、王老,號藥地愚者、浮山愚者。桐城(今屬安徽省)方氏,譜名以智,字密之。出身書香門第,少時習儒學,稍長即有文名,明崇禎十三年(1640)中進士,授翰林院檢討,明亡後,於梧州(今屬廣西)雲蓋寺出家,清順治九年(1652)夏外出雲遊,行履遍及江西廬山開先、歸宗、溫州(今屬浙江)黃巖、湖北玉泉諸名剎。次年(1653),至南京天界寺投道盛禪師,受具足戒,數載後獲印可,為曹洞宗第二十九世。同年,於高座寺(在今江蘇南京)看竹軒閉關。清順治十二年(1655)秋,以父亡奔喪而破關。三年後,至廬山,再入贛中,先後執掌新城(今江西黎川縣)天峰禪寺、癝山寺、壽昌寺、南谷寺、金溪(今江西省金溪縣)疏山寺,南城縣(今屬江西)資聖寺等處法席。清順治十六年(1659)主持興建癝山塔院,清康熙三年(1664),入主青原山凈居禪寺法席,鼎新寺宇,開堂說法,接引後學。大智雖中年出家,卻由儒入釋,別有見地。恒持「一心為道,放下世俗體面」之願,深入經藏,潛心修竺。認為「世緣為分貧富生死所累,便於般若背馳。」對於禪修,主張「不二不一,猶不信乎?……一在二中,尚有疑耶?——三才之論,盛衰各變;經藏之節,緩急各變。」啟迪學人「闡示宗教,釋儒互濟,中和為本。」門下法嗣甚眾,影響較大的當推興斧、興賢、興盅等。清康熙十年(1671),於萬安(今屬江西省)一舟上圓寂。有《藥地炮莊》、《浮山後集》、《青原愚者智禪師語錄》等數十種著述傳世。世人稱「先生合忠臣、孝子、才人而一人矣。性命之學,三才物理之學,聲音文字之學,與夫一技一藝,莫不竊其源,造其極,記古今第一奇男子,名甲天下。」更有「四真子」(真孝子、真忠臣、真才子、真佛祖)之譽。
大汕(1620-1698),字石濂、石湖、石頭、號廠翁,吳江(今屬江蘇省)徐氏子(一說江西九江人)。少年出家,及長至金陵天界寺投道盛禪師座下,久參獲印可,為曹洞宗第二十九世,清順治年間(1644-1661)入主廣州長壽寺,鼎新殿堂,多有建樹。清康熙年間(1662-1722)之初,受越南國王阮福迎請赴越南弘法年余,納越南弟子法嗣多人,歸國後,著《海外紀事》三卷。一生於參禪之余,喜弄丹青,尤以山水、花卉見長、佳譽遠播。另有《大汕語錄》、《離六堂集》等傳世。
大權(生卒年失考),字葉妙,廣昌(今唱江西)吳氏子。幼年聰穎多藝,九歲至廣昌大覺寺剃度,後於本縣白米巖結茅潛修,拜頌《華嚴經》,日夜不輟,三年不臥席。此後,至新城(今江西省黎川縣)壽昌寺,參學於大成,於臯亭(在今浙江省杭州市東北)遇道盛禪師,從學左右,後研讀《楞嚴經》有悟,得印可。為曹洞宗第二十九世。反返廣昌,隱居於妙峰庵,閉關十余載,深入經藏。清康熙八年(1669),入住青原山凈居寺為首座。次年冬,大智禪師因病退居後,掌凈居寺法席,直至圓寂。有《青原語錄》、《竹隱棲漱青堂詩集》等行世。
大浩(?—1664),字其天,虔州(在今江西贛州)信豐楊氏子。早顯善根,幼時即喜持素,弱冠出家,二十四歲得天界寺道盛禪師印可。返贛後,主法新城(今江西省黎川縣)壽昌寺,率眾勞作,鼎新殿堂,力弘曹洞法門,衲子聞風而至者常有千指。清康熙三年(1664)寂於壽昌寺。
慧經禪師另一高足——元謐,駐錫新城(今江西黎川縣)壽昌寺,弘揚曹洞法門,多有建樹。元謐(1579-1649),字暗然,一說闃然,號見如,建昌府南城(今屬江西省南城縣)胡氏子,一說豫章(今江西省南昌)王氏子。二十歲斷葷酒,至寶方寺(在今江西省臨川縣),禮明鎧和尚為師,繼受具足戒。一年後返寶方寺,先為火頭,繼充維那,一夜在金棲峰坐靜,聞蛙聲而有省,述偈:「虛空逼塞一蛙聲,大地含靈共一家。十字街頭新眼盾,自歌自唱哩蓮花。」得印可,為曹洞宗第二十七世。後遊五臺,再回寶方寺,眾請住持,辭之曰:「願終身居學地,不欲出世。」因而潛往福建建寧。三年後,歸住新城壽昌寺,執掌法席二十多年,力弘曹洞法門,修葺殿堂,豐裕常住。晚年獲悉寶方寺毀於火,又前往主持重建。同時重振新城龍湖禪寺。有《見如元謐禪師語錄》一卷傳世。法嗣有道到此為璞等。
慧經禪師門下,除元來,元賢、元鏡、元謐等高徒外,還有其元禪師。真元(?—1638),號本寂,光澤(今屬福建省)鄧氏子。二十一歲投了空和尚出家,旋至雲棲受具。不久,赴新城壽昌寺,禮慧經禪師,隨侍三載,方獲印可,得承曹洞法脈。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入主青原山凈居禪寺。數年之內,苦心經營,祖庭面貌煥然一新,為「重興青原中興祖師。」

◎本文摘自《禪宗宗派源流》 吳立民 主編 徐孫銘 副主編